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新能源车市回暖 数家车企销量过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4-06





  截至4月2日,已有多家新能源车企披露3月成绩单,不少车企销量持续回暖。新势力阵营方面,理想、蔚来、哪吒销量过万,理想稳夺销冠。传统车企阵营方面,埃安在2月销量突破3万辆大关后,3月进一步突破4万辆大关,迈入规模效应新阶段。


  业内人士预计,后续车企降价潮有望降温,行业竞争呈加剧趋势,高成本同质化产能将逐步出清,降本提效成产业发展趋势。


  新势力交付环比分化


  3月新势力车企单月交付走势出现分化,理想、零跑、极氪、小鹏交付量实现环比增长,其中零跑增速突出。蔚来、创维交付量环比下降,哪吒环比近持平。


  3月理想再夺销冠,交付新车2.08万辆,再次实现单月交付超2万辆的成绩,环比增长25.3%。蔚来3月交付新车1.04万辆,环比下降14.6%。其中,高端智能电动SUV交付3203辆,高端智能电动轿车交付7175辆。哪吒3月表现平平,交付10087辆,环比仅增加14辆。小鹏汽车3月交付7002辆,环比增长17%,大幅落后于理想、蔚来、哪吒,无缘第一梯队。


  此外,零跑3月交付增速领跑新势力,交付6172辆,环比增长93%。零跑汽车表示,C11车系单月锁单“10000+”,2023全系产品有序交付中。极氪3月交付6663辆,环比增长22%。创维3月交付1282辆,环比下滑13%。


  随着3月交付数据出炉,各家车企一季度交付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理想、蔚来、哪吒位居新势力交付量前三。其中,理想累计交付5.26万辆,同比增长65.8%,符合此前一季度交付量在5.2万辆-5.5万辆之间的指引。


  今年一季度,蔚来累计交付3.1万辆,哪吒累计交付2.62万辆,小鹏累计交付1.82万辆。业内人士表示,从一季度新势力整体的交付情况来看,表现平平。


  传统车企阵营方面,3月埃安、比亚迪均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比亚迪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0.7万辆,环比增长6.9%,同比增长97.4%。埃安3月销量超4万辆,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33%;一季度累计销量8.03万辆,同比增长79%。埃安表示,公司迈入规模效应新阶段。


  需求初步释放


  “在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今年1-2月车市表现不佳,3月车市需求初步释放。但由于各企业降价宣传带来的消费者观望情绪加重,整体市场恢复速度低于此前预期。”乘联会表示。


  乘联会初步推算,3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59万辆左右,环比增长14.5%,同比持平。其中,新能源汽车持续回温,零售56万辆左右,环比增长27.5%,同比增长25.8%,渗透率约为35.2%。


  业内人士表示,3月初湖北省的政企联合政策以其强宣传力度、高优惠幅度及涉及车型广度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关注,同时引发其它省市消费者观望情绪。此后各地政府也出台相应地方性补贴政策,同时各汽车品牌陆续跟进促销,到店客流有所提升,但实际订单转化率相对有限。


  东莞证券表示,预计后续车企降价潮会逐步降温,全产业链进入内卷状态,行业竞争呈加剧趋势,高成本同质化产能逐步面临被迫出清,降本提效为产业发展趋势。


  财信证券表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快速下跌,带动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有利于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渗透率的提升。自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下探,已距去年历史高点跌去60%。4月2日,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表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降到10万元/吨以下不是不可能的。”


  竞争加剧


  4月1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表示:“10年后,智能电动车价格有望降到5万元。”朱江明认为,电动车是一个电子产品,迭代和降价速度一定会比传统的燃油车要快得多,两年是一个智能电动车的更新周期,如果赶不上节奏,可能就会落伍。


  事实上,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企纷纷加快了新车型推出的速度,不断提升产品力,竞争愈发激烈。据悉,理想L7 Air和理想L8 Air车型将在4月开启交付。3月,零跑和埃安等一口气推出多款产品,或进一步拉动销量增长。


  不过,车企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凭借强大的产品力和用户认可度,在中国30万元-50万元的SUV市场中,理想汽车已经拥有将近20%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家庭用户首选的豪华SUV品牌之一。”极氪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极氪001、009及极氪X三款车型预计分别交付7万辆、3万辆和4万辆以上,全年确保14万辆的交付目标。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快速普及阶段,在正常情况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在1700万辆左右,到2030年市场占有率将突破90%,约3200万辆左右。”4月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表示。(本报记者 李嫒嫒)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