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加快制定引导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


来源:   时间:2010-04-15





  国务院的最新表态,让预期已浓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更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

  昨日(4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坚决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增加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

  这是继住建部前一日(13日)作出“限制购置多套房或大批量购置住房的炒房行为”的表态后,高层再次释放出政策调控的信号。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可能出台相关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涉及税收、信贷、土地出让等多个重要环节。

  税收:房产税开征加速?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在显现,强化了通胀预期,特别是部分城市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比较突出。会议强调,“要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

  “物业税短期内很难出台,但从持有环节征税是很有可能的。”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近日有消息称,财政部已着手研究修订《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同时,继重庆宣布拟征特别房产消费税后,上海住房保障与房管局近日也表示,在房产保有阶段征税,研究开征“也是完全正常的”。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表示,从实施效果看,物业税对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的作用最佳,但由于物业税的征收条件较为复杂,房产税更具备可操作性。

  按照现有规定,个人住宅不在房产税的征收范围内。刘桓认为,可只对基本住宅免征,多套住房则不再免征。他还表示,针对房地产交易阶段的增值,可以强化执行已有的土地增值税政策。

  信贷:或调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

  开发商和投资者将迎来更为严格的信贷环境,已是大势所趋。

  国务院昨天的会议强调,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此前一天,住建部亦强调了“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信贷政策”。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表示,银监会还可能要求各大银行进一步加强对个人贷款购房者的资质审查。

  此外,近日也有消息称,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可能调高,超过现有的35%的水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面将由宽松逐渐变为紧张,预计下半年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资金紧张局面。

  土地出让:将推“预申请”制度

  另外,在土地出让环节中,相应的抑制地价过高的政策也将施行。

  国土资源部近日下发的《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0年行动方案》中即指出,今年将推行土地出让预申请制度,探索土地出让综合评标办法。

  土地出让预申请制度,即土地管理部门在正式出让土地前,发布该地块的用地出让预申请公告,向社会公开宗地出让信息,有用地意向者可提出预申请,并接受筛选。此前,预申请制度曾在上海、广东、广西等地进行过试点。

  杨红旭告诉记者,该制度最大的好处在于,经过筛选,一些不符合资质的开发商被取消竞买资格,避免了拍卖过程中的漫天涨价现象。

  一位接近国土部的专家也向记者表示,预申请制度为双方建立了信息互动的模式,有助于开发商更多地了解地块信息,理性竞价。

  【同步播报】

  70城市3月房价同比涨11.7%

  每经记者 张敏 发自北京

  经过年初的相对平淡后,3月开始,我国房价再次快速上涨。

  国家统计局昨日 (4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环比上涨1.1%。环比涨幅在经历了一二月的连续收窄后,再次上扬。这也是自去年3月以来,房价连续第12个月上涨。

  与去年同期相比,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达14.2%。其中,海口和三亚以64.8%、57.5%的涨幅位居前两位。

  “二季度,房价将继续保持这种涨势。”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供需关系极度紧张是房价上涨的主因,2008年和2009年,开发商土地购置面积和开工量不足,造成今年上半年不少大城市的供应极度不足。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库存,仅够满足3个月的市场需求。

  陈晟表示,最快到第三季度,市场供应才有根本好转,房价涨势才可能趋于平缓。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国商品房新开工3.2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0.8%,涨幅比1~2月增加23.3个百分点。

  与供需紧张同时存在的,是市场投资性需求的泛滥。今年1~3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3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4.2%。同期,商品房销售额7977亿元,同比增长57.7%。

  北京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公司总经理杨少锋表示,“价格高企,但仍不缺乏购买力支撑,说明市场存在泡沫。”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