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估值修复可期 上市银行频获增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1-11





  日前,南京银行、江苏银行、郑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先后发布被增持相关公告,沪农商行也披露稳定股价方案。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今年7月以来,就有超过10家A股上市银行迎来股东或董监高增持。

  若将时间线拉长,近两年来,上市银行被增持的情况屡见不鲜。专家表示,这一方面与上市银行估值降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增持主体对上市银行发展前景的持续看好。展望四季度,业内人士认为,上市银行基本面向好,估值水平有望得到提升。

  增持金额可观

  11月9日晚间,郑州银行发布公告称,当日,郑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增持该行1.03亿股A股股份,增持比例达1.25%。按照11月9日郑州银行A股平均价2.35元计算,此次增持金额约为2.4亿元。

  就在前一日,沪农商行发布关于稳定股价方案的公告称,自披露公告起6个月内,该行股东国际集团及其子公司国资经营、国际资管拟增持该行金额不低于7348.00万元,久事集团和浙江沪杭甬拟增持该行金额分别不低于6164.28万元、3920.93万元。据此计算,以上增持主体增持沪农商行金额将超过1.7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7月以来,已有超过10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增持计划或最新进展,且增持金额相当可观。既包括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也包括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还包括江苏银行、南京银行、重庆银行、厦门银行等城农商行。

  在这期间,有部分银行迎来多轮增持。南京银行公告显示,8月26日至10月19日期间,江苏交控及其全资子公司云杉资本持有该行股份比例从12.08%增加至13.05%;8月30日至10月26日期间,紫金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紫金信托合计持有该行股份比例由13.34%增加至13.81%。

  由于上市银行增持计划实施期限通常为6个月,结合已有公告来看,年底之前还将有多家银行迎来增持。邮储银行6月27日公告称,控股股东邮政集团计划自6月27日起6个月增持该行金额不少于5000万元。据最新信息,截至9月5日,邮政集团累计增持该行金额为2502.60万元,距离完成增持计划仍有近2500万元的空间。

  增持计划亮点颇多

  对于上市银行频频被增持,一位券商分析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受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情绪影响,上市银行股价有所降低,触发了稳定股价条件;另一方面,股东或董监高出于对自家银行发展前景的看好,选择主动增持,同时给予二级市场投资者信心。

  “整体来看,还是因为上市银行的估值太低了,所以今年股东和董监高主动增持的情况也比往年更多。”上述分析师说。

  业内人士分析,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上市银行被增持的相关公告颇为密集,且亮点颇多。例如,增持主体日益多元,由董监高为主逐渐演变为股东、董监高乃至中层管理人员并存的局面。另外,上市银行增持金额也更加可观,多家银行期间迎来超过5000万元的增持。

  以兴业银行为例,今年1月13日至2月18日期间,该行部分子公司、分行及总行部门负责人(包括其配偶、子女)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自愿买入该行股票1693.29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20.36元至23.08元。以成交平均价21.72元计算,本次买入金额接近3.7亿元。

  在民生证券分析师余金鑫看来,“部分子公司、分行及总行部门负责人”虽非高管,但却是各条线、各分行、各子公司业绩的直接责任人,对银行经营绩效具有直接推动力量。核心骨干员工以自有资金自愿买入公司股票,信号意义胜过股权激励计划。

  估值水平有望抬升

  结合历史来看,每年年末是上市银行估值切换的重要窗口期。四季度即将过半,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下半年信贷投放发力且项目储备充足,基本面稳中向好,估值水平仍然具有提升空间。

  华福证券表示,随着未来持续加大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支持,特别是设备更新改造及基础设施投资,预计上市银行四季度业绩将有所体现,加之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改善,银行板块回暖可期。

  国信证券指出,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考虑到长期经济结构转型,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在服务制造业企业方面有优势的银行。另外,考虑经济稳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推荐区域经济较好、盈利能力高、业绩增长居同业前列的上市银行。

  记者注意到,近期不少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建议上市银行回购股份以刺激股价上升。对此,多家上市银行回应称,商业银行具有特殊性,境内商业银行回购股票属于重大无先例事项,且回购股份之后会减少注册资本,不利于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