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正当时——代表委员聚焦“上云用数赋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3-17





  公共文化“云平台”功能不断丰富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公共文化云平台释放出强大的潜力,“云观展”“云读书”“云游览”“云课堂”……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20210317201855315.jpg

  ▲中国美术馆在其官方网站推出展览视频资源


  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中国美术馆就推出了向医务工作者致敬的线上展览,之后又陆续举办了“大美劳动者”“美术中的儿童形象”“崇高的信仰”等展览。这些线上展览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观看量。“中国美术馆场地并不大,一个线下展览参观量最大也只有110万人次,而现在一个线上展览的观看量能有近400万人次;线下课堂最多容纳150人至200人,而现在推出的‘云课堂’点击量最少也有300万人次。可见,‘云端’是未来美术馆建设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吴为山说。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美术馆还召集馆内具有高级职称的青年专家学者作为志愿者,为馆藏经典作品撰写讲解词、录制导赏视频。从前期策划到后期配乐,举全馆之力打造了60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中国美术馆藏经典作品》,成为“云美育”“云志愿服务”的代表性项目。该项目得到观众热烈反响,经学习强国等平台发布,总点击量达817.4万人次,获得了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奖项。


  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青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王瑞霞看来,博物馆“云展览”等服务的热度是以博物馆数字化实践为基础的。在我国,一些博物馆很早就开始探索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服务活动。特别是大型博物馆,凭借较强的技术支撑、研究力量,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面,从方案制定到落地实施,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近年来,一些中小型博物馆也已起步尝试多种形式的“云”服务,积累了数字化建设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博物馆社会服务升级,加速数字化技术与博物馆文化资源深度融合。随着各个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步伐的提速,行业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链接会进一步强化。”王瑞霞介绍,2019年,青州博物馆上线了博物馆展厅的全景展示,同时更加注重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运营实效。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博物馆暂停开放,之前的运营经验对于做好线上服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青州博物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员上阵,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互联网平台规划上线了多个专题,把博物馆的展示、宣传、社会教育功能全部“搬”到线上。其中,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的“信美东方第一州——青州历史陈列”浏览量超64万人次。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青州博物馆线上展览、直播等总点击量超过3000万人次。


  “云演播”助力高雅艺术“出圈”


  2020年,“云演播”这项演艺行业的全新业态被唤醒。文艺院团、演艺机构纷纷调整创作生产与演出频率,通过互联网平台,以“云剧场”“在线艺术欣赏”“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换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演出停摆,我们确实有些迷茫,因为对线上演出形式比较陌生。为了转危为机,国家京剧院演职员发挥‘一棵菜’精神,加班加点克服各种困难,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终于在‘云演播’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袁慧琴介绍,2020 年8月8日至9月6日,由国家京剧院与湖北省京剧院主办、全国18家京剧院团参与的“京剧的夏天——全国京剧院团线上抗疫展演月”共开展直播30场,参演作品97个,累计观看量逾7997万人次,点赞量超3036万人次,平均每场观看量285.7万人次。“以梅兰芳大剧院为例,全场开放共可售票900张,只有线上的3174.6分之一。按此计算,线下需要一年365日天天演出、场场爆满,连续不断8年零8个月才能达到线上一场的观看量。这就是高科技、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巨大推动作用。”袁慧琴说。


微信图片_20210317201923.jpg

  ▲ 国家京剧院经典大戏《龙凤呈祥》5G“云演播”时观众热情互动


  之后,国家京剧院乘势而上,组织了“致祖国——名家经典剧目展演”等线上演出活动。今年春节期间,国家京剧院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以“云大戏,过大年”为主题,通过“5G+4K云演播”的全新模式,推出经典京剧《龙凤呈祥》。在技术层面,《龙凤呈祥》“云演播”让人耳目一新:利用5G网络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确保直播效果高清流畅,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观演体验;4K超高清画面将京剧舞台上细微、生动的表演清晰地展现给观众;多维互动地融入多种“云演播”实时交互形式,观众在“云包厢”边看边聊,还可以通过“云呐喊”“云打赏”等功能为艺术家喝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可以获得与以往不同的特殊体验,不仅有全景到特写的4K画面切换、有“C位”坐席的舞台全景视角体验,还可以通过大师“专宠”视角、琴师鼓师视角等五大视角,与于魁智、李胜素两位名家“亲密接触”。看完演出,还能跟着摄影师一起进后台,一览化装区、排练区的幕后花絮。为了让京剧吸引更多新生代观众,《龙凤呈祥》“云演播”还设计了不少周边产品,推出了专属表情包等。不少戏迷认为,创新京剧“云互动”模式,促进了老一辈与年轻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国家京剧院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的这次合作,唱响了不一样的“中国潮”大戏。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大量“云”文艺作品应运而生,“云演播”为艺术创作、演出赋能,给文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辛丽丽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芭蕾舞团积极探索“云上起舞”,从“云练功”“云创作”,到“云排练”“云演出”,再到“云考核”“云授课”,抗疫主题作品“云首演”,新创舞剧首次全球直播,12场线上演出轮番呈现,吸引网友数千万人次点击观看,“口罩芭蕾”“停工不停功”“艺起前行”等关键词频频登上各大媒体平台热搜。“华为公司还将上海芭蕾舞团3次线上公开课直播视频、照片编辑成《梅花香自苦寒来》短视频,发布在华为官方账号,并翻译成10种语言同步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全球观看量超过6600万人次,超过300家媒体报道了身处逆境不言弃的‘口罩芭蕾’精神。”她说。作为2020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庆中秋、迎国庆暨中心成立五周年庆典’线上专场演出,上海芭蕾舞团原创现代芭蕾《绽放》通过海内外10个平台全球直播,吸引近38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观看。同时,“云”传播还使舞蹈演员与观众“见屏如面”,增强了互动交流,拓展了受众范围,上海芭蕾舞团官方抖音号粉丝数已达25.2万个,点赞数超75.4万人次,荣获抖音2020年度十大艺术机构称号,上海芭蕾舞团品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歌剧院先发声、勇创新、系统性、精品化的做法,为“云演播”摸索出了新路径。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刘云志认为,面对疫情,文艺工作者需要发声,但发声一定要谨慎,作品必须有质量、有高度、有代表性。如果拿出的是粗制滥造的作品,不仅没有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反而贬低了文艺工作者的形象,这是得不偿失的。本着这样的原则,中央歌剧院推出了配乐诗朗诵《中国力量》、音乐电视《在一起(TOGETHER)》及《长江之歌》特别版、线上室内微歌剧《阳光灿烂》等“云演播”精品之作。其中,时长21分钟的线上室内微歌剧《阳光灿烂》采用弦乐五重奏小型室内乐伴奏形式,3位形象鲜明的主要独唱角色在一段相对凝练的故事情节中展开表演,一组合唱演员兼顾演唱与转场、叙事的群像功能,舞美设计和灯光布景走极简风。这部具有实验探索意味的作品不仅让中央歌剧院开拓出了全新的创作思路,也让不少网友感受到了歌剧的魅力。


20210317202023407.jpg

  ▲ 中央歌剧院《图兰朵》剧照


  《阳光灿烂》的成功让中央歌剧院艺术家对“云演播”的探索充满信心。2020年6月起,中央歌剧院用4个月完成了《命运·云端交响音乐会》《色彩斑斓的意大利歌剧云端音乐会》等4场线上音乐会及歌剧《图兰朵》的“云演播”录制,并与平台合作,大胆启用付费点播模式。刘云志表示,象征性地收费是对艺术工作者的尊重。高质量的“云演播”作品收费观看是一种趋势,不能单纯以浏览量来衡量文艺作品存在的意义,高端的,具有引领性、经典性的艺术作品要真正起到引领风尚的作用。


  “上云用数赋智”大有可为


  随着“云服务”尝试的深入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服务必将大有可为。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紫金文创研究院研究员刘忠斌认为,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战略的广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以“拓荒牛”精神不断挑战创新发展新高地。


  首先,科技打造“硬实力”。充分利用与公共文化服务有关联的互联网相关技术,不断开拓公共文化服务新机遇,不断优化公众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体验。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设立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区,体现设施的综合性和多功能性,与时俱进地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和体验。另一方面,借助科技的力量,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智慧化建设。加大文化制造领域新设备、新材料的投入应用,加强VR/AR、裸眼3D、全息投影、交互投影等技术的运用,升级文化体验装备,打造定制化、沉浸式体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其次,数字赋能“软实力”。一方面,加强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建立基础文化资源长效保存机制。对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和梳理,优化妥善保管和存储技术,保障文化资源的管理、研究和利用,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主动对接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提高数字服务的能力。例如,国家图书馆通过建设国家数字图书馆等,在资源数量、硬件基础设施、新媒体服务等方面走在了文化资源数字化、应用与服务的前列。另一方面,文化领域里的文创、影视、传媒、动漫等需要先进技术支撑,而后疫情时代,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也需要数字技术来焕发新活力。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和“云平台”建设,通过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搭建“云平台”,利用“云端”发布、介绍和展示活动,加强互动,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优质的文化服务。例如,故宫博物院推出“云游故宫”,观众打开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便能随时随地来一场“深度游”。


  最后,创意驱动“生产力”。人们对文化服务的需求是不断提升的,而创意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不竭动力。一方面,依托文化的地域特点,以创意为抓手,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按照“数字+应用+服务”和“创意+应用+服务”的理念,升级传统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推动公共服务产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公共服务设施由全覆盖向高效能转变,作出真正能符合群众文化需求和体验的服务创新。另一方面,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创意开发。例如,后工业时代,博物馆被纳入文化创意产业,博物馆藏品和博物馆公共服务活动被视为促进公众艺术想象和创作的丰富资源,古与今的碰撞激发了人们无尽的创意和想象,为公共文化服务中开展文化创意活动和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提供了新视角。


  吴为山认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美术馆的线下展览和“云展览”“云会议”等线上活动并存将会常态化,这可能会激发或启发更多的艺术创作者、研究者不断创新艺术传播、艺术展览的形式,加强对新媒体时代艺术生产机制的研究等。“对中国美术馆而言,仅靠展厅空间是远远不够的。不管线下展览还是‘云’上传播,我们都希望通过美术馆的平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很好的传播,让‘一张报纸就是一个美术馆’‘一块屏幕就是一个美术馆’的理念得到不断加强。”


  “新媒体、网络平台为博物馆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必将与线下服务一起,更好、更快地提升博物馆文化服务水平。但是,对一些中小型博物馆来说,要认真研究自己的特色,切忌跟风、迎合、盲从。”除服务本身,王瑞霞关注到文物资源数字化的产权保护问题,建议在国家层面组成专家组对文物资源的产权保护进行研究,出台文物资源产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让文物资源的利用做到规范有序。将文物数字化纳入新基建体系,让文物资源融入经济体系建设,发挥其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下,文艺生活更密切地与‘云端’联系起来,线上文艺与线下文艺协同创新发展空间广阔。一方面要鼓励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开展网络展演,让观众借助新技术多角度感受艺术的意蕴。另一方面要提高线上创作生产能力,运用数字化的创作演出理念,培育符合互联网特点和规律,适合线上观赏、传播的‘云’演艺产品,助推文艺院团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辛丽丽说。


  袁慧琴则提出,“云演播”不是把创作出来的剧目视频化,而是在创作初期就要考虑到“云演播”的特点。“国家京剧院正在创作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剧目,我们就做了这样的尝试。‘云演播’是全新的领域,逼着我们开动脑筋想办法。希望文艺工作者都能抓住这个契机,让传统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她说。(刘淼 杜洁芳 王彬 )


  2021年3月8日《中国文化报》第3-5版推出《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其中第4版刊发《上新正当时——代表委员聚焦“上云用数赋智”》

20210317202101407.jpg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