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球星离世 猝死的“锅”该谁背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2-03





  2020年11月25日,阿根廷传奇球星迭戈·马拉多纳在家中突发心脏骤停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0岁。巨星陨落,让我们震惊,也给我们启示。保持对心脏性猝死的合理警惕,有意识掌握正确的应对措施,是我们可以做到也应该做到的。预防心脏性猝死,不要让我们的身体为可避免的危险“背锅”。


  高危人群猝死发生率可增10倍


  在以往的印象中,心脏骤停引发的猝死,往往在发生之前的几个月就会出现症状,甚至会因此就诊。但对于马拉多纳来说,病情的进展似乎不是常见的胸痛、胸闷这么简单。观察他的生命历程,我们一方面感叹他的青年时代辉煌一时,而另一方面,也惋惜他在毒品、酒精中迷失自我,甚至因为这些恶习多次命悬一线。最终的悲剧,酒精和毒品一定难辞其咎。


  但马拉多纳多次出现的健康问题,似乎也向我们做了一些隐喻:


  2004年他因肺部感染引发心脏病紧急住院,当时甚至一度出现心跳和呼吸停止。


  2019年他因健康原因不得不停止执教墨西哥第二级别联赛的多拉多斯队,执教期间,曾因胃部出血住院接受治疗。


  今年11月马拉多纳再次因为健康问题入院。检测结果显示,马拉多纳患有硬膜下血肿,起因有可能是头部受到了不明原因的撞击。


  11月3日马拉多纳接受了紧急手术,恢复良好,马拉多纳意识清醒、状况良好。


  11月25日马拉多纳疑因心脏性猝死离世。


  研究显示,有冠心病、心衰、猝死既往史、心肌病等高危人群,其猝死的发生率将比一般人群增加5至10倍。而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高危因素的潜在冠心病患者,以及有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熬夜等诱因的人群亦有猝死可能增高的风险。心脏性猝死在马拉多纳的复杂酗酒、吸毒、疾病史中有迹可循。


  做好这几点避免心脏突然“罢工”


  但正如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我们并不能归罪于一项。如果我们能够祛除心脏性猝死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在发生后有效处理,往往能给患者个人带来益处。


  心脏性猝死,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心脏病导致了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心脏不能正常收缩供血,从而导致各大器官无法正常运行。


  有多条道路可走向突然的心功能衰竭,包括:高血压持续不能控制引起的心脏不堪重负;“三高”人群常见的冠心病心肌损伤;生活作息不规律者自主神经紊乱引起的心律失常等等。


  生活中的多种细节与心血管系统正常运转极为密切,要避免心脏突然的“运行失败”,上述的危险因素要尤为注意,我们往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改掉久坐不动、持续熬夜、不眠不休、抽烟酗酒的生活方式,这些算不上“恶习”甚至有正常理由的上述行径,往往是一系列慢性疾病累积爆发的导火索;


  其次,避免持续高压、强忍不适、剧烈应对生活刺激的精神状态,双“心”治疗,心情与心血管,同样需要悉心保护;


  最后,纠正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等等不以为然的健康态度,国内慢性疾病知晓率、治疗率的不均衡可提示患病人群对疾病的态度,殊不知,疾病的预后往往和他们的态度与处理措施密切相关。


  猝死急救自我与他人的生命防御线


  一旦出现不适的前兆,合理应对亦十分重要。对于自身出现异常者,应该立即就地休息、禁止走动、停止一切活动,全身放松。可采取坐位或者卧位的姿势,以自己舒服为标准。内心要尽量保持平静,避免过于焦虑和激动。


  而在身边发生“猝死”事件时,正确的院前急救可发挥关键作用。我们可尝试通过以下方式急救——


  第一步: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开始进行急救,虽然原则上应减少对患者的移动,但如果环境不安全,应先去除危险因素或者把患者移动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再开始施救。


  第二步: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呼吸和心跳,然后呼救为了避免由于一侧听力不佳而导致误判,应该跪坐在患者身侧,轻拍患者两边肩膀,同时分别在患者两侧耳旁呼喊,若无任何反应,判断为意识丧失。解开患者外衣,查看是否有胸廓起伏,若无则判断呼吸停止。触摸颈部外侧的颈动脉,查看是否有脉搏。


  若无意识也无呼吸心跳,应高声呼救,指定一人拨打120急救电话,指定另一人找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这两人需要有辨识度,比如穿颜色鲜艳的衣服,确保能收到反馈。如果您不懂如何实施胸外按压,应该呼叫会急救的人员进行施救。


  第三步:进行胸外按压让患者平躺在平坦而坚实的平面上,施救者两手交叉紧扣,掌根放在两乳头连续的中点,肘部不能弯曲,快速用力向下压5至6厘米,以每分钟100至120次的频率进行匀速按压。


  转自:北京青年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