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门”背后的同仁堂:新产品超7成为化妆品食品等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18





  “蜂蜜门”背后的同仁堂:新产品超7成为化妆品食品等
 
  受托加工生产厂家被曝将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回收倒入“原料库”迅速引发同仁堂品牌危机。12月17日早间,同仁堂开盘后股价大跌4.3%,随后一度跌逾5%。截至收盘,同仁堂股价跌2.33%,报29.31元。
 
  近日,江苏电视台的一则报道将同仁堂引入舆论漩涡。本次惹出风波的是同仁堂的子公司之一,同仁堂蜂业。主要业务为加工蜂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产品制品、蜂花粉(分装)等。
 
  记者查阅同仁堂2017年报发现,蜂蜜是同仁堂多元化产品的其中一例,除了卖药之外,同仁堂还在通过下属公司制作或销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养殖梅花鹿和乌骨鸡等。
 
  12月17日,新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北京同仁堂两家门店。两家门店除了出售药品和蜂蜜之外,还陈列了不少化妆品、保健酒类、凉茶等,有的产品还是委托别的厂家生产的。
 
  据同仁堂官网介绍,近20年,同仁堂开发新产品679个,其中药品176个,保健食品92个,食品288个,化妆品123个。其中后三项合计占新开发产品的74.07%,这或意味着,同仁堂多元化扩张迅猛。
 
  下属企业养鸡养鹿还做化妆品、食品等
 
  目前,同仁堂正在借助子公司尝试多元化发展。目前,同仁堂拥有的子公司包括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商业、同仁堂天然药物、同仁堂吉林人参、同仁堂陵川党参、同仁堂内蒙古中药材、同仁堂蜂业、同仁堂安国加工、同仁堂安国物流、同仁堂陕西麝业、同仁堂山西醋业等子公司。
 
  同仁堂子公司之一是同仁堂科技,同仁堂持股46.85%。这家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中药产品业务,产品涵盖中成药、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去年,这家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5亿元,同比增长7.71%,净利润9.69亿元,同比增长13.97%。
 
  此外,同仁堂还持有北京同仁堂化妆品有限公司的股份。
 
  除了做食品和化妆品,同仁堂还做投资管理。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8亿元,其中同仁堂占51.98%,这家公司主营包含投资管理等。去年,该公司实现营收69.22亿元,同比增长16.67%,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11.28%。
 
  如果单单看同仁堂(上市公司)的经营范围,公司不仅经营各类药品,还可以经营化妆品、出租办公用房、出租商业用房。
 
  而分公司经营范围则包括销售定型包装食品(含乳冷食品)、保健食品、零售中药饮片、图书、制造酒剂、保健酒、营养液(不含医药作用的营养液)、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培训;药用动植物的饲养、种植、中西药广告设计、养殖梅花鹿和乌骨鸡等。
 
  同仁堂蜂业委托生产,监管不力
 
  本次惹出风波的正是同仁堂的子公司之一,同仁堂蜂业。主要业务为加工蜂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产品制品、蜂花粉(分装)等。12月16日早间,同仁堂发布声明称相关产品已经全部封存,而同仁堂蜂业在北京市大兴区注册,大兴区食药监管局已经就此展开调查。
 
  16日,同仁堂公告称,关于报道中提及的违规处理退货蜂蜜问题,同仁堂蜂业于今年8月与盐城金蜂签订了退货处理的相关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从退货中“清理的蜂蜜只可用于养蜂基地进行喂养蜜蜂,不得做除此以外的任何用途”。经初步调查,由于同仁堂蜂业现场监管不到位,存在对清理出的蜂蜜未明确标示的问题,目前未发现这些蜂蜜进入生产用原料库的情形,对此本公司及同仁堂蜂业将进一步深入调查核实。
 
  关于报道中提及的更改标签日期的行为,同仁堂蜂业称,由于2018年年初工厂搬迁,在不同生产地址的标签转换时,对标签的管理和使用出现差错。所涉产品于2018年11月份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场。
 
  同仁堂称,鉴于上述情况,同仁堂蜂业在委托生产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和失察的责任。同仁堂蜂业已通知盐城金蜂在调查期间暂停其受托加工生产活动,对所涉物料全部进行封存。
 
  同仁堂12月16日公告显示,同仁堂蜂业2016年8月与盐城金蜂签订委托加工合同,当年未实现生产。2017年委托加工产量220吨,2018年截至10月底委托加工产量1815吨。
 
  同仁堂称,子公司同仁堂蜂业具备气质、液质、液相等设备27台套,实验室面积近2000平方米,检验人员近20名。在盐城金蜂委托加工食品蜜所需原料购进及委托加工产品出厂,均由同仁堂蜂业质检人员检验合格。
 
  记者查阅天眼查发现,去年7月,同仁堂蜂业曾因未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信息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那么,同仁堂蜂业的业绩究竟如何?据了解,去年,同仁堂蜂业营业收入为2.8亿元,净利润为268万元,其营业收入占同仁堂2017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133.76亿元的2.09%,净利润占同仁堂2017年度经审计净利润17.42亿元的0.15%。
 
  今年前9个月,同仁堂蜂业营业收入为1.97亿元,净利润为-87.3万元,其营业收入占同仁堂同期营业收入(未经审计)104.77亿元的1.88%,同仁堂今年前9月净利润(未经审计)为14.49亿元。本次事件对公司收入利润等财务方面影响甚微。
 
  年报中曾强调“做好商标及字号授权工作”
 
  同仁堂2017年报中并没有直接提及蜂蜜相关业务。
 
  不过在风险提示中,同仁堂也曾提及,公司将以专业采购队伍不定期赴主要原材料产地和药材市场调研、考察,掌握原材料产出情况与市场行情,及早部署采购计划,选择恰当时机以合理价位购入生产所需多种中药原材料,并以备案管理和审计方式并行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
 
  另一方面按照同仁堂集团对全系统商标使用管理的要求,做好商标及字号授权工作,规范无形资产的使用,有力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公司投资管理部长期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规范管理,确保子公司法人治理及内控建设与公司同步,督促其做实主业、实现长效增长。
 
  ■ 多元化背后
 
  凉茶等产品为委托生产
 
  12月17日,新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北京同仁堂(和平里店)、北京同仁堂(东直门店)。两家门店除了出售药品和蜂蜜之外,还陈列了不少化妆品、保健酒类、饮料等。
 
  走进北京同仁堂(和平里店),同仁堂生产的面膜、面霜、保湿液、洗发露等产品最先映入眼帘。这些产品包装的背面都同时写着一家生产商——北京同仁堂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麦尔海成立于2001年,是同仁堂科技与香港华美集团合资设立。公司自致力于“脂质体”与中药现代化的结合及其在药品、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不过,和平里店并不卖食品类产品。在淘宝上拥有23.7万粉丝的同仁堂官方旗舰店上架了不少食品类产品,如百合莲子汤料、罗汉果煲猪肺汤、茯苓山药煲肉汤料等,这些产品都由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此外,同仁堂旗舰店还有茉莉花茶、大麦茶等茶叶类产品售卖。记者询问北京同仁堂(和平里店)店员获悉,店内并没有上述产品,店员提醒称,同仁堂的淘宝店没有处方权,“不要随便买东西”。
 
  据报道,2015年7月,同仁堂旗下公司推出了同仁堂牌的凉茶和玛咖乌龙茶。记者看到,同仁堂牌的凉茶为黄色瓶罐,上书“同仁堂”三个红色大字,这款凉茶为310ml,售价5.5元。价格方面,王老吉也同样是310ml一罐,但淘宝售价基本在3.5元/罐。包装上,虽然瓶罐上也写有“1669始创”等字样和标示,但是仔细看罐身背后就能发现,这款凉茶是由广东蓝带集团北京蓝宝酒业有限公司受托生产的。
 
  天眼查信息显示,广东蓝带集团北京蓝宝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19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制造啤酒、饮料、塑料包装制品等。这家公司曾多次因买卖合同纠纷、劳动争议、不正当竞争纠纷、侵害商标权纠纷等被他人或公司起诉。
 
  另一片展区内,一瓶产品标准代号为“GB/T 27588”的玻璃瓶装鹿鞭酒,被同仁堂药酒厂委托给北京皇家京都酒业有限公司生产。天眼查显示,北京皇家京都酒业有限公司曾因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而被其他企业起诉。
 
  同仁堂商业版图
 
  零售网络
 
  截至报告期末,同仁堂商业公司实现收入增长16.67%,净利润增长11.28%,自有零售药店达到700家。
 
  主要产品
 
  公司营业收入和销售利润前五名的主要品种为安宫牛黄系列、六味地黄系列、阿胶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
 
  新品开发及多元化
 
  近20年,同仁堂开发新产品679个,其中药品176个,保健食品92个,食品288个,化妆品123个。其中后三项合计占新开发产品的74.07%。
 
  部分子公司
 
  ●同仁堂科技
 
  同仁堂持股46.85%。这家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中药产品业务,产品涵盖中成药、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去年,其实现营业收入50.25亿元,同比增长7.71%,净利润9.69亿元,同比增长13.97%。
 
  ●同仁堂蜂业
 
  主要业务为加工蜂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产品制品、蜂花粉(分装)等。去年,同仁堂蜂业营业收入为2.8亿元,净利润为268万元,其营业收入占同仁堂2017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133.76亿元的2.09%,净利润占同仁堂2017年度经审计净利润17.42亿元的0.15%。
 
  ●同仁堂国药
 
  主要在海外发展分销网络以及制造销售中药产品。同仁堂对同仁堂国药的持股比例为33.62%,同仁堂科技对同仁堂国药的持股比例为38.05%。去年,同仁堂国药实现营业收入10.97亿元,同比增长17.94%,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15.94%。同仁堂国药于2013年5月7日在港交所创业板发行上市。
 
  ●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
 
  同仁堂持股51.98%,主要经营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生化药品,投资管理等。2017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22亿元,同比增长16.67%;营业利润4.07亿元,同比增长13.07%;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11.28%。(记者 林子)
 
  转自:新京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