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培育乡村文化产业人才要对路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3-18





20210318221402446.png

  ▲ 潘鲁生


  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带来了两份提案,一份关注乡村文化,建议因地制宜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培育建设乡村文化“自我供给”系统;另一份则聚焦后疫情时代,建议启动“后疫情”产品设计升级计划,加强防疫智能“无人系统”设计、发展防疫产品“常态设计”及健康生活方式相关产品设计。今年,潘鲁生的提案仍然紧扣乡村振兴的议题。


  潘鲁生说,“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母体和富集地,发挥好乡村文化的资源优势和创造性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有助于将乡村手工艺等具有生产性质和市场潜质的文化内容作为生态的、和谐的、幸福的发展范式,实现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文化富民的多元作用,从而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并切实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何将经济附加价值高、产业关联度广、返乡就业空间大、生态环境友好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好?在潘鲁生看来,加强人才培养是关键。


  潘鲁生说,中央高度重视乡村人才振兴。今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手工艺人才培养亟待加强。由于生产生活变迁,部分乡村手工艺“因人而存”,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较少,具有独特技艺的骨干艺人年事已高,后继无人的现象严重。此外,乡村手工艺人没有经过长期专业技艺培训,专业及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虽然能制作传统工艺品,但高手较少。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角度看,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养不高、高层次人才缺乏等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虽然现在许多高校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有系统化的知识储备,但与乡村文化产业实践还存在距离。因此,贯彻中央部署,加强乡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要解决好存在的具体问题。


  潘鲁生建议,多措并举加强人才培养,具体到乡村手工艺产业方面,可在有条件地区建立“农村手工艺研发培训基地”,搭建“产学研”协作平台,同时,加强对手艺人的培训,全面动员吸收社会力量来发展乡村特色手工艺。(宋佳烜)


  2021年3月10日《中国文化报》第3、4、5、8版推出《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其中第3版刊发《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培育乡村文化产业人才要对路子》

20210318221334356.jpg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