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上市5天暴跌34% 敏芯股份“带诉”IPO给股民带来灾难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0-08-17





360截图20200817092506573.jpg

  8月10日,苏州敏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科创板,当日开盘价228.00元,最高价为249.90元,随后高位震荡,当日收盘报231.50元;8月11日、12日,该股却出现深度下跌,跌幅分别为16.24%、10.96%;虽然8月13日、14日分别有着1.37%、1.60%的小幅上涨,但近三日最低价一直维持在166元,上市后的五个交易日里,最深跌幅达33.57%。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认为,敏芯股份此次“带诉”勉强上市,终究还是被市场“用脚投票”。而对于本网向敏芯股份提出的上市质疑,敏芯股份至今仍保持沉默。


  研发实力远不如同行


  尽管在2008年,敏芯股份已是全球第六大MEMS麦克风生产商,但其销售额远不如行业前两名,研发实力也远不如同行。这些信息并未在招股书里详细说明。


  招股书显示,MEMS麦克风的销售额占敏芯股份总销售额的比例超过90%,且主要销往国内,歌尔股份和瑞声科技可以说是敏芯股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敏芯股份在招股书中列出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并不包含歌尔股份和瑞声科技。招股书给出的解释是“歌尔股份和瑞声科技等从事MEMS麦克风生产的声学精密器件厂商,因公开的财务数据缺乏直接可比性或者产品芯片自研比例较低,未将其作为同行业可比公司”。


  然而,歌尔股份和瑞声科技分别为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公开数据十分详尽,且这两家公司的发明专利数量和研发实力均远高于敏芯股份,因此招股书里的解释并不令人信服。


  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观察,无论是在累计申请专利、发明专利,还是在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数量上,歌尔股份远超敏芯股份。敏芯股份产量全球占比很低,销售额远不及行业前三名。


  专利“战火”持续燃烧


  敏芯股份宣称所有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突然因多项专利涉嫌侵权被同行告上法庭。


  去年8月5日,正值敏芯股份申请上市之时。歌尔股份以敏芯股份侵犯其3项专利权为由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敏芯股份立即停止其侵权行为,并赔偿合计1000万元。截至目前,敏芯股份与行业龙头公司歌尔股份的专利侵权案件尚未结案。


  针对与歌尔股份的专利纠纷,敏芯股份在招股书中声称:”与歌尔股份的诉讼纠纷不会影响其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亦不会对此后的经营业绩与持续经营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所以‘不会对本次发行构成实质性障碍’“。而且在招股书中,敏芯微电子也没有将上述诉讼视为“重大诉讼”。然而,上诉三项专利的技术分别涉及MEMS麦克风的电路板、封装结构和电源信号。总而言之,都与MEMS麦克风产品相关,而MEMS麦克风占敏芯股份的收入比例接近90%,敏芯股份声称此专利诉讼不影响公司的核心业务的这一说法令人质疑。


  敏芯股份即使上市,专利“战火”也还会持续燃烧,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敏芯股份对此并未做出更多回应。


  研发费突然暴涨有因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敏芯股份用于技术研发产生的费用为1002万元、1595万元、2739万元和1910万元,研发费用的投入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在费用支出的具体明细上,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发现,敏芯研发费用平均接近一半的支出用于发放研发人员的薪酬,在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的报告期,分别是486万元、819万元、1275万元、790万元。在此期间,敏芯股份每年的研发人员人数分别为31人、35人、58人、76人。


  敏芯股份在2016年至2017年研发人员增加了4人,相应的薪酬支出却多了333万元,相当于多了4位年薪超过80万元的研发人员。而在敏芯股份的薪酬体系中,李刚、胡维、梅嘉欣三位联合创始人、核心技术人员的年薪均在50万元上下,且公司在核心技术人员的构成中曾表示,自公司成立以来,核心技术人员的构成并没有发生过变化。如按照上述研发团队的薪酬支出和人数粗略计算,报告期内敏芯股份研发人员的平均月薪应为1.3万元、1.95万元、1.8万元、1.7万元;若按平均工资计算,2017年相较于2016年,敏芯股份研发人员的薪酬水平整体约从每月1.3万元上涨到1.95万元,上涨幅度达到50%,但此后几年却又陆续回落。


  敏芯股份为何突然大幅提高了研发人员的工资标准呢?至今还是个谜。


(责任编辑  张丽娜)


  转自:上市5天暴跌34%敏芯股份“带诉”IPO给股民带来灾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