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政策趋松须避免重蹈覆辙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4-03





  已有诸多迹象表明,美联储加息周期即将告一段落,欧央行的加息计划则可能还没开始就结束,我国货币政策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有所松动,且不排除今年再降准甚至“降息”的可能。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2015年以来的这轮全球流动性紧缩周期有望退潮。


  美国方面,根据美联储3月货币政策会议声明,美联储今年大概率暂停加息,并将于9月提前结束收缩资产负债表。以往规律表明,美联储一旦暂停加息超过一年,短期内基本不会重新启动。至于何时降息,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实际表现,如果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大幅下行,美联储有可能会在年内开启降息。根据一项预测美联储决策较为精准的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数据显示,目前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降息的概率均已超过60%。不过,由于美联储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计划一向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历史上往往是在基准利率降至极低水平之后才会启动量化宽松(QE),因此美联储短期内重启QE的可能性并不太高。


  欧元区方面,欧央行3月的利率前瞻指引将前次会议的“预计至少在2019年夏天前将保持利率不变”修改为“预计至少在2019年底前将保持利率不变”,并且决定推出新一轮的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III),表明欧央行年内加息几无可能。考虑到欧元区银行放贷意愿较为低迷,预计TLTRO-III难以带来欧元区流动性的明显改善。如果欧元区经济未来进一步下滑,鉴于基准利率已降至0%,不排除欧央行会重启QE。


  对比来看,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优化则凸显了相机抉择和未雨绸缪。从时点来看,去年6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发生了预调微调;从节奏上看,去年以来央行已经五次降准并创设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进行“定向降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不能让资金空转或脱实向虚。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不难判断,降准仍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选项。


  货币政策要根据形势变化调整优化。本轮全球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是因为全球经济趋于走软。最新数据显示,一些经济体制造业PMI处于下行通道,3月欧元区PMI指数仅有47.6%,创下近85个月新低,日本3月PMI为48.9%,连续四个月下滑。与此同时,美联储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调未来经济增长预期,3月欧央行则将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由2018年12月预测的1.7%大幅下调至1.1%。


  每当经济走软,放松货币就成为各经济体的选择。然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实践表明,“直升机撒钱”的量化宽松政策乃至负利率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果并不显著,甚至延缓了各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与此同时,资产价格非理性膨胀、债务率攀升、汇率竞争性贬值等问题相伴相生。还有研究发现,货币宽松会使得贫富差距更趋恶化,进而助长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现象兴起。


  货币宽松并不是万能的,当前我国一直强调通过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坚决不能搞“大水漫灌”。搞量化宽松、超发货币,可能一时有效,但不可持续。(熊园)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诸建芳:货币政策将增强灵活性 今年M2增速将8.5%-9%

    诸建芳:货币政策将增强灵活性 今年M2增速将8.5%-9%

      相比美国等国家以通货膨胀率等相对单一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以多目标为基准,即就业、物价、经济增长、国际收支以及金融稳定。在当前物价和经济增速保持大体稳定、就业波动显著降低、国际收支大体...
    2018-06-06
  • 今年我国货币政策自主调控空间正在加大

    今年我国货币政策自主调控空间正在加大

    伴随着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以及国内通胀压力下降,我国央行是否会降息的讨论逐渐升温。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最近表示,要更加关注实际的贷款利率的变化以及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要更多发挥央行的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和...
    2019-02-25

热点视频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人民银行: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人民银行: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