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行业需在三方面精准发力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2-07





  2018年,缝纫行业克服了一系列困难,紧抓下游行业需求升级和国内外市场结构变化机遇,加快结构调整,有效增产提质。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2.5%,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8.14%,利润增速15.7%,出口增长23.5%,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不但在轻工领域一枝独秀,更高于全国工业6.1个百分点;生产量、值同比均持续两位数的中高速增长,行业月产能近67万台,基本恢复到2011年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2019年,面对复杂的内外环境,行业必须有机融入时代的潮流中,在强基固本的不懈淬炼下行稳致远,在与时俱进的完善和提升中持续释放活力。


  但是,目前,缝纫行业还面临着软硬件基础比较薄弱、传统工业思维、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缝纫行业须加强三方面转变,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学习,围绕国家战略做好统筹部署。全行业需深入学习领悟新时代新精神、新政策、新战略,结合《轻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50条)》等制定文件,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在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各项预案、相应规划及步骤措施。


  二是以智慧缝制为发展主线,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强化创新驱动,围绕产业需求,着力加快短板装备、系统软件研发创新,推动智能制造集成发展;强化生态产业链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融合,加强缝制设备及纺织、服装企业间产学研用协同、共享机制构建;强化人才培养,培育一批既懂制造技术又懂信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面向智能制造的技能型人才。


  三是技术、品质与效率多头并举,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行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完善以行业骨干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机制,加快前沿、核心技术及相关重点产品的研究,掌握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重点产品,加快形成我国缝纫机产品技术核心体系。


  坚持产品质量提升,强化产品质量保障。重视并持续推进行业产品质量提升工程,通过与国外先进产品的质量检测对比,研究制定质量提升方案,构建产品质量提升标准体系,实现产品质量有效提升。加快引进和制定行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并完善行业智能化发展标准保障体系。


  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加强品牌驱动。通过持续的产品性能、功能提升、完善,以及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服务定制,丰富品牌内涵,实现品牌价值提升,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高附加值且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知名品牌,实现行业在全球产业链的整体提升。(何烨)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