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德赛电池投资75亿元加快储能业务发展 完善战略布局拓宽业务领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2-01-21





  根据德赛电池(000049.SZ)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2021年全年该公司实现了业绩的小幅增长。为了推进落实战略规划,完善产业布局,1月20日,德赛电池与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入园协议书。德赛电池将在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若项目顺利实施或将为德赛电池的业绩增长再添新动力。


  拟投资75亿元建设储能电芯项目


  德赛电池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其中惠州电池和长沙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惠州蓝微和越南蓝微主营中小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业务,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目前该公司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20220121103304835.png

  德赛电池2021年度业绩预告


  德赛电池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该公司预计营业收入约为194.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0亿-8亿元,同比增长11.99%-19.46%。


  德赛电池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该公司完成对主要子公司惠州电池和惠州蓝微各25%少数股东权益的收购。惠州电池和惠州蓝微自2020年8月份起成为德赛电池全资子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报告期内该公司电动工具、吸尘器等高毛利产品收入增长较好,毛利率同比提升。


  1月20日,德赛电池与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入园协议书》。为了推进落实该公司的战略规划,完善产业布局,加快储能相关业务的发展,该公司拟在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控股子公司,建设“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分三期布局20GWh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生产中心,该项目的实施或将为德赛电池的业绩增长再添新动力。


  完善战略布局 拓宽业务领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了解到,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一期投资16亿元,建设4GWh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2.44亿元(以下简称项目一期);项目二期投资29.5亿元,建设8GWh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二期);项目三期投资29.5亿元,建设8GWh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三期)。该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


  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净用地总面积约863亩,其中项目一期净用地196亩,推荐选址地块位于赤岗路以北、楠竹塘路以南、郭亮南路以西、段家冲路以东区域;项目二期净用地467亩,推荐选址地块位于郭亮南路以西、石长铁路以南、楠竹塘路以北区域;项目三期净用地约200亩。拟投资强度不低于400万元/亩,每期建成投产5年后年产值不低于800万元/亩,税收不低于40万元/亩。


  为减轻德赛电池前期投入,支持项目快速落地投产,由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一家平台公司(以下简称平台公司)负责项目一期土地摘牌及代建,项目一期用地国有土地使用权及代建部分在建成交付后5年内由德赛电池进行一次性整体回购。项目二期、三期由德赛电池自行摘得土地并建设,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此过程中为德赛电池提供相应服务。


  据悉,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是为了推进落实战略规划,完善业务布局,该公司拟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为其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但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也关注到,上述投资也存在一定风险。首先,此次对外投资为德赛电池从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领域向电芯业务领域的延伸,新设公司的项目建设、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市场推广等尚需一定的时间周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新公司设立以后,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周期、市场变化、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风险,未来经营情况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上述协议书中的项目投资金额、建设周期等数值均为计划数或预估数,鉴于土地交付进度与交付时间、相关报批事项等完成时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及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从而导致项目竣工能否按照协议书约定的建设期限完成,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合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开展储能电芯业务能否进一步完善德赛电池的产业布局,对该公司储能电池业务的未来发展能否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将予以长期关注。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