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日益强大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7-02





  从进口到出口

  在2007年以前,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200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全球招标采购移动机器人。得知这一消息,新松意识到,这是走出国门走向全球、让世界认识中国机器人的良机,随即参与竞标策划。

  此时,在机器人生产领域,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国的企业已经有了成熟技术,国际市场大部分使用他们的机器人。而新松成立才7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儿童”,但新松没有放弃。
  
  通过对通用公司需求以及各主要机器人生产国产品特点的分析,新松决定根据美欧特别重视环保的特点,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环保型移动机器人。不久,新松的科研人员便开发出了非接触供电、智能导航等新技术,使移动机器人技术性能上了一个新台阶。最终以性能、价格等优势在通用公司全球采购中一举中标。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就此结束。

  截至今年5月,新松公司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已经出口美国、法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等35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新松在全球已设立8家研发机构,在韩国、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多家控股子公司。
  新松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机器人走向全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机器人生产企业正加速向国际市场挺进。

  数据显示,2011年~2014年间,我国进口工业机器人数量不断攀升,2014年进口增长超过50%。而2015年,机器人进口下滑近30%,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开始发力。2014年,我国出口机器人9738台,到2018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2.98万台。

  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我国企业开始将发展目光瞄准机器人研制的关键技术。
  
  以ic装备为例,作为计算机、数字家电、通信等行业的“心脏”,生产ic装备最关键的真空(洁净)机器人一直依赖从美国进口,而美国对该设备出口设定了许多限制。新松的科研团队毫不气馁,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成功研制出我国高水准的真空(洁净)机器人。

  2006年,新松研发的真空(洁净)机器人项目通过了科技部门的鉴定。紧接着,研制成功首台rb01s-j单(双)臂平面关节型搬运洁净机器人,填补国内空白,大大提升了我国自动化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机器人应用的普及,我国已经连续5年占全球机器人市场购买量第一,预计2020年将占到40%。因此,世界机器人生产企业纷纷瞄向中国市场,中国机器人生产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国产机器人还有不少短板。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的主要供应还依赖国外企业,而这三大部件占到机器人成本的70%以上。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2.0时代的轮廓已经渐渐清晰,是否能占据这个高端领域,对中国机器人生产企业是个考验。


  转自:中国机电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沈阳和瑞典机器人产业开展合作

    3月20日,由沈阳市政府和瑞典韦斯特罗斯市政府主办,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承办的“瑞典机器人谷—东方机器人谷暨沈阳市—韦斯特罗斯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合作论坛”举行。
    2017-03-21
  • 工业机器人发展驶入快车道 技术创新为破局关键

    随着中国制造2025以及工业4 0的推进,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与此同时,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得到发展,产量全年保持增长。
    2017-03-22
  • 2016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长44.6%

    产业研究机构易观国际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72 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 6%。此外,易观国际预测,未来三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将持续增长,2019年规模有望接近152亿元。
    2017-03-24
  • 机器人产业确立两大政策导向 2020年销售额望超500亿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多个权威渠道获悉,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工信部等部委将陆续出台一系列后续产业发展促进措施。根据工信部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相关产业促进政策将着手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推进机器人产业迈...
    2017-04-06

热点视频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