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智能航运更精彩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1-04





  2017年初,交通运输部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相继印发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一年过去了,智慧交通建设在水运领域有哪些进展呢?
zhinenghangyun
(图片来源:互联网)
  A、中国全自动化码头相继投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洋山港区四期码头的成功投运,是我国港口技术应用上的重大变革,为我国码头智能化运营作出先行表率。
 
  12月10日,历时近三年时间的艰苦建设,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运营,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根据规划,洋山四期码头最终将配置130台自动导引车、26台桥吊和120台轨道吊。以往需要人工操作的设备,如今都被智能设备代替,按照系统指令,自动执行生产任务。
 
  与传统集装箱码头相比,洋山四期码头是一座高科技新型码头,集装箱的装卸转运将全部由智能设备完成。码头装卸作业采用“远程操控双小车集装箱桥吊+轨道吊+AGV”的生产方案,先进的AGV让码头前沿的水平运输实现了无人化。自动化码头生产管控系统让船舶和堆场计划、配载计划、生产作业路计划等原本必须由专业人员手工完成的任务,全部交由系统自动生成。
 
  该码头自动化程度之高让人印象深刻,甚至连AGV车更换电池都是全自动完成的。码头的换电站是AGV车的‘食堂’,如果AGV‘饿了’就会自己主动去‘吃饭’,换一块电池只需6分钟,如此,实现24小时无间断工作。
 
  12月3日,在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作业现场,“以星芝加哥”轮船长格罗索莱维奇激动的将写有“青岛港单机平均效率39.6自然箱/小时”的确认书郑重交给该码头总经理张连钢手中。
 
  2017年5月11日,全球领先、亚洲首个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投入商业运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以青岛港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全智能决策、全系统管理,开创了全自动化集装箱作业的新纪元。
 
  经过近7个月的商业运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平均效率从运营时每小时26自然箱提升到11月份的每小时35自然箱,船舶准班率保持100%。截至目前,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共运营14条航线,实现周班运转。作业船舶270多艘次,吞吐量突破35万TEU。
 
  据介绍,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是青岛港完全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其中许多技术为世界首创,如:桥吊一键锚定技术、机器人自动拆装扭锁系统、循环充电自动导引车等。
 
  “整个码头目前共有38辆无人驾驶的码头导引车(AGV),这种车辆不断来回穿梭,却不会发生碰擦或堵塞。其停启位置十分精确,停车误差不超过2厘米。”张连钢告诉记者,精确的秘诀在于码头地面埋设的几万个磁钉,AGV车辆的位置由它们记录下来,传给后台,再由软件精确计算行驶路径,导引车的行进轨迹与磁铁精准对接,行进路线十分精准。
 
  B、长江上的“数字化革命”
 
  近日,重庆市泽胜船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将两面印有“电子航道引航千里川江,航运发展惠及万家埠商”、“航道精心聚焦公益,电子提升航道安全”的锦旗送到长江涪陵航道处,感谢该处对为其公司55条危化品船舶免费安装了长江电子航道图(3.0版)。
 
  长江电子航道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长江全线航标、水深、碍航物等航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制作而成的标准化、数字化并且实时更新的航道电子地图。打开电子航道图,船员对航道水深、浅滩、障碍物、锚泊区等一目了然,鼠标轻轻一点,便能快速掌握信息,优化航路设计,避免船舶误入航道浅区,安全风险大大降低。此外,年轻船员通过电子航道图,可以快速熟悉航道情况。
 
  长江电子航道图历时5年研发,于2015年初问世,这款专为水运行业打造的数字化地图产品是对长江航道传统维护、管理、服务方式的重大革新。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船载显示终端,可以实现类似于车载GPS的船用导航服务。船舶航行时,位于驾驶室中的显示屏会为船舶提供助航标志、水深数据、地物地貌等航道要素;点击屏幕,船舶的位置、航线、航向、航速一一显示;当船舶偏离航道或者遇到障碍物时,系统会提前预警。
 
  目前,长江电子航道图已在具备条件的省际客船、过闸危化品船和载货汽车滚装船中广泛覆盖,截至2017年10月10日,已安装三类重点船舶465艘,安装率85%,提前完成了交通运输部下达的2017年“免费推广应用覆盖率达到80%”的工作目标。
 
  另外,让船舶驾驶像陆地使用车载导航般轻松便捷,这个梦想也即将成为现实。11月25日,长江航道测量中心的工作人员完成了长江全线适船APP检测应用,通过该APP,船舶管理人员坐在室内轻点鼠标或者拿起手机、IPAD,航标、水位、以及现场作业的实时情况就能通过数字航道传输到室内,所有现场作业信息可通过各类电子端终发给一线船员,该APP于12月正式上线试运行,这也是长江数字航道建设中一项惠及船方的重大利好消息。
 
  C、当船闸遇上“互联网+”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持续推动,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内河船舶安全高效过闸的技术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水上ETC技术发展很快,其中以江苏、安徽、浙江杭州尤其迅速。2013年,“水上ETC”被列为江苏省交通“十大便民措施”之一,目前江苏省水上ETC已覆盖33道交通船闸。
 
  2017年7月,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新推出的“一站式过闸”系统,近期在高港船闸全面开通,标志着泰州引江河航道在该省率先开启过闸手续全程“网上跑”的“不见面”时代。据悉,“一站式过闸系统”全称为船舶电子收费过闸系统,类似于高速公路ETC系统,是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提供船民自动报到功能,运用了AIS、手机网银、微信支付、电子发票等数字化信息技术,真正实现了船民不上岸即可办理过闸申报、缴费手续。
 
  江苏省内河船舶便捷过闸(水上ETC)自2012年12月份在泰州口岸船闸开通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航道局从方便船员使用角度出发,对省内现有的多款船舶过闸APP系统进行整合,成功开发了全新便捷的过闸APP系统,实现船舶在江苏省内过闸申报、电子支付的统一化。
 
  日前,该新版便捷过闸APP系统开通试运行。船员经身份核定通过,即可进行过闸申报,并在APP中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过闸费支付,真正做到了方便、快捷、安全、节省。新系统与原水上ETC系统进行了技术融合,原系统用户在使用新系统时也可选择继续通过原过闸费预充值账户进行支付。
 
  2016年9月,浙江省首套水上智能过闸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了船舶不停船、船户不上岸即可办理过闸登记、缴费的功能,船员可直接通过装在手机上的过闸APP软件,进行远程报港等级和接受调度指令,架设在岸上的RFID阅读设备会自动识别船舶身份信息并监控整个过闸过程。
 
  浙江省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水上ETC,船户办理过闸时间至少可以缩短20分钟。
 
  2015年,安徽省首个水上ETC项目合裕线航道改造工程ETC过闸系统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该系统功能上整体实现“一次登记、全程服务、自动缴费、智能调度”,将运营管理与服务结合一体;以北斗导航为主要手段,同时兼容AIS、RFID等多技术手段进行船舶身份识别;国内首用以激光扫描技术进行船舶动态参数识别,计算船舶实际载重吨,解决过闸计重收费;银企紧密合作,首次实现银联卡非接触式自动扣除过闸费在省内航道上的运用,实现“不停船”、不上岸便民服务。(记者 杨瑾)
 
  转自:中国水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航运企业开通西北欧新航线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运)9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西北欧-地中海区域航线首航仪式,这标志着中国航运公司首次在该区域提供直达服务。
    2017-04-14
  • 中国航运企业开通西北欧新航线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运)9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西北欧-地中海区域航线首航仪式,这标志着中国航运公司首次在该区域提供直达服务。
    2017-04-18
  • 国内首个航运互联网产业基地落户陆家嘴

    从中国(上海)自贸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获悉,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联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倾力打造的陆家嘴航运互联网产业基地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
    2017-06-22
  • 航运互联网平台超200家 产业互联网拼图渐完整

    继钢铁、有色、化工和煤炭等大宗商品之后,传统的航运业成为“互联网+”的新战场。近日,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在沪发布的报告显示,包括航运电商在内,目前国内各类型的航运互联网平台超过200家,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2017-06-2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