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产经视点:沪深上市公司总数突破4000家 大扩容背景下迎投资新机遇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0-09-07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注意到,在国内证券市场即将迎来30周年生日的高光时刻,不知道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是否感受到了生日快乐的欢快氛围,反正已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公司们都迎来了生日派对的狂欢时刻。截至9月4日,沪深上市公司总数突破4000家整数关口,达到4002家,上市股票总数达到4069只。


  30年前的1990年12月,在国人懵懵懂懂,还压根儿不知道证券市场为何物的时候,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拓者“老八股”上市了。大家都没有想到,当初孤零零上市的“老八股”跌跌撞撞地一路走到今天,竟然会发展到如今令所有投资者抬头仰望的庞然巨物。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4日收盘,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经达到81.97万亿元,其中,沪市总市值达到43.24万亿元,深市总市值32.71万亿元。这个总市值相比1990年12月“老八股”上市时的23.82亿元市值,增长了约3.4万倍。


  30年来,迅猛增长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在其背后,上市公司的数量增长同样令投资者难以望其项背。上交所官网显示,截至9月3日,沪市上市公司1716家,其中主板1547家,科创板169家。深交所官网显示,深市上市公司总计2285家,深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有上市公司469家、964家和852家。


  就在中国证券市场即将迎来30周年生日的前夕,继科创板全面推广实行注册制试点落地成功之后,今年8月4日,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下的首批18家上市公司也成功登陆证券市场上市。可以想见,未来,随着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积累更多经验,沪市主板、深市主板和中小板也必将迈入到试点注册制队列之中,这意味着沪深股市中上市公司的队伍将越来越庞大。


  按照机构人士的预测,倘若沪深股市全面推广注册制的话,A股上市公司的总量仍会继续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未来10年内,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的上市公司有望达到1万家左右,与此相伴的是,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有望达到200万亿元。


  这种前景自然会撩动场内每一位投资者的心弦。细品一下,如果中国资本市场也和中国经济一样转向内外双循环,大量国际金融资本进入国内证券市场之后这个目标并不夸张。


  当中国的证券市场按照国际证券市场的惯例,从审核制转向注册制之后,上市公司队伍的大扩容也就在情理之中。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也意味着会有更加多元化的上市公司可以纳入自己的投资视野。


  当然,对于那些患有选股纠结症的投资者来说,要想在“万紫千红”的上市公司花海中选择最适合自己投资的那朵花,其难度也大大增加了。


  面对日渐壮大的上市公司队伍,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类公司登陆科创板和创业板,恐怕目前场内投资者所具备的投资知识无法覆盖这些科技创新类上市公司,自然也就无法对它们做出是否适合投资以及投资占自己多少投资比重的结论。于是,传统的由投资者自行做出投资决策的方式已经不太适应新时代下的投资氛围了。


  过去,国内的很多投资者都不太习惯美国式的通过参与基金投资来参与股市投资的方式,认为买股票这件事还是应该自己说了算。这种投资方式在“老八股”时代无疑是非常实用的,但是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多,尤其是科技类、成长类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多,投资者力不从心的感觉会越来越重。


  正因如此,在今年的沪深股市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小投资者正在借助投资公募基金的方式来投资股市。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规模不断创出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日,2020年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并超过2019年、2015年全年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其中不少是科技成长类权益基金。


  如此看来,纠缠沪深股市30年的散户型投资市场的顽症有望逐渐得到缓解。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的中小投资者将不再直接投资股市,只是换了一个投资渠道而已。这种改变必将对沪深股市的投资策略和投资途径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随着公募基金发行规模的大幅增长,公募基金的抱团投资方式将更加明确,这也意味着,只有处于行业头部的上市公司才有可能得到公募基金经理的青睐。而处于行业尾部的上市公司,随着退市机制的日渐明确,恐怕也只能和股市说再见了。


  站在中国证券市场成立30年的背景之下,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即将转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性改变时期。国际化、机构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正在改变着中国股市的投资“气象云图”。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