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股份行城商行接力大行签约房企 积极提供意向性融资授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1-30





  近日,多家银行与房企密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提供了可观的意向性授信额度。截至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稿,披露了授信额度的工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已合计提供意向性授信2.135万亿元。

  签约银行既包括国有大行,也包括股份行和城商行。签约房企既有国有房企,也有民营房企;既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有住房租赁企业。从签约层级看,既有“总对总”的银行总行与全国性房企的签约,也有银行分行与当地房企的签约。

  分析人士认为,各家银行通过加大对房地产企业意向性授信,加快“保交楼”配套融资资金投放,推动相关项目复工复建和尽快交付。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房地产企业融资,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大行发力在前股份行积极跟上

  大行率先出手。近日,工行与万科集团、金地集团、绿城中国、龙湖集团、碧桂园、美的置业等12家全国性房地产企业,以总对总方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达6550亿元。

  农行与中海发展、华润置地、万科集团、龙湖集团、金地集团等5家房企进行了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中行与万科集团、碧桂园、龙湖集团、中海发展等十家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意向性授信金额合计超6000亿元。

  建行与8家房企签订了《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合作协议》。这8家房企是中交建、首开、越秀、万科、龙湖、美的置业、合生创展和大华。交行与万科集团、美的置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交行将为万科集团提供人民币1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为美的置业提供人民币2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

  邮储银行分别与万科集团、龙湖集团、绿城集团、碧桂园、美的置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2800亿元。邮储银行透露,后续还将开展第二批全国性房地产企业合作签约工作。

  股份行接力支持。兴业银行分别与万科集团、中海地产、绿城中国、龙湖集团等10家房地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计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达4400亿元。

  中信银行分别与中海地产、招商蛇口、绿城集团、建发房产集团等10家房地产企业签订“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

  恒丰银行则与山东银丰集团、青岛青特集团等房地产企业达成签约意向,将在房地产开发、并购贷款、债券融资、保障性租赁住房、个人按揭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地方层面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除了银行总行与全国性房企的“总对总”签约,地方法人银行、全国性银行的地方分行将与地方房企、全国性房企的地方分公司等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近日,上海银行与仁恒置地有限公司(下称“仁恒置地”)、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滨江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为仁恒置地、滨江集团各提供人民币200亿元的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

  工行重庆市分行与香港置地集团境内重庆怡置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保利(重庆)投资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华宇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海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银企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农行重庆市分行与重庆华宇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海成实业集团、重庆国瑞控股集团、重庆升伟集团四家重庆本土房地产企业签订了银企战略合作协议。

  中信银行重庆分行与重庆华宇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全面合作。与“总对总”签约相类似,双方的合作将围绕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贸易融资、债券承销与投资、个人住房贷款等业务领域展开。

  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近日,各家主要银行积极响应,通过加大对房地产企业意向性授信,加快“保交楼”配套融资资金投放,推动相关项目复工复建和尽快交付。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改善房地产企业融资,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形势在变,市场在变,但建行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初心不变,与优秀的合作伙伴合作共赢、共同成长的立场不变。”建行称,尽管近期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但长期来看,房地产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居住需求的重要行业。

  中行称,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总体定位,全力支持“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多措并举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举措包括:持续加大对房地产融资支持力度,促进推进房地产开发贷款、房地产企业债券承销与投资、预售资金监管保函等业务落地,充分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通过并购融资等方式为部分流动性暂时困难的房企争取时间与空间,积极跟进“保交楼”专项配套融资,助力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



  转自: 上海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