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医保、养老等医疗词汇频繁出现!你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了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3-06





  历经一年“十分不易、成之惟艰”的新冠肺炎防疫战,2021年两会如期而至。

  3月5日上午9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对医疗卫生工作作出明确指示。

  李克强总理总结,去年在医疗卫生领域,我国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提升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严格食品药品疫苗监管以及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费用全部国家承担等,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两会召开前夕,针对备受关注的医疗健康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均提了不少意见建议,医保、养老、基层医疗、疫苗、中医药、药品、互联网+医疗、人才建设、疾控等热词频繁出现。而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时期又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01

  医疗十大重点

  医疗卫生领域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大关键领域,也是近些年来全国关注的重点所在。对于今年医疗卫生工作,李克强总理作出如下十大指示:

  1、基本公卫费用再增加5元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2、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队伍建设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扩大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3、有序推进疫苗研制和免费接种

  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继续毫不放松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抓好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防控,补上短板漏洞,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传播扩散,有序推进疫苗研制和免费接种,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和水平。

  4、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推进公共健康体系建设,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物质保障体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

  5、坚持中西医并重

  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

  6、支持社会办医

  支持社会办医,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发展。

  7、强化食品药品疫苗监管

  强化食品药品疫苗监管。

  8、优化预约诊疗等便民措施

  优化预约诊疗等便民措施,努力让大病、急难病患者尽早得到治疗。

  9、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

  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

  10、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等纳入集中带量采购

  完善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机制,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办法,进一步明显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02

  释放了什么信号?

  据网易新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卫生政策与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远立认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健康民生的相关重点内容,更加突出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中全民健康的重要性,也更加强调主动健康的作用。

  十四五期间人均预期寿命要再提高1岁,如何实现?李克强总理提出三大举措: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重点工作更聚焦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强化食品药品疫苗监管,优化预约诊疗等便民措施,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等。

  去年受疫情影响,疫苗、公卫、中医药等话题时常冲上“热搜”,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不得不承认,疫情防控常态化过程中,我国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存在。

  据健康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卫生管理学系主任黄存瑞表示,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来,今年国家依然在不断落实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总方针。对下一步卫生工作的部署,也明显传递出对公卫建设的重视程度。

  过去一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首先冲击了我国,紧随其后又“攻占”欧美发达国家。国内外经济形式发生巨大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肯定也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所影响。借助此次疫情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冲击和影响,黄存瑞认为,下一步国家会充分统领国家医改措施和健康中国建设,从侧重于卫生系统内部的改革到健康中国的整体战略部署上。

  报告中明确提到的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在黄存瑞看来,是去年年末河北疫情暴露出的突出短板——农村地区和基层卫生防控。他认为,弥补的重点,在于留住和引进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另外,要从被动做公共卫生到主动作为,加强农村和基层关于现代公共卫生知识理念、适宜技术手段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黄存瑞注意到,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要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疫情初期暴露的信息上报渠道不畅、防控系统亟需改进和完善等问题,如今已有所缓解,地方政府及医院对传染病数据的重视程度和意识也都有所加强。他强调,这条改革线需要顶层设计和指导,尤其要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目标的转变去思考。

  谈到对未来公卫系统的畅想时,黄存瑞由衷地希望,国家层面在将重大疾病防控、公共卫生安全及早提上日程的同时,也能关注脆弱人群的健康保护,将影响群众健康的更多社会和环境因素纳入考量,提出更多创新、可行的方案出来。

  03

  这届两会,还有这些医疗看点……

  针对备受关注的医疗健康问题,最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提了不少意见建议。

  李为民:肺癌筛查进医保,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今年准备提交的建议,是希望能够把低剂量螺旋CT肺癌的筛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目前肺癌最大的问题是早期诊断的困难,一旦发现了肺癌,往往都是晚期,而早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能够达到92%,但如果是晚期肺癌,那么患者的生存率不到5%。”李为民说,提高早期诊断率,是降低肺癌死亡率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全球早期肺癌的诊断率在16%左右,我国低于该水平,通过推广和使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华西医院的诊断率已提高到了43%。

  顾晋:把癌症早筛和安宁疗护纳入医保,让医学更有温度

  今年两会,一份《关于开展国家癌症攻坚行动的提案》建议,制定国家癌症攻坚行动计划,同时将癌症防治重要指标与地方政绩指标相挂钩。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是这份提案的调研组成员之一。“医学,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在顾晋心中,这句话有着更简洁的表述。

  卢传坚:支持治疗慢性皮肤病现代创新中药的研发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委副主委、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计划提交4份提案,包括《关于关注慢性皮肤病患者诉求,提升慢性皮肤病医疗保障水平的提案》。

  她建议出台相关医保政策,将慢性皮肤病纳入门诊慢性病保障范畴。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和正规治疗费用纳入医保序列,引导患者接受正规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中西医优势互补减少疾病危害。

  结合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慢性皮肤病创新药物及生物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已进入医保目录的药物和生物制剂的可及性。支持治疗慢性皮肤病现代创新中药的研发,把临床积累的有效药方开发成新药,让更多患者获益。

  张伯礼:建议将新冠患者康复期医药支出纳入医保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将向大会提交《关于重视新冠肺炎康复问题的建议》,其中提到,新冠肺炎患者康复问题应予以高度关注,建议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医药支出纳入医保,给予适当比例报销。

  张伯礼指出,据观察,相当一部分病人出院后仍存在活动后憋喘、肺部炎症未吸收、免疫指标紊乱、脏器功能损伤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免疫功能等障碍,还有疲乏、肌肉酸痛、烦躁、心悸、盗汗等表现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于鲁明:建议为9到14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局长于鲁明提交提案,建议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9岁-14岁女孩免费接种)。他还提出推动更多国产HPV疫苗的研发与上市,为我国适龄女性提供可以负担的疫苗。按其建议,计划免疫可分步实施,经济发达地区先行,再逐步推广到全国。

  葛均波:建议建立健全医疗后备队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拟提交一份提案,建议中国建立健全医疗后备队制度。医疗后备队是一个由不同职业背景的志愿者组成的区域联动组织,不仅能在应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发挥快速响应的作用,还能在应急事件事前准备、事中应对和事后恢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案指出,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组织多方力量共同抗疫,有效控制了疫情并顺利复产复工,这些力量是抗击疫情期间的中坚力量,也是非应急状态下的后备力量。然而,中国目前尚未确立医疗后备队协作网络体系。

  丁照民:医院增设护工岗位,缓解独生子女看护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丁照民表示,80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生病去医院护理正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因此丁照民建议,在医生和护士之外,医院增设护工岗位,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来缓解这一难题。同时,让更多年轻人成为专业护工,还可以缓解当前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朱列玉:像普及灭火器一样普及AED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让公众敢用、会用、善用AED,这将极大提高心源性猝死的救治成功率。心脏骤停抢救黄金时间为4分钟,如果能及时使用上AED,病人存活率能高达90%。多一个人学会,就可能多救一条人命。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