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忘记操作会亏损!这只科创板可转债即将“下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9-20





  9月20日,金博转债将迎来最后交易日。金博转债9月19日收盘价为105.085元,如果投资者不及时操作,可能亏损5%。此前,祥鑫转债部分持有者因未及时操作产生60%以上亏损。

  需要注意的是,金博股份为科创板上市公司,持有金博转债如果要转换为公司股票,需要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否则只能选择在9月20日收市前卖出。

  对于可转债而言,除了关注强赎末日交易风险外,投资者还应该关注因强赎带来的杀溢价风险。以金博转债为例,自8月17日金博股份公告将提前赎回可转债以来,金博转债大幅杀溢价,累计跌幅近30%。据上证报统计,金博转债完成赎回日登记后,锦浪转债、升21转债也即将被强制赎回。

  操作不及时或将亏损

  9月19日晚,金博股份发布第十六次公告提醒投资者,9月20日为金博转债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23日是最后一个转股日,债券持有人应及时卖出或转股。9月23日收市后,未实施转股的金博转债将全部冻结,停止交易和转股。

  9月20日(含当日)收市前,债券持有人可选择在债券市场继续交易;9月21日至9月23日(含当日)收市前,债券持有人可以转股价格268.83元/股转换为公司股份。9月23日收市后,未及时转股的可转债将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100.12元/张被强制赎回,届时投资者可能面临一定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金博股份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债券持有人若不符合科创板股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将不能将其所持的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只能选择在9月20日收市前卖出。

  据悉,金博股份于2021年7月23日公开发行了约6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根据《募集说明书》的约定,金博转债到期日为2027年7月22日,但由于公司股票自2022年7月28日至2022年8月17日期间,已连续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公司决定提前赎回所发行的可转债。

  截至9月19日收盘,金博转债价格为105.085元/张,对照100.12元/张的强制赎回价格,投资者若不及时操作,或将亏损近5%。截至目前,金博转债仍有2.08亿元余额尚未完成转股,所占比例达到35%。

  还有这些可转债将被强赎

  金博转债完成赎回日登记后,锦浪转债、升21转债也即将被强制赎回,赎回登记日分别为9月26日、9月28日。

  所谓可转债强制赎回,是指在可转债转股期内,所属公司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上市公司有权以债券面值加应计利息的价格总和来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的行为。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若触发了强赎机制,应该在规定期限内卖出或者转股。否则,上市公司将会以略高于面值的价格赎回可转债,届时投资者尤其是热衷于追涨高溢价可转债的投资者将可能面临较大损失。

  面对可转债强赎,大多数投资者可以进行两种操作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第一种是直接卖掉可转债,落袋为安,由于可转债是T+0交易,投资者可以随时卖出;第二种是在炒股软件中进行转股操作,但投资者要注意,转股后的可转债就变成了股票,交易规则也从T+0变成了T+1,当日无法进行卖出交易。

  可转债新规引导市场理性预期

  可转债新规落地后,上市公司提前赎回可转债的意愿明显增强。据记者不完全统计,8月以来,有超过12只可转债已经或将要被强制赎回,而这一数字在6月、7月分别仅为3只和4只。

  石英转债是可转债新规实施后首只被提前赎回的可转债。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赎回登记日(8月12日)收市后,石英转债有21.8万元未转股,占发行总额的0.06%,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投资者已进行转股。最终,公司赎回的石英转债数量为2180张,赎回兑付总金额为22.01万元。

  相比于沿用旧规的同和转债、祥鑫转债,石英转债的投资者未转股数量显著减少,公司总体因赎回支付的价款也明显下降。同和转债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15日收市后,同和转债尚有3.97万张转债未转股,占发行总额的1.1%,根据赎回价格100.56元/张计算,公司支付赎回款398.94万元;祥鑫转债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18日收市,尚有3.33万张转债未转股,占发行总额的0.52%,按照赎回价格100.43元/张,公司支付赎回款334.72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可转债新规上线后,上市公司转债强赎和下修公告更加及时,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在条款触发前,上市公司的风险提示更加及时,在条款触发后,公司对于是否行权、行权日等内容的披露也更加精确,有助于投资者密切关注可转债的变化以进行适时操作。此外,上市公司提前赎回可转债的意愿增强,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转债期权的价值,有利于可转债溢价率的合理回归,从而帮助投资者规避大量高溢价转债,避免造成较大的损失。



  转自:上海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