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武汉80天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曹峰    时间:2020-09-24





  【第九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主题征文】


“逆行”武汉80天

  封面新闻14名记者武汉报道组纪实


 七 律

  江城瘟疫声声紧,记者呈书阵阵忙。

  三十万人逃出去,十四小组逆天航。

  位卑有志呼民意,无冕丹诚赴国殇。

  当日萨斯频立效,如今新冠再文章。

                                                                                ——题记


  2019年1月22日,除夕将近,一群以90后为主力的记者队伍,放弃了与家人团聚,“逆行”武汉,成为最早与新冠病毒面对面的群体之一。


  1月到4月,从雪花飞舞,到樱花绽放,封面新闻14名记者主动请缨,与“白衣战士”同行,勇担时代责任,在武汉坚守80天。和以往所有的采访都不同,他们是这场疫情的见证者、记录者,同时也是亲历者。


  14名记者组成的封面新闻武汉报道组,平均年龄29岁,他们平凡而又特殊。他们中间,有人是一家老小的顶梁柱,有人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小公主”,有人是“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走出来的孩子……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经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机关党委批准,2月26日,在武汉前线成立封面新闻临时党支部,封面新闻武汉报道组的5名党员同志为临时党支部党员,他们是田雪皎、梁书豪、刁明康、杨雪、陈彦霏。3月10日,前线记者谢凯、王洪斌、王祥龙被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机关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


  主动请缨

  90后成为一线主力军


  1月20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疫情就是命令,信息就是生命。全国医务人员还未“逆行”之前,封面传媒果断决定,外派记者前往武汉一线展开采访。


  派遣决定作出后,从1月22日开始,封面新闻14位记者主动请缨,陆续深入战疫一线,全程全景记录:封城前后的城市迅速调整有序,从居家隔离到“应收尽收”的全体动员,全国各省物资和医疗的千里援驰,还有方舱日夜、志愿者、外卖员??


  主动请缨者中,多为90后青年,其中年龄最小的记者廖秀,出生于1995年,刚刚研究生毕业入职一年。


  在这些主动请缨的记者中,1992年出生的王祥龙较为特殊,他来自四川绵竹。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15岁的他还在上初中,他目睹了身边同学遇难、堂姐被埋受伤。同时,他也看到了逆行的医务人员、消防战士,从废墟中救出亲人和同学的场景。回忆起这些场景时,历历在目,仍让他热泪盈眶。


  这次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医护人员再次逆行。“我能做的,就是去一线记录他们的故事。”王祥龙说,医者逆行的同时,作为封面新闻记者的他,第一时间报名要求奔赴武汉。


  94年的小伙子谢凯,是封面新闻派往武汉的第一批记者。他“先斩后奏”,去之前没有告诉家人,只跟家人说最近忙,要在单位加班。 他说,“等我落地武汉之后开始给父母说有可能会去武汉,提前给他们做了一些铺垫。后来没想到他们看到了我的报道,才知道我已经到武汉了。他们知道以后没有反对也没有支持,但是能够在言语之中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担心”。 每天不论多晚回到酒店,谢凯都会和家人视频,给他们报平安。


  1994年出生的李佳雨,是封面新闻一名视频记者。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注,她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从12月31日网上开始流传《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开始的。疫情爆发后,她一直在单位值班,春节无休,妈妈成了她的专职司机。


  1月27日,自愿报名到武汉参与战疫采访报道时,需要征得家人同意。她报名时,说唯一不放心妈妈一人在家。虽然她一直是陪在妈妈身边的“小公主”,但妈妈很支持她:“你遵从自己的内心,我尊重你的选择,一定报名参战!”


  妈妈从朋友圈看到李佳雨在武汉前线身着防护服的照片后,在日记中写到:那个成人礼上唱“传奇”的少女长大了,那个刚刚走出校园加入封面新闻团队半年的媒体新人在成长!“单身狗”,你真的比我想象的更勇敢坚强有担当!


  95年的陈彦霏,先从绵阳坐动车到成都,飞长沙补充物资,再开车到武汉。他爸爸开车送他去车站的路上,还拿出手机给他照了张相,他笑称有种“壮士一去”的错觉,让尚不习惯戴口罩的他,呼吸也沉重了起来。


  那时,陈彦霏尚不知道会看见什么、经历什么、记住什么,只是以一种对人生执着的态度,想着这也算是要去见证历史了。在出发前两天拜年时,陈姥姥得知孙子可能要被派去武汉,眼睛不好的她还拉着陈彦霏的手,一遍遍给他说:“咱不去,不要去啊。”


  但陈彦霏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他认为那时心里想的,先是一点转瞬即逝的使命感,其次是职业所需,最后少不了一点私人的好奇心,“这么大的事情,咱有机会去看看,不去也说不过去。”


  封面新闻武汉报道组14人团队中,9人是“90后”,3人1995年出生。武汉的医院隔离区、火车站、小区,到处都曾留下他们的足迹。


  记者沈轶抵达武汉后不久,他的父亲也成了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虽然又同在一座城市,两人却约定凯旋后再见面。


  记者刁明康在疫情爆发后,取消了春节回家的计划。七旬老父亲看刁明康窸窸窣窣整理行装,多次跑到门口问,是不是要出差。第二天临出门前,他才交代,要去武汉。


  父亲知道,汶川地震、绵阳清平泥石流、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刁明康也完好无损地回来了。


  1月24日,飞机降落在长沙机场时,接近中午1点。前往武汉的动车、长途客运全部停运,刁明康和湖北籍的视频记者纪陈杰、田源在网上搜到了神州租车机场店的地址,迅速租了一辆城市SUV,进长沙市区买了口罩、酒精、一次性医用手套和几瓶免洗洗手液,便驱车出发。


  一路跋涉,晚上8点,他们抵达武汉武昌高速入口。此时,武汉已封城,进城方向,一路也很少有车辆。他们计划,如果高速入口无法进城,就掉头走国道。


  结果一路通畅,进入收费站时,交警只是检查了后备箱,请医务人员对我们进行了体温检测,便放行通过。


  他们记录下了这严肃又不失温暖的一幕,并在挡风玻璃上安装了 GoPro,记录进城影像。


  除夕夜,华灯初上,这座1300万人口的城市,路上没有几辆车,街道也空荡荡,偶尔几个路过的市民都戴着口罩,行色匆匆。


  刁明康突然有点难过,这座美丽的城市,正在经历一场猝不及防的风暴。但每个人都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顽强地对抗着疫情。


  当晚,刁明康等记者把路上拍到的交警、医务人员、环卫工人、空旷的城市等镜头,剪辑制作成短视频,直击疫情下各行各业对城市的守护。同时,他们联系了武汉当地的朋友,请他们拍摄年夜饭,制作了1分钟短视频《武汉市民的除夕:三菜一汤,饭后看春晚》


  他们想传递一种信息:不论再大的灾难,总有人在背后为我们默默守护;不出门,也能过一个幸福的春节。


  冲锋在前

  见证武汉封城时刻


  1月22日,腊月二十八。第一批封面新闻记者田雪皎、谢凯抵达武汉,这座因确定“人传人”而成为飓风中心的城市,在他们落地12小时后,正式发布封城消息,这也是武汉市防疫指挥部的1号令。


  作为最早进入的媒体之一,当天晚上,封面新闻两条直击武汉一线的视频稿件,提供了封城前夜的城市图景。天亮之后,一场“封城”首日的直播引发网友关注--他们记录了“封城令”起效前的几个小时,多个高速收费站的拥堵,也记录了入住酒店楼下,焦急等待的人群??市民们像挤公交一样上了大巴,那些没能挤上去的人,会问每一辆停在路边的私家车:“师傅,长途走吗?”


  1月24日,湖北乡村陆续封路,武汉周边区县的应对能力如何?田雪皎和谢凯绕过多个封路乱段,深入农村,成为最早关注湖北地区乡村防疫的记者。1月25日,他们实地探访仙桃市与武汉蔡甸区交界地带,《武汉乡村“抗疫”保卫战:封路的建渣被轧平 调来拖车重新堵上》也成为国内媒体对湖北乡村防疫现状最早的报道。


  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农村是防疫战最薄弱的环节。同时,全国口罩紧缺,而中国一次性口罩生产基地就在仙桃。记者奔赴现场,“探访湖北仙桃口罩生产基地”的报道,成为最早对疫情核心区口罩工厂复产的关注。


  事实上,封面新闻在初期报道中,除了切中问题,同样回应关切,希望在抗击疫情中发挥媒体作用。《华西医疗队决战武汉:ICU最怕供氧不足,80斤护士每日徒手搬140多斤高压氧罐》《抢建黄冈“小汤山”:千名志愿者帮忙清扫,医护人员陆续集结》《武汉肺科医院ICU故事:如果我们都不上,这场仗就打不赢》《多个养老机构出现疫情被证实 武汉成立“防控专班”护老》等报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


  牢记职责

  隔离区防护服上写着他们的名字


  1993年出生的杨尚智,到武汉后,主要关注着各大医院ICU的医护人员。他曾深入金银潭医院ICU,首次向外界报道这里医护人员的日常状态,“对每位逝者三鞠躬的金银潭医院护士”,经杨尚智和同事报道,感动无数人。他经过一个月的跟踪,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在ICU病房感人故事。


  李佳雨刚来武汉的半个月,工作主要围绕着外省援助武汉的医护团队展开。在旁听四川第三批医疗队华西医院的一次例会上,她看到医生和护士长积极地讨论着,要去哪儿才能在现在这个各处都关了门的武汉,买一瓶白味的豆腐乳。她了解后才知道,是他们重症病房里的一位婆婆想吃,一开始,医护人员从队员的物资中找到一瓶从四川带到武汉的辣味豆腐乳,婆婆觉得太辣。最后商量着一个医生第二天上班前,骑车去附近还开着门的商店看看。


  晚上7点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院区隔离病房里,一个87岁的婆婆刚洗漱完,回到病床上。李佳雨问她多大年纪了,她说自己50多岁,“我想装年轻些,把那些坏蛋(新冠病毒),打死它。坏蛋,害了多少人啊。”隔壁床的病友都说婆婆喜欢开玩笑,也很厉害,来的时候病情蛮重,能挺过来不容易。婆婆的床头上,摆着一朵玫瑰,和她身上的红色羽绒服配在一起,在那个白色的病房里尤为醒目。从来没有住过院的婆婆,对住院治疗很是排斥,婆婆说:“赶紧住好了(病好了)就可以回家吃饭,莫吃国家的饭,我有退休工资。”


  李佳雨没想到,第一次来武汉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座“空城”,但在这座“空城”之中,她感受到最多的是在这座城市当中流淌的温暖和人们战胜疫情的决心。医护人员是患者的“临时家属”、患者用意志力“打死”病魔、志愿者就自己找活儿干......他们都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在这场“战疫”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见证者,她希望可以对这场疫情、这座城市、这群人持续地关注下去,用镜头定格宝贵的瞬间。


  同样是90后的纪陈杰,见证了10天建立一个医院的奇迹。1月28日的火神山直播,和互联网上7000万名“云监工”不一样,他“沉浸式”体验了一把“中国速度”。


  在此之后, 纪陈杰主要的跟拍对象为四川华西医疗队,随后收到了央视的支援函,任命为特约摄影师,央视想与封面进行深度合作。


  离现场越近,就是离真实越近。1月31日, 纪陈杰换上发放的一次性内衣,特别准备的外套和外科手术服,抵达医院再穿上隔离服,他真正来到离抗疫一线最近的地方,这也是全世界新闻的最中心。藏躲在保护屏障下的纪陈杰,用镜头记录着一个个擦肩而过的病人,一个个医患间温暖真实的画面。当身处其中,作为这一切的记录者, 纪陈杰想象着在隔离服外,正围绕着那些看不见的邪恶病毒,要说他没有过一丝胆怯,那一定是假话。有一点让他最为感受深切,医护人员真的是最深知此行的危险,但他们每一个人又真的都毅然决然。


  对话四川华西医疗队队长罗凤鸣教授,纪陈杰记录下他在氧气不够的夜晚,搬着沉重氧气瓶往病房跑的背影,在没能挽救病人后,短暂沉默又迅速投入救治的调整,眼神温柔,也当有力。


  2月9日,这是纪成杰抵汉的第17天,这一天,他跟随央视记录团队来到这次“战役”的源头华南海鲜市场,跟拍国家卫健委和国家病毒研究所,针对华南海鲜市场的一切可疑标本进行着采集工作。采集完成后,一行人立即前往p2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等一系列科学检测,以确认是否有相关标本为此次新冠病毒的宿主…


  作为一名湖北人,纪成杰的相机记录下了一个个可贵的镜头,他们有修建大军、医护人员、科研专家,这一切都是他亲眼见证过的一场真实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记者杨雪认为,能在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时,站在武汉,观察这个城市,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是职业生涯非常宝贵的经历。


  在武汉的日子里,她看到过病房里的艰辛,看到过病愈者的恐惧,看到过流浪街头确诊感染护工的凄凉,她也切实地感受着这城市缓慢地持续运转,和日渐好转。


  到达武汉的第一天,是杨雪的农历生日,她收到了朋友送来的鲜花。两周后是她的公历生日,她又收到了一把鲜花,这已经比第一束艰难很多。但是,“只要这个城市还能买到花,那就没有大问题”。


  2月9日,杨雪了解到,两名南京路中心医院护工照顾的病人确诊感染后,两人没了工作,自己随后也高度疑似感染。但因为护工群体的特殊性,他们在整整三天里,无处可去。


  护工这个人群,大部分常年住在医院里,他们不租房,所以也不会办理居住证。疫情暴发后,找不到“所属社区”,无人接纳安置。白天她们可以待在医院里,避避风、充个电,晚上医院不让过夜,就只有在医院外找地方躲着,度过漫长夜晚。


  晚上11点的武汉,杨雪找不到地方买东西,于是联系了当地朋友,紧急找了三件旧棉衣,再把罗森买的盒饭打热,一起给她们送去。


  杨雪在武汉,开车驶过一座又一座美轮美奂、空旷的大桥,看着这个城市从病中慢慢复苏。她想这样的体验不会再有,她也希望,再不会有。


  记者王洪斌在第一次进隔离病区采访时,2层手套、3层口罩、4层防护服,“穿完这些防护装备才让我第一次感受到疫情的严重。”王洪斌说。


  为了完成纪录片《武汉不服周》,谢凯、廖秀、李佳雨、陈彦霏等记者,曾进入最危险的隔离区--插管手术室,和医务人员一起与病毒面对面。他们和确诊病人面对面聊天,记录他们在隔离病区的生活起居。他们还安慰逝者的家属,和家属一起缅怀、流泪。他们也跟着120医生一起,从武汉的深夜一直守到黎明。


  在武汉同济医院,廖秀采访了近距离接触病毒的“敢死队”,他们是麻醉科插管小分队,职责是用插管输氧的方式去挽救缺氧的新冠肺炎病患。


  廖秀在采访时问,插管医生都要正面贴近病人口鼻,麻药起作用后,用最短的时间将喉镜插入,这项操作在所有与病人的接触中,感染风险最高,作为医生,如何看待这样的风险?


  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医生笑着说,“有时候同事们会开玩笑,你是要和病毒跳贴面舞吗?触得那么近。所以我们也会尽量保持一定距离,安全性更高一点。”和病毒“跳贴面舞”这个比喻,乍一听觉得有趣,但回头细想,却感觉到笑容背后的提心吊胆。


  疫情之下,封面记者还记录了孤身援鄂的千里独行医侠。2月3日,记者丁伟的报道《一个人的援鄂行动:四川医生17小时驾车1200公里驰援武汉》让大家认识了这位四川医生黄维。封面新闻记者两次来到武汉江夏区中医院,跟拍采访他。


  第一次见他,他刚到医院,还在熟悉设备,做直播时,他和身在乐山的护士妻子视频连线,他问“在干什么呢?”妻子看着屏幕说“在看你啊。”稀疏平常的一句对话,却是满满温情。


  第二次见他,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五十天,他告诉记者,从前在成都看ct片子,一个病人也就三四十幅图,疫情期间,每个病人至少五六百幅。每日工作时间长,他也担心过被感染,他在日记上写,如果不小心感染了,那就把身上能捐的器官都捐了。


  围城时刻

  “战疫”频道真切关注生死之疫


  早在1月26日,封面新闻率先在全国开设“战疫”频道之前,一张技术赋能下织就的报道大网已经展开:深入湖北中心的14位前线记者陆续发回一线报道,驻守封面新闻北京中心的记者对国家顶层设计的聚焦关注,还有在成都的智媒编辑部、智媒演播室??全景全程记录战疫的故事背后,所有的报道,都秉持着对人的关注,回归到对人处境的体察、对人心性的理解、对人命运的关切。


  “现场第一,用最短时间将现场的核心信息挑选出来传播,这是30秒视频的要点。”在“30秒频道”中,每天能为用户提供上百条小视频内容。不论是《国家卫健委:16省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对口支援湖北》《武汉江汉方舱医院于5日晚开始收治病人》等重大政策或信息发布,还是《为方便穿防护服 武汉前线医护人员互剪长发》《小区“硬核”保安怒吼暗访组:不拿身份证登记就不让你进》等报道,从国家级发布会上的重要政策信息,到疫情期间的个体故事,以及小巧精致的讲述,受到网友高度关注。


  而在围城之外,更多围绕内容传播的创新落地。在MG动画频道,一个只有两个人的迷你项目组,承担起儿童科普动画的所有工作。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如何做好日常防护?在为小朋友制作的动画短片中,病毒有了自己的形象和声音。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说,孩子看完后,觉得病毒好可怕,尖叫着去洗手并戴上口罩。


  有对孩子的科普动画,也有对大人的动画记录,在漫·动画《阻疫时刻》中,美漫风格的讲述,有如何正确选择口罩,有返岗人群的自我防护,都在用融媒技术传递着正能量。


  如是这般,在前后方的协同下,全程全景记录,全面而直观,真实而坚定。


  全程记录

  当地宣传部发来感谢信


  封面新闻是最早进入武汉的媒体之一。自1月22日,封面新闻陆续派出14名记者赴武汉前线采访,深入武汉、黄冈、仙桃、孝感、天门等地采访,发回报道图集、vlog、微记录、30秒视频、深度文稿等产品上千个,全网传播总量超过50亿人次。《直击武汉防控第一线》合集,抖音播放已超10亿次,快手播放总量超8亿次。


  11条抗疫VLOG全网超5亿播放。从除夕夜开始,封面新闻记者通过第一视角记录下真实的武汉。从武汉封城、门诊排队到隔离病房、亲历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以日记体形式记录了真实奋战的武汉。《战疫VLOG:与口罩和消毒液度过的一天一夜》《战疫VLOG:仙桃境内,村与村之间的路被堵了》《战疫VLOG:抢建黄冈版“小汤山”的志愿者们,他们心里是有希望的》三条播放量超过3000万,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以及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抖音、快手等平台以专题形式或首页推荐呈现封面新闻抗疫VLOG,全网点击量共计超5亿,条均播放量1000万 。


  《直击武汉防控第一线》合集在抖音上共发布了281条视频,已经超过了10亿次播放。在快手平台上,一线直播 vlog 精剪视频组合输出,播放总量也超过了8亿次,两个平台的原生粉丝10天内双双突破100万,最高时粉丝一天增长13万。


  武汉“封城”首日直播触达2亿用户。1月23日,武汉刚刚成为这场疫情的关注区域,外界对武汉的情况鲜少了解。封面新闻全网发起《直击武汉封城首日》直播,从晚上8点播到了10点半,在全网引发关注,微博平台有375万人次观看,快手全站push触达2亿用户。此后,探访汉口火车站和华南海鲜市场、探访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等系列直播,封面新闻开启了11场武汉一线直播,在微博、抖音、快手、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百度新闻等多个平台实时播出,全网共计2亿观看量。


  微记录 深度视频记录一线故事。视频是封面新闻记者在此次报道中的主要形式,微记录以1-3分钟短视频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一线故事,目前已经生产超过30条微纪录片,阅读量百万 达到16条,“四川独行医侠”“武汉120急救站唯一出诊女医生”“武汉封城后的20万外卖订单”等,多条稿件在网上形成有影响力的广泛传播。


  截至2月11日,前线报道组生产了10条精品视频。在深度调查视频“探访湖北仙桃口罩生产基地”中,封面新闻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到当地最大的口罩生产基地,全网播放量694万。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编辑加工、深度运营、多版本输出,传播量达全网达到5亿。


  此外,在文字报道方面,以人物故事为主,追求深度,讲述一线医护人员、建设者等群体的感人故事,以及武汉普通市民的积极生活态度。《一个人的援鄂行动》《专访火神山、雷神山内装指挥者》等报道在全网广泛传播。其中,《武汉老夫妻自我隔离过除夕》记录武汉最特别除夕,发出当晚传播量达3525万。


  武汉报道组的党员同志在前线成立临时党支部,指导前线采访业务。前线14名记者多角度、全方面展现武汉人民英勇战疫的场景,零距离接触隔离区医护人员、病人,与当地宣传部门密切沟通,及时向外界传达武汉封城服务信息。最早关注湖北乡村防疫战,最早关注疫区口罩工厂复产,全国首发“呼吁痊愈者捐献血浆”,全国最早对武汉社大排查进行直播,全媒体关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建设,挖掘了“武汉120急救站唯一出诊女医生”“武汉封城后20万外卖订单”“拯救新冠肺炎宝宝”“四川独行医侠”等大量正能量故事。


  在武汉60多天的采访中,14名封面新闻武汉报道组团结互助,做到了零感染。他们用自己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着武汉的医者、患者、逝者和志愿者,他们去过医院、农村和社区。他们敢于担当,牢记使命,勇于奋斗,展现了新时代青年记者的业务素养和品德修为。


  3月10日,前线记者谢凯、王洪斌、王祥龙被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机关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


  3月23日,武汉市委宣传部向封面新闻发出感谢信,特别提到武汉前方报道组在宣传武汉人民应勇战疫中,营造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的良好舆论氛围,起到了引领导向、振奋精神、击退谣言的重要作用。


  4月30日,第23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以封面新闻武汉报道组为主力的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武汉报道组获得第23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有词为证:


  折桂令(长调)·川军出川

             敝裘尘土压征鞍。巴云楚雨萦牵。

             雏鹭调音,紫燕正南穿。

             又谁知、离骚染病,文赋伤焉。

             三楚腹地,万众愁颜。

             瘟神甚嚣,蜀中兵马至,鹤舞蹁跹。

             箭簇萧萧,战事难。书寄云笺万安。

             勇乎其技,必精专。

             剂和殷殷拳拳。华佗再世,扁鹊还丹。

             妙手回春如将,长驱万里幽兰。

                                              2020年2月3日


  (作者 :曹峰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经管会委员兼封面传媒、华西都市报社总经理、四川省广告协会会长、四川省报业协会副理事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