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专业服装市场营销:触“网”情深


来源:   时间:2010-04-07





2009年中国服装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08.7亿元,同比增长81.5%。中国网民已突破3亿户,网购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已处于“上升阶段”。预计未来3年增长逐渐趋于稳定,2012年有望突破800亿元。

在服装网络购物交易构成当中,B2C的增长速度非常明显。2009年服装B2C交易额24亿元,同比增速高达99.8%。预计未来3年服装B2C仍将维持高速增长,2012年交易规模有望突破180亿元。

在网络上,每秒钟卖出48件衣服,每分钟卖出180双鞋。专业服装批发市场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各地专业服装批发市场推出自己的网络交易平台,越来越多的专业市场商户在淘宝、拍拍等网站上注册电子商铺。

对于涉足电子商务,很多专业市场担心电子商务商户会分流部分实体市场的订单。四季青官网刚开始运营时,参与商户的网上订单份额通常占总业务量的1%~10%左右,但目前,某些供应商已把这一比例提升到30%。大莹东方国际服装商贸城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时,很多实体商户持观望态度,但经过市场一年多的运作,实体商户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尝试网上接单。

在中国日益成为全球采购中心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创新、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银行业结算制度的变革,都成为配合专业市场进行新一轮改造升级的推动因素。

网络能否取代传统?我们不得而知,但电子商务成为专业市场实体店的“黄金搭档”确是必然趋势。

管理者观点

“目前,五爱市场已初步建成数字化市场,正在实现由实体市场向虚拟市场发展,逐步形成五爱市场新的发展模式。”———沈阳五爱集团总经理张明

五爱市场由实体市场向虚拟市场发展的突破,初步完成了由“三现”向电子商务的转变,为业户经营、顾客购物及游客了解景区信息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满足了经营者、购物者及游客的需要。五爱市场正在进一步构建虚拟平台,创建网上商城,完成“三现”向电子商务的转变。

五爱集团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建设,扩大服务范围,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完善并建立了“五爱购物旅游网站”。网站支持中、英、日、韩多种语种浏览。“五爱购物旅游网站”的创建,实现了五爱集团与国家、省、市、区各旅游局及旅行社之间的互动。

通过构建网上平台,创建五爱虚拟商城,将五爱的实体市场移植到网络,不仅丰富了五爱市场的电子商务功能,实现了五爱市场在虚拟空间的规模扩张,还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

“石狮服装城的建设改变了从前那种有街就开店,有店就经营的传统模式,而是将现代化的信息平台融入服装城的经营管理模式。”———石狮服装城管理办公室主任、石狮市经济局副局长邱育振

当前,石狮服装城积极应对营销模式变革,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兴建现代物流体系,从而争取在服装专业市场发展领域取得先机。为使石狮服装城打破区域限制,加快繁荣步伐,石狮服装城依托“闽派”服装的产业优势,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市场的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实现了有形与无形市场并举发展,随时向全世界展示各类“闽派”服装商情信息。


石狮服装城于2008年正式组建了石狮服装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至2009年初,该平台和门户网已搭建完成,并于2009年4月18日海博会正式上线。目前已有4000余名网站会员。

石狮服装城电子商务平台是石狮服装城自主研发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链接以服装行业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为核心的产业链,打造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于一体的服装行业电子商务系统,拓宽服装行业经营渠道,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实现服装产业经营模式的转型与升级。

该平台建设基于实体市场,依托市场群深厚的服装产业基础和发达的体系,集三维商城、独立商铺、商品搜索、信息发布、企业网站、网上交易、在线支付、金融服务、行业资讯、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链接服装产业链,为国内外广大商户提供足不出户即可轻松进行交易一条龙服务。

石狮服装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一大亮点。双方在网上支付、电子结算、融资担保、集中收银、银行联名卡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携手拓展国内专业市场电子商务领域的金融服务新模式。

而石狮服装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闽南理工学院的合作,则是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对服装城未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摸索建立起成熟的适合中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电话商务,并配齐、增强网站营销力量。”———汉正街电子商务平台负责人钟健

汉正街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政府、企业、银行、电信四家携手。

汉正街电子商务网已于2007年11月完成了信息发布基本框架和程序的编写工作,吸收阿里巴巴、淘宝网等网站优点,信息发布便利、快捷。汉正街电子商务网2007年12月1日试运营,2008年4月27日正式开通。

自运营至今,得到了汉正街市场业主、广大商户和各行业商会的广泛支持和配合,信息采集与录入工作得到顺利实施,根据汉正街市场行业分类和商品变化等特点,重点对六大商品行业皮具箱包、工艺礼品、文体用品、床上用品、日化用品和电子产品进行了信息采集和发布。

目前,拥有会员4100余家分布在30多个专业市场及汉正街市场以外地区,采集商品信息涉及十一大类十万多种可交易商品。目前页面访问量月均2.2万次。

“汉正街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的未来发展将实现“三步走”战略发展模式。

第一步,按照“老街新区”建设要求,逐步转变汉正街地区传统经营方式,积极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电子商务赢利经营模式;

第二步,走出汉正街地区,积极与硚口区辖西汉正街、顺道街等各专业市场对接,形成“大汉正市场”氛围。

第三步,在打造“大汉正市场”品牌的基础上,与义乌、石狮等全国各大市场良性互动,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三步走”模式的优势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一是与品牌服饰广场等市场的进行深度合作,打造能与实体市场对接的网上商城;二是强化后台数据库的管理查询功能,提升前台信息展示与商户服务模块的性能;三是新增管理模块,为商业决策提供资讯。


专家观点

“电子商务的发展壮大使专业市场趋于网络化建设,同时,随着专业市场在不同区域的设立,出现连锁经营,这也是专业市场网络化的模式。”———北京中盟创意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宝钢

互联网技术和知识经济导致专业市场实体交易的GDP变得越来越轻。淘宝商城、凡客诚品、美特斯邦威网店、四季青网上市场……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商品交易的PK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电子商务对于商品市场、采购方式、交易手段、商业文明等综合领域的影响更形成了对传统市场的围攻之势。

由于市场的引领和网络的作用,导致交易方式、商品市场组织和流通渠道发生变化,从而促成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渠道模式和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物流模式。未来,构建“短流程终端”的“实体市场+网络交易”模式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搜索排名”和“体验采购”也将成为网品市场的基础。

“服装网络销售市场正在逐步成为取代传统专业市场的新兴市场平台,服装网品市场也将改变未来服装市场的业态功能和商业模式。”———北京万商联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智勇

网络经济在近几年超越常规的发展、以阿里巴巴、买麦网、淘宝等为典型的批发和销售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商品买卖途径和行为,并且大大降低了经营的成本和商品的价格。这一切的新形势,为国内原有批发市场的生存和发展发起了挑战并提出了新的应对课题。

专业市场在注重市场定位细化和品牌经营管理的同时,更应该抓住机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整合物流配送发展,从而保证专业市场的持续繁荣与和谐发展。

服装网络销售市场正在逐步成为取代传统专业市场的新兴市场平台,服装网品市场也将改变未来服装市场的业态功能和商业模式。

商户观点

“在今天信息如此丰富的环境中,关键性的任务是对信息进行有效过滤,而信息处理也是一个能赢利的电子商务机会。”———大莹东方国际服装商贸城商户、易天时贸电子商务服装网站合伙人吴金素

面对市场的变化,作为专业市场里的商户应该作出改变和调整。我们的策略就是:加强网络营销渠道,利用互联网来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让新老顾客能及时地了解我们的产品。

我曾在《经济沉思录》一书中,看到某位经济学家如下的一段话:“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为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而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进程,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而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如果你想在现在的经济中成功,你必须善于获得注意力。”

比如我们公司每天每人都会往互联网上提供50条以上的信息。在如此庞大的信息面前,客户“迷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这一年最大的感悟是:以优秀的广告手段,获取注意力;取得注意力之后,以诚信、体贴的服务建立信任度,竖立企业品牌。

现在当地很多实体经销商看中我们的优势,纷纷上门谈合作。因为他们看到了电子商务可以降低拿货成本这一优势,尤其对北方客户来说,通过网络批发非常合算。像黄河服装城商户代理的“风格女人”品牌、富民服装城商户自主开发“V指头”品牌等,他们把服装的网络代理权给我们,由易天时贸的专业团队负责在网站进行批发。

其实,我今年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获得注意力。继续借用《经济沉思录》一书中的两个法则:关于注意力问题的第一法则是,为注意力付费;第二法则是,因为注意力是稀缺资源,所以将注意力投向付费的地方。”互联网上有很多免费发布信息的机会,但是作用越来越小,付费广告是必须的。所以要肯花钱,要会花钱。

在互联网上,我们不但是信息提供者,也是信息的采集者。在今天信息如此丰富的环境中,关键性的任务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处理成各个组成部分,稀有的资源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处理是一个能赢利的电子商务机会。


来源:中国服饰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