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慧择去年总保费规模突破30亿 今年将在上海、深圳等城市开展线下布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3-23





  3月22日,“全球保险电商第一股”慧择于美股开盘前正式发布2020财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该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30.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9.9%;实现总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长期险贡献可持续业绩增长占比93.40%,定制产品保费12.89亿元,占比42.7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19的8814.1万元上升至4.05亿元。

  此前,慧择在公布2020年四季报时曾称,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为6.5亿至7亿元,同比增长160%至180%。

  慧择方面表示,尽管2020年宏观环境充满挑战,但慧择凭借近15年深耕保险行业的经验及互联网模式核心优势,依托独有的长期险战略和领先的数字化发展理念,依旧取得了逆势增长的业绩。在致力于提供“年轻人的第一张普惠型长期险保单”的同时,将服务用户家庭全生命周期保险的需求不断落地。作为一家以数据赋能、以科技驱动的互联网保险平台,慧择凭借在风险管理、产品定制、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方面的能力,将公司规模和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具体来看,截至报告期末,慧择累计投保客户680万,被保客户5760万,高生命周期总价值用户持续增长。本报记者注意到,慧择从2012年开始布局互联网长期险销售,这不仅为公司的经营提供了抗风险能力,也为平台的发展注入了可持续的增长动能。而从2020年第二季度起慧择开始披露续保率,长期寿险和健康险第13个月、第25个月继续率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在94%以上。该公司从线上获取优质客户的能力以及较高的客户粘性可见一斑。

  产品数据方面,慧择成熟定制能力为业绩增行提供了强劲动能。2020年,慧择定制产品保费为12.89亿元,占总保费比例由2019年的36.3%提升至42.7%。“互联网保险不是简单地将产品搬到线上销售,也不是简单的流量变现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涉及商业模式、科技、组织架构、营销及服务体系、品牌口碑等方面。”慧择方面表示,公司通过15年的发展建立起的保险科技新基建,已经拥有自己的精算团队、构建了数字化的风控体系,打造了完整的线上销售及服务闭环,以及最扎实的C2M定制能力。2020年与75家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信任。

  需要指出的是,在业绩增长的背后,是慧择对科技研发的不断投入。2020年,慧择研发费用共计4913.5万元,同比增长45.3%,科研人员在公司人员构成中占比达18.3%。

  对此,慧择表示,科技研发不仅可以为场景方赋能,降低了其提供保险服务的门槛;也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保险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让更多人享受到普惠保险服务。目前,慧择的运营和服务能力已覆盖产品设计、在线推广、人机结合服务、投保交易以及售后的保全、理赔协助等环节,形成全流程的闭环运营体系。

  据慧择方面介绍,2020年,慧择上线智能应用“ AI计划书”,不但能够实现自动化为用户规划最佳保险保障方案,而且将等待保险计划书的整体时间缩短到几分钟。同时,慧择保全系统全面升级,自助入口配合人工协助,保全速度提升5倍。数据显示,2020年,该系统累计协助理赔案件数达4.1万件,协助理赔结案金额达2.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开始,慧择宣布进入3.0时代,即数据智能时代,而这也成为其2021年最核心的工作之一。该公司董事长兼CEO马存军先生在此前的四季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对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亦会继续将慧择建设为以数据和科技赋能的新生代保险入口级平台。

  对于2021年的工作重点,马存军提出了四项重要战略举措。首先领导团队全面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持续加强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强化自身能力圈建设,同时,也将优化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让文化和组织能够适应这场正在进行的数字化变革。其次领导团队推进战略升级,在上海、深圳等核心城市开展线下布局,设立高端客户服务中心,优化服务体验,进一步提升慧择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

  同时,围绕用户价值,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丰富产品库,提升服务能力,并推动业务向医疗、健康等产业延伸,加速生态圈构建,将慧择打造成一个更加开放的保险平台,拓展出更广阔的商业空间。此外,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功能并发挥其价值,积极物色市场上的优质标的,通过投资并购完善自身价值定位和市场布局,进一步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作者:吴敏)



  转自:华夏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