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路线 多地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2-23





  地方“两会”召开,政府工作报告纷纷出炉。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成为各地2018年及未来几年内的工作重点。此外,地方政府还陆续公布了未来几年内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具体措施和目标任务。
 
  重点打赢蓝天保卫战
 
  在北京、天津等十几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对未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详细工作计划。
 
  北京市表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随着第一阶段治理任务完成,污染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任务异常繁重,要充分估计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打好攻坚战,又打好持久战。
 
  为此,北京将实施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提出9项措施,包括:加强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法制化管理目标,以细颗粒物来源解析为基础;完成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加强基层执法力量,深入开展环保督察,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对重点企业严格排污许可证管理,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等。
 
  天津市提出,2018年全市要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其中包括: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成果,持续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完成控煤、控车、控尘、控工业污染等目标任务;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稳步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淘汰老旧车3万辆,严格船舶排放控制区管理,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
 
  综合推进污染防治工作
 
  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外,2018年,河北省在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工作方面进一步加码。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18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其中涉及的生态环保指标为:PM2.5平均浓度下降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山西省也提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3.9%。完成国家下达的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年度目标任务。
 
  吉林省也提出,2018年,吉林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下大气力治理雾霾,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国家要求的77%的目标。推进松花江、东辽河、伊通河、浑江等重点流域治理,确保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新增电能清洁供暖面积800万平方米。完成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启动省级环保督察工作。
 
  湖南省要求,2018年必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打赢长株潭地区蓝天保卫战。要加强水污染防治,强化河湖管理和保护,推动全省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要积极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开展长株潭耕地修复治理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同时,推广运用绿色GDP评价,加大节能减排督察考核力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省以下环保监测监察垂直管理改革,推动湖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路线
 
  在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普遍成为各地未来几年的主要方向。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
 
  海南省提出,必须以最严谨的规划、最严格的措施、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海南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要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严守生态底线,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建设绿色能源岛。
 
  作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明确,将进一步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此外,还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云南省也提出,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落地试点,加强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和生态脆弱区域生态保护,全面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制定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推进大气、水、土壤综合治理。开启新一轮大气污染治理行动;深入实施“水十条”;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实施“土十条”,确保重金属、固体废弃物、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得到明显好转。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创新与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金希表示,受低碳转型趋势影响,国内一些区域由于经济结构单一、高碳依赖,经济出现停滞、甚至倒退。未来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伟)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