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多家银行宣布停止部分产品的自动理财服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6-01





  最近一段时间,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光大银行、齐鲁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相继宣布停止部分产品的自动理财服务。

  自动理财能提供自动申购、余额投资等服务,多与低风险产品挂钩。

  随着保本理财产品退出市场、现金管理类产品受到规范,现阶段适合自动理财模式的产品正在不断减少。

  考虑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会一成不变,在“买者自负、卖者尽责”的资管大环境下,具备一次性签约、自动扣款等特性的自动理财服务也应作出优化调整,便利投资者的同时规避可能产生的风险。

  自动理财服务普遍与低风险产品挂钩

  农行官网发布的《关于停止自动理财服务的公告》显示,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监管规定,于2022年5月30日起停止“金钥匙·安心快线”天天利滚利第2期开放式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自动理财服务,该产品申购、赎回等服务不受影响,仍可正常办理。

5446034925806026629_w742h374.jpg

  据农行方面介绍,自动理财是该行提供的一种智能高效的理财服务,包括自动申购、约定赎回、实时赎回功能。其中,自动申购是指系统可根据投资者设定的投资金额和周期,自动购买理财产品。

  就农行而言,自动理财对接的开放式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工具等领域,业绩基准3%。

  由于申购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自动理财普遍与低风险产品挂钩。

  例如,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活期宝”是一款现金管理类短期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回购、银行承兑汇票等,客户签约后如不自动解约,系统会每日根据协议办理购买。

  邮储银行的自动理财服务则对接了“日日升”产品,其此前的运作方式是开放式预期收益型,2019年9月7日起调整为开放式净值型。

  事实上,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以及《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现金管理新规”)的发布,明确预期收益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全部退出市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也受到比较严格的规范,能够适用于自动理财服务的产品越来越少。

  记者在查询后发现,目前仍提供自动理财服务的产品多为通知存款和货币型基金,前者波动性更小,后者则是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的参照对象。虽然也属于上述产品,但光大银行“阳光理财活期宝”自动理财服务以及齐鲁银行的活期存款自动理财业务都已停止。

  净值化时代自动理财应“与时俱进”

  自动理财服务门槛较低、灵活度高,一度成为银行增强客户黏性的“法宝”。尤其在保本理财产品大行其道的几年,自动理财服务兼顾了收益的稳健性与投资的便捷性,因此备受青睐。

  保本理财产品逐步退出市场之时,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每个交易日都可进行产品份额认购和赎回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又凭借极佳的流动性和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率,受到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欢迎,而这一类产品中有不少都提供了自动理财服务。

  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后,产品的净值波动增大,甚至有产品出现跌破净值的现象,一些低风险产品也面临波动加剧。

  与此同时,自现金管理新规落地以来,现金管理类产品在投资范围、投资集中度、杠杆率等方面都受到了严格的监管限制,该类产品的收益率也难以避免地呈现下降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自动理财服务的高便捷度变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旦自动理财服务挂钩的产品出现浮亏,势必会引发投资者的强烈关注。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按照资管新规及相关规则要求,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前必须接受风险评估,机构应依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推荐相应风险等级的产品。

  董希淼指出,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承受水平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自动理财服务的自动申购、自动扣款、自动投资等功能无法保证投资者能定期接受风险评估,与监管精神存在背离。

  反过来看,投资者也应当主动获知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底层资产以及净值变化情况,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产品进行投资,自动理财服务显然也很难满足这些要求。

  总的来说,净值转型的深入与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优势不再,使得银行必须对自动理财服务作出优化和调整,确保投资行为符合“买者自负、卖者尽责”的核心要求。

  从更深层次来看,考验的依旧是银行理财的投研和投顾能力。一方面,比起通过“无感投资”增强客户黏性,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才是根本;另一方面,考虑到部分投资者仍具备自动理财需求,银行应借助技术赋能,在提升投顾准确性的同时降低投顾成本,高质效地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投资方案。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