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扶贫进行时:一根网线迭代的“扶贫先扶智”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0-17





  贵州省息烽县石峒镇木杉小学是一个贫困地区的村小教学点。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木杉小学的学生从原来的200多人,下降到不足100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


  但几年前,木杉小学成为教育扶贫的对象。通过一根网线,上海、江苏、河南等地的名师走进了木杉小学课堂。


  木杉小学教师徐萍说:“本来早上10点才上课的乡村学校,学生在8点左右已经到齐, 只为赶来参加晨读课程,孩子们还通过视频跟着国足队员学踢足球,跟着外教学英语。这一切己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


  “疫情期间,大规模的‘停课不停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启示——在线学习可能真的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说。


  实际上,在线教育已深度参与扶贫事业经年,随着技术和业态的发展,在线教育扶贫工作也经历了多次迭代,在教育资源方面,从最开始的课件、慕课到直播的双师课堂;在硬件资源方面,从最开始的电脑、白板到AI加持下的智慧教室。在线教育在“扶贫先扶智”方面已探索出多种模式。


  链接优质教育资源


  “四川省昭觉县解放乡中心小学的一个大凉山留守儿童班级,在使用洋葱学院产品后,考试及格率从19.6%提升到了87.7%。”洋葱学院创始人杨临风说。


  洋葱学院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K12在线教育机构,产品形式为5-7分钟的动画教学视频,以及在线练习和教师在线伴学答疑。同时面向教师提供视频教学资源,以及教研服务。


  洋葱学院目前有几千万注册学生用户、约百万注册教师用户,其中包括来自几千所贫困地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


  “洋葱学院希望提供普惠服务,覆盖最大范围的用户,此外,采取观看视频和在线练习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实现人机交互,从而提升个性化学习体验。”杨临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汤敏介绍,友成基金会的教育扶贫项目中,在全国上百所乡村学校试验由爱学堂公司和洋葱学院推动的新教学模式,把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的所有课中知识点都做成了动漫微课。爱学堂也是一家生产K12微课及智慧教育系统的在线教育公司。


  “疫情出现后,木杉小学三年级一个班开始用动漫式数学课程来学习。一个月不到,这些孩子们就把三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学习完毕,效果很好。教师由教授者变成引导者和陪伴者。”他说。


  除了教学资源,在线教育公司还向贫困地区学校供给了其他技术资源。基于国家语委“十三五”重大科研项目成果,科大讯飞研发了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平台、语言扶贫App等多种语言学习类应用。


  语言扶贫App的主要功能包括识字课程、普通话1000句、日常生活、职业技能、自主学习等模块,利用智能口语评测等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国家通用语言学习。


  “目前,我国普通话的平均普及率已经超过70%,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这极大限制了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百姓学习技术、外出打工、开拓市场的能力。截至目前,我国仍有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无法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科大讯飞教育事业部相关人士介绍。


  正是因为一根网线连接了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突然发觉原来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可以共享的,自己也是有可能共享到中国最优质的课程资源的。”汤敏说。


  信息化教室迭代升级


  随着直播技术的成熟,优秀教师得以实时、无阻地来到贫困地区学校。并且得益于技术的不断发展,贫困地区学校的在线课堂从互动课堂、共享课堂到智慧课堂不断迭代升级。


  贫困农村地区缺少优秀师资,尤其缺少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科目教师。根据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针对湖北、河南、安徽、四川、云南和陕西等6个省12个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问卷调查显示,63.8%的乡村教师认为本校教师“严重短缺”。


  通过互动课堂,一些乡镇中心校借助教育信息化系统,由中心学校的学科教师向教学点的学生开设直播在线课程。


  2018年3月,全国书法教育名师徐莉就在合肥市红星路小学为安徽凤阳县小岗学校的学生开展了一堂精彩的在线书法精品课。


  在线教育机构参与后,更多的优质师资资源进入了贫困地区。自2017年3月起,在线青少儿英语教育机构VIPKID联合十余家教育公益机构发起“VIPKID乡村公益英语课”项目。截止到2019年年底,已覆盖全国30个省份,为1000所乡村学校提供了6个学期,每周至少1节、最多3节的免费在线英语课,将北美外教在线输送到山村,累计受益乡村儿童超5万人。


  “通过对乡村教师的访谈和贫困地区支教教师的反馈,发现随着村村通等系统扶贫工程的完成,乡村小学的教学硬件条件已经大有改善,在计算机、投影仪、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设施方面,一些乡村小学的配置与城市小学无异,但由于乡村教师水平有限,乡村儿童缺少获得优质英语教育资源的机会。”VIPKID乡村公益项目人士说。


  在技术助力下,更多的教学活动实现了互动。在共享课堂场景下,两地甚至多地教师可以协调教研,学生可以协作学习。


  2018年5月,借助在线课堂,湖南郴州市湘南小学、新疆托克逊第一完全小学、新疆海提甫卡日孜小学三校学生共同开展了主题为“你好,新时代”的网络协作学习活动。


  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最新进展是智慧教室,这是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软硬件设备的集成产品。


  “智慧教室包括物联网层,比如通过点阵笔、平板电脑、手环等设备采集学习数据;资源层,比如微课和按照不同难度分层的题库;系统软件层,帮助学生实现学情分析、自适应推送相关资源等。”好未来智慧教育事业群副总裁王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通过和在线教育机构合作,位于河南省嵩县的思源实验学校的54个教室实现了“云”覆盖,配备了2600台平板,学生从预习、听课、互动、练习等整个学习过程被科技重构。


  培养师资是重中之重


  除了技术层面,时下流行的“双师课堂”也已引入了贫困地区。


  从2013年开始, 名校人大附中就已经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一位远程的人大附中优秀教师、一位当地的教师配合进行的“双师教学”模式,把人大附中的一门数学课,上到了全国20个省份的近200所乡村学校。


  每天,人大附中老师录制课程并上网,当天晚上乡村老师下载讲课录像,并把课中难度太大,超出乡村学校需要掌握的部分进行必要的剪裁,第二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看录像。当视频中人大附中老师课堂提问时,当地老师把视频停下来,让学生来回答人大附中老师的问题。答对了继续视频上课;如有学生答不对,当地老师就用几分钟把这个概念讲一遍。


  汤敏认为,因为少数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得以共享,未来大多数教师将由上课为中心转移到以辅导为中心,不用在线下课堂中一遍遍重复普通质量的讲课,他们可以把时间与精力更多地用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双师课堂”不仅将发达地区的名师活灵活现地引进贫困地区的教室,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升贫困地区当地的师资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全国两会提案中提出,利用双师课堂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他表示:“把培养师资作为重中之重。东部地区的优秀教师可通过远程直播对中西部地区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交流,共同教研互动,逐步缩小教学水平上的差距。”


  过去13年间,通过发起“烛光行动”,500多名新东方教师志愿者,对近100个中西部乡村地区的3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开展了教学培训。截至目前,新东方联合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开展的双师直播课堂已惠及3.6万名中小学生以及近3000名教师。


  据介绍,新东方正在搭建专门针对乡村老师的线上学习平台,涵盖从小学到高中各个阶段的全部科目的示范课。


  一名贫困地区的中学校长认为,“本地年轻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体系不完整,以往需要经过从高一到高三这一轮,甚至两轮教学,才能成长起来,但通过‘双师课堂’,成长期可能会迅速缩短。”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