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推进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0-24





  近五年来,面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行业深层次矛盾凸显的严峻挑战,全行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新材料等新动能培育不断加快,全行业呈现出结构优化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局面。
 
  化解过剩产能成效显著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分行业建立多部门组成的部际工作机制,严控增量,优化存量,产能盲目扩张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全行业效益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粗钢产能9000万吨,电解铝产能205万吨,水泥6.57亿吨,平板玻璃1.69亿重量箱。2016年再化解粗钢产能6500万吨以上,2017年压减5000万吨粗钢产能的任务也有望顺利实现,“地条钢”退出历史舞台。

  大型企业集团继续发展壮大,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金隅、冀东实现联合重组,拉法基中国、华新水泥完成整合,华润、昆钢嘉华实施战略重组,中建材、中材两家建材央企合并,使水泥行业产业集中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

  在“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下,钢铁工业布局日趋完善,宝武钢铁集团重组完成,宝钢湛江一期重大沿海基地项目建成投产,逐步调整我国钢铁行业“北重南轻”的总体布局。青钢、芜湖新兴铸管、广钢已完成搬迁和转产,石钢、贵钢、杭钢、济钢等城市钢厂搬迁改造或转型发展正在实施。6家稀土集团组建完成,建成包头、赣州、凉山、龙岩等稀土资源开采和冶炼分离基地,产能分别占全国90%和60%以上。
 
  新材料产业发展加速推进
 
  新材料产业是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大局,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去年12月,国务院成立了由马凯副总理亲自担任组长,23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今年年初,组建了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0.65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近2万亿元,年均增速24%。空间布局日趋合理,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新材料综合性产业集群优势突出,中西部地区一批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已累计设立了北京石化新材料、包头稀土新材料、陕西有色金属新材料等48个新材料重点领域的产业基地。

  实施高端材料和新材料保障工程,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建设了一批技术水平先进的产业化项目,大力推进重点新材料规模化发展。先进半导体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领域加速发展,高性能钢铁材料、轻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有效支撑了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海洋工程、能源装备等等国家重大工程顺利实施。飞机专用第三代铝锂合金、百万千瓦级核电用 U 型管、硅衬底 LED 材料、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等一批先进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引导支持企业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石化化工行业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对二甲苯和煤制烯烃等一批大型石化、煤化工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行业已拥有5000立方米以上高炉、5米级宽厚板轧机、2米级热连轧机和冷连轧机等世界最先进的现代化冶金装备。有色金属行业自主开发的氧气底吹连续炼铜技术、600千伏安电解铝超大型预焙槽及异型阴极槽技术世界领先。建材行业日产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平稳运行,新型干法水泥工程总包已占海外市场40%以上的份额。建成7家稀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3家国家级稀土材料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组建先进稀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企业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遴选九江石化智能工厂、宝钢热轧智能车间、中联水泥智能工厂等三批共4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0%和60%。
 
  绿色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支持企业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组织开展共性技术应用示范,行业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十二五”期间,钢铁能源消耗总量呈下降趋势,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和耗新水量明显降低。有色金属行业吨铜和电解锌冶炼综合能耗,以及原铝综合交流电耗显著下降,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材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继续增长,年资源综合利用量超过10亿吨。制修订产品标准,引导和约束大宗建材向新型、绿色建材升级换代,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生活垃圾及产业废弃物等示范效果明显,建成或在建的生产线达100多条。石化化工行业在全国率先建立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涌现出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化工园区和生产企业,2016年行业总能耗仅增长1.3%,增速创历史新低,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顺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立足国际视野,统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企业“走出去”迈出可喜步伐。

  轮胎行业在天然橡胶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重点布局,投资建设多家工厂。氮肥行业已向孟加拉、巴西、越南、新西兰等国输出合成氨、尿素生产技术。中国化工收购马克西姆-阿甘公司、倍耐力公司等取得较好成效,提高了国内行业全产业链竞争优势。马钢成功收购世界高铁轮轴名企法国瓦顿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到2016年年底,中国企业在海外形成有色金属矿山年采选矿石能力超过5200万吨,基本建成了具有世界级精矿供应能力的铜矿山。

  高度重视境外企业对促进我国原材料工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鼓励境外先进企业参与投资建设高端材料生产线,设立研发中心,带动国内企业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巴斯夫、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杜邦等国际化工跨国公司积极拓展在华业务,建设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钢铁企业加强了与韩国浦项、日本JFE、德国蒂森克虏伯等国际化大企业集团的合资合作。
 
  五年来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实现建设原材料强国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全行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继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不断开创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的新局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 李巍)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