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租赁住房迎政策“暖风” 240万套“增量”房或拉动投资3000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2-24





  2月21日,西安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正式对外发布。开年以来,全国至少已有五个省份、一个直辖市出台了类似政策文件。此外,记者还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住建厅获悉,其《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也将于近期出台。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黄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1998年以来,我国完成了从公有住房体系到市场化住房体系的转型,居民的自住、投资需求得以进一步释放,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城市“买不起房”“租不好房”的新市民、青年人也在快速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最近几年,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性租赁住房得到了中央及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2021年,仅全国40个重点城市新筹集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就已达到94.2万套。结合记者从1月份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了解的情况来看,2022年,住建部将继续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万套(间)。黄卉预计,仅这一部分增量,就将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近3000亿元。


  事实上,记者梳理各地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后发现,在一系列支持政策中,都着重强调了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早已预留了针对贷款方面的政策“口子”,2月8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则正式明确了相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口径。


  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院长赵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政策一方面充分体现了监管层大力推动租赁住房市场发展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监管层优化房地产金融业务结构的决心。总的来说,结合今年住建部圈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年度供给指标和整个“十四五”期间的供给指标来看,该政策的出台,将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合规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积极性。金融服务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力度将更强,速度也会更快。


  赵然对记者表示,土地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是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的“三驾马车”,其中,金融政策是领头者。一方面,金融政策可以配合土地政策在开发阶段或者存量改造阶段提供“低成本、大额度、长周期”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政策配合财税政策,能够助力“公募REITs”这一创新性金融工具发挥作用,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形成“投融建管退”的完整商业闭环。从国际经验来看,租赁住房市场规模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往往要依靠金融政策的助推。预计后续政策会持续关注运营端和租客端,并给予相应支持。租赁住房市场将在平台服务、信用评价等领域迎来金融政策效果的进一步释放。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

    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

    为保障城镇化进程中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青年人基本住房需求,会议确定,一是落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加强金融支持,增加租金低于市场水平的小户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2021-06-24
  • 武汉:中心城区新建商品住房需配建6%以上保障性租赁住房

    武汉:中心城区新建商品住房需配建6%以上保障性租赁住房

    9月8日,武汉市房管局发布《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建筑面积为30-5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为主,单套房屋建筑面积原则上不超过70平方米。
    2021-09-10
  • 上海积极探索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上海积极探索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近年来,大城市新市民和青年人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需求持续增强。记者日前采访发现,上海市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2021-09-18
  • 住建部:今年全国近八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已开工

    住建部:今年全国近八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已开工

    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2021年,全国40个城市计划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3.6万套。其中,1-9月已开工72万套,占全年计划的76.9%,完成投资775亿元。南京、无锡、宁波、佛山、长春、南宁等6个城市已完成年度计划。
    2021-11-0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