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带你认识“新癌王”防治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1-20





  在2020年新发表在权威的癌症统计学杂志中,统计了1975年到2016年癌症的发病率。在女性中,乳腺癌是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据数据统计50岁以上的女性患有乳腺癌的几率更高。


MAIN202101120948000232474959920.png


图1.据统计美国1975年至2016年,所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MAIN202101120948000416841332130.png


  图2.美国按年龄划分的导管原位癌(DCIS)和浸润性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的长期趋势,1975年至2016年。


  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筛查


  在20世纪的时候研究者发现两个与乳腺癌直接相关的基因,被命名为BRCA1/BRCA2。在机体正常情况下BRCA1/BRCA2基因能抑制癌症的发生,一旦基因发生突变使抑癌基因转变成致癌基因。携带BRCA1/BRCA2突变基因患乳腺癌的几率为87%。


  常见的八个基因指标检查,从而判断应用药物种类以及是否需要化疗放疗。E-Cadherin(-/+):-,导管癌,+小叶癌


  Her2(-/+):阴性比阳性的预后好,作为重要的预后指标


  ER(-/+):雌激素受体水平


  PR(-/+):孕激素受体水平,ER和PR加号越多越好,对内分泌治疗敏感,预后好


  Ki67(-/+):肿瘤细胞增生指标,低表达(小于14%)预后好


  P53(-/+):抑癌基因,-证明基因正常,能发挥抗肿瘤作用


  AR(-/+):雄激素受体水平,阳性预后较好,内分泌治疗效果好


  CK5/6(-/+):细胞角蛋白,用于恶性增生鉴别的依据,阴性预后好


  诊断时分阶段的乳腺癌治疗模式


  总的来说,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会选择切除乳腺,但切除乳腺并不代表乳腺癌不会复发。2016年,将近一半的早期(I或II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了辅助放射治疗的保乳手术,三分之一的患者接受了乳房切除术。尽管与放射线结合生存率相当,但符合保乳手术条件的患者越来越多地出于各种原因选择进行乳房切除术,包括不愿接受放射治疗,担心复发和对称性。对于年龄小于40岁的年轻患者以及肿瘤具有较大和/或更具侵袭性特征的患者更可能接受乳房切除术和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术。患有乳腺非转移性疾病的女性接受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术的比例迅速增加,20~44岁之间的比例从2004年的10%迅速上升到2012年的33%,以及45岁以上的女性从4%增长至10%。


20210120095711929.png


图3.2016年按诊断阶段分期的女性乳腺癌治疗模式(%)。


  BCS表示保乳手术; 化学疗法,化学疗法(包括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


  a这些患者中有少数接受了化疗; b这些患者中有少数接受了放疗


  乳腺癌的分型及治疗


20210120095736674.png


  首先,我们先将乳腺癌根据各种激素水平分为:


  三阴性乳腺癌:ER-PgR-,HER2-,预后较差。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般需要通过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进行治疗。


  雌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ER/PgR-,HER2+;雌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ER/PgR+,HER2+;雌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ER/PgR+,HER2-。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ER/PgR+),在临床上的预后要好于雌激素受体阴性(ER/PgR-)的乳腺癌,ER/PgR+乳腺癌的进展比较慢,还可以在临床上接受他莫昔芬或依西美坦等内分泌治疗药物,常采用化疗+靶向治疗。其中赫赛汀对于强HER2+的患者,能明显延长生存期。


  腔型A-Luminal A:ER/PgR+,HER2-/Ki67低表达;是乳腺癌最常见的分子亚型,预后最好。内分泌治疗效果最佳。常采用内分泌治疗(±化疗)。


  腔型B-Luminal B:ER/PgR+,HER2+/Ki67高表达。内分泌治疗仍有效,预后较好。Luminal B 型乳腺癌由于HER2 表达阳性, 对他莫昔芬的反应性低于luminal A 型。治疗常采用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对于乳腺癌的预防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心情舒畅,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心里紧张因素以及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检查,积极治疗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结节,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由北京肿瘤医院副教授姜北海进行科学性把关。


  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