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百度二次上市发行价每股252港元 “AI第一股”募资总额近240亿港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3-18





图虫创意-238565521901223964.jpg

  3月17日晚间,百度宣布将港股IPO的发行价定为每股252港元,融资额度为239.4亿港元。由此也可见市场对于国内“AI第一股”的追捧。待港交所批准后,百度将于3月23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开始交易,股票代码“9888”。

  据了解,百度此次二次上市所募集的资金中,大部分将投入科技研发,推动AI业务商业化。可以说,在新资金的注入下,无论是智能云、智能驾驶,还是AI芯片等AI业务都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商业化进程也将进一步提速。而国内投资者也将分享AI发展带来的红利。

  募资额239.4亿港元

  招股书披露,百度此次上市计划全球发售9500万股A类普通股股份。其中,中国香港和国际发售股份占比分别是5%(475万股)和95%(9025万股)。此外,中国香港公开发售价格每股最高不超过295港元。以此计算,百度此次募资额度达239.4亿港元。

  自3月12日正式公开招股以来,百度便获得市场热捧,个人投资者以及机构投资者纷纷跑步入场。不仅如此,各大券商也纷纷为百度招股预留足够孖展额度。据富途证券券商统计显示,此次富途认购137亿港元,辉力71亿港元,耀才65亿港元,华泰、海通也均录得大额孖展。

  艾德证券期货持牌代表陈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交所上市公司的超额认购倍数,是指包括战略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和公众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实际参与购买该公司股票的金额与预先确定发行金额的比率。在市场预期下,现如今以AI业务打头阵的百度的估值早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企业。且相较于前期返港二次上市的网易超20倍,京东约26倍的超额认购水平来看,资本市场对于该类公司返港后的市场表现预期亦有所提升。”

  根据百度招股书中设定,超额认购倍数达到一定倍数区间将触发回拨机制。换句话说,当前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5%的中国香港公开发售份额届时提升至一定额度时,在行使超额配股权前,中国香港公开发售股份将有相应提升。“对打新投资者而言,香港公开发售股数的增加意味着将本属于机构投资者的份额(国际配售部分)分散给了散户投资者,使得其可申购的股票份额有所增加,中签率亦将有所提升。”陈刚进一步表示。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看好百度前景,认为该发行价有助于股票流通,给上市留出了水位。

  AI业务打开商业化想象空间

  从业绩层面看,过去三年,百度营收保持平稳上升,2020年全年营收1071亿元,经营利润所得143亿元,较往年上涨127%。

  除业绩向好外,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此次百度回港上市获市场热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AI业务的进展给投资人树立了信心。“回顾百度三大业务的发展,以及AI芯片、造车等新兴业务的落地,可以明显感受到百度的AI业务正在提速,逐渐成为百度营收的第二增长曲线。”

  一方面,百度AI芯片方面迎来最新进展。百度AI芯片部门昆仑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由中信产业基金牵头,估值约为20亿美元,百度在最新回应中也确认了该消息。公开资料显示,百度昆仑芯片已经进入第二代,预计昆仑2将于2021年上半年量产。

  另一方面,百度AI核心三大业务同样发展喜人。

  在智能云方面,凭借着“云智一体”的差异化优势,百度智能云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轨道。IDC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已连续三次在AI Cloud市场排名第一,在图像视频、NLP(自然语言处理)、人体识别等多个细分领域排名第一。

  自动驾驶Apollo也渐入佳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Apollo累计测试里程达430万英里,且在中国累计获得测试牌照已达199张。目前,百度已与10家领先汽车制造商签署战略协议,通过Apollo自动驾驶服务(包括百度高精地图及自主泊车服务)为其乘用车赋能。麦肯锡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将达到2300亿美元,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将达到2600亿美元。可以说,凭借着领先的技术优势,百度已经切入了一片新的蓝海。

  小度方面,截至去年12月份,小度助手月语音交互总次数达62亿次,小度助手第一方硬件设备月语音交互次数达37亿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6%。

  “就标的稀缺性而言,与之前在港交所上市的人工智能公司相比,百度的AI成熟度使其上市后将成为港交所真正意义上的‘AI第一股’。”上述分析师认为。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