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大咖”,探寻深圳创新的精神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陈姝    时间:2020-09-16





  【第九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主题征文】


提问“大咖”,探寻深圳创新的精神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能够拉开中国改革的序幕,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是因为这里有一批敢为天下先的人。


  借助深圳商报的平台,这些年,我有幸获得与科技行业 一些“大咖”近距离交流的机会。从与他们的交流中,我看到了深圳奋斗者那种踏实进取、不断突破创新的精神。


  (一)


  金蝶董事长徐少春的创业经历,很多老深圳人都略知一二。我没能见证金蝶的初创,但我看到了它发展中最艰难的一次转型。


  2012年金蝶遭遇历史上唯一一次亏损,员工规模在12000人基础上减少一半。这一年,金蝶破釜沉舟,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转型。


  2017年,借《深圳商报》 推出“企业家精神与深圳”系列报道的机会,我又一次采访徐少春,倾听他在转型中的所思所想。


  我留意到,2014年开始,每年“五四青年节”,徐少春都会公开“砸”一件东西,宣布向新领域进军。我问他,砸东西是“作秀”吗?他说,我就是要用 “砸”这种方式告诉大家,不要等别人来革命,自己先革自己的命。


  2014年起,金蝶的云业务从零开始快速增长,也几乎是在这一年,徐少春开始学习赛艇。三年多下来,金蝶的第三次“蝶变”之路走通了,他划赛艇也划出了专业水平。


  赛艇场上百舸争流,勇往直前,正如金蝶在转型路上披荆斩棘,永不言败。在苦难中辉煌,在坚持中成长,这就是像金蝶一样的深圳企业能够走到今天,成为行业标杆的原因之一。


  (二)


  “一个公司不做基础研究,就会变成一个代工厂”,这句话出自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他的两次采访,是我记者生涯中最令人难忘的经历。


  第一次采访任正非是2018年4月。那天,深圳市和华为签了一份协议,华为扎根深圳,建设国际化总部。任正非兴致很高,对提问来者不拒。我问他,华为未来的创新会在哪些领域?他说,主要是主航道上的基础研究。怎么做?他有一个很妙的说法:研发先“开一枪”,“让子弹飞一会”;看到线索再“打一炮”,如果攻“城墙口”需要投入“范弗里特弹药量”。


  任正非对基础研究和基础教育格外重视。2019年1月,我第二次采访任正非。,采访前,他特意让公关部门发来一段视频给我们看,这段视频由他本人指导完成,解说辞说:“长期重视基础研究,才有工业的强大,只有长期重视基础教育,才有科技和产业振兴的人才土壤”。


  采访中,我问任正非,对华为目前基础研究水平是否满意,他回答“总体不够满意”。他说,华为当年要单独拿出 36.8 亿美元用于“战略预算”,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


  他在采访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一直以来,华为除了困难还是困难。然而就像哲学家西塞罗的名言——“困难越大,荣耀也越大”。任何艰难困苦,都休想阻挡华为前进的步伐。


  (三)


  不只专注眼前,更立足于长远。在前沿科技投入的还有腾讯。但这一次我提问的“大咖 ”,不是企业家,而是科学家。


  2019年,《深圳商报》开设“科学家精神与深圳”专栏,我们走进腾讯,报道他们的杰出科学家,探讨企业科学家如何服务先行示范区建设。


  2019年,腾讯有两万多名技术人员,被称为T5的“杰出科学家”仅8位,在整个业界,都是“大神级”的存在。


  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像个哲学家。他说,别人看我每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枯燥又刻板,“只有自己知道,每天脑海中奔腾的数据有多庞大,算法有多复杂”。


  多媒体实验室负责人刘杉是8人中唯一的女性。来腾讯两年,她中美两地飞,没有给自己放过假。如果能静下来,她最想做的竟是“写上几段代码”。


  时任优图实验室联合负责人的贾佳亚教了十几年的书,即使再忙,他也会留出时间,把自己知识和能力“传承”给下一代学生。


  这些科学家成长经历、学术背景、性格各不相同,相同的是对于技术的不懈追求。就像张胜誉说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量子世界里,不一味追热点;但看到亮光的时候,就要向前探一探。”


  (四)


  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的一面旗帜。“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文化,激励着这里的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为了追求目标而奋斗。


  深圳商报社总编辑丁时照有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企业家精神是盐,科学家精神是钙”。企业家精神代表的市场经济,是深圳的活力所在;科学家精神代表的执着坚守,是深圳的韧劲所在。


  提问“大咖”,深入挖掘科技创新故事,凝炼企业家和科学家精神的内核,就是我们深圳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作者简介:


  陈姝,现任深圳商报科创新闻部主任助理,长期从事科技行业新闻报道,特别关注互联网、通信等领域。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