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边界》:遵循纠正谬误和尊重常识的立场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1-20





  近日,“80后”新生代青年学者和媒体人潘启雯的财经随笔集《欲望的边界:无处不在的经济学原理》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从自己发表过的众多财经类图书评论文章中精选出来的、带有哲学思辨和常识性探索的财经随笔集,也是作者对自己过去10余年“财智阅读”生活的总结。全书分为“财智探秘”、“财智边界”、“传记江湖”、“企业密码”、“互联网时代”五部分。

  (《欲望的边界:无处不在的经济学原理》,潘启雯/著,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定价:42.00元)


  从国内出版的众多财经书中寻找或提炼“财智逻辑”是该书的显著特色。书中涉及了国内外炙手可热的学者或知名经济学家,比如张维迎、熊秉元、张云鹏、松下幸之助、杰夫·摩根、约翰·伯恩、埃德蒙·费尔普斯、肯尼斯?R?胡佛等。作者试图通过对这些学者或知名经济学家的作品的深度剖析,并结合自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观察视角,让众多原本沉闷的经济学或社会学常识变得引人入胜,并由此发掘和揭示作为“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理解世界”的深意和大义。


  谈到书名,作者潘启雯在名为《“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的后记中指出,书名所说的“边界”,指的并不是某些僵化的数据、模式、类型、路数与章法的简单界线或划分,而是遵循纠正谬误和尊重常识的立场,进而让生活中林林总总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乏“温情与敬意”的深层次认识。(林飞翔)

 

  序一

  化解世人对经济学的“误会”

  ⊙邹东涛


  “80后”学术后生潘启雯邀请我为他这本新著《欲望的边界:无处不在的经济学原理》写一篇序言,作为在政府工作了多年,同时在高校培养了100多位经济学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教师,这是自己的天职和应尽义务,毫无疑问欣然应允。


  写“序”的前提是通读作者原稿,首先让作者发来尚未出版的原稿认真阅读,第一感觉作者是一个勤奋的、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优秀后生,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经济学以及其他领域著作,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广泛,在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及威廉·诺德豪斯在《经济学》中也提到:“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中—从摇篮到坟墓—你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理。”国内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也认为:“经济学知识是每个做大事或做小事的人都需要懂得一点儿的一门学问,只有那些准备上荒岛去开荒且不与外界社会往来的人,学习经济学才会成为多余的事。”可见,从许多经济学家的表述中不难看出,经济学已深深地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民生。


  事实上,在中国的话语体系中,经济学方面的话题往往带有典型的或浓厚的民间和草根色彩及特点,每个人似乎都可以就身边和日常发生的司空见惯的事情,比如经济新常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股市盘整、楼价飞升、产能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等发表个人的些许意见或看法,似乎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就近在咫尺。吊诡的是,欧美国家的情况与此正好相反,PPI、GDP、CPI、失业率、采购经理指数等经济数据,只是被财经界人士所关心和重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难得谈论这些,哪怕是加税和减税、物价补贴政策这些与人们日常紧密相关的事,也鲜有引起一般市民的兴趣和关注。


  从人人都在谈论经济的中国到经济学不食人间烟火的欧美,这或许正是经济学与现实生活的“别样距离”。经济学研究看上去越来越深奥,却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采用抽象数学工具来解释经济现象,并没有取得比经济学原理更理想的结果,反而加深了人们对经济学的疏离感。一些经济学原理级别的通俗书籍近年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和追捧,因为其能贴近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比如,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史蒂芬·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合著的《魔鬼经济学》(全四册)、戴维·弗里德曼的《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罗伯特·弗兰克的《牛奶可乐经济学》、加里·贝克尔和吉蒂·贝克尔合著的《生活中的经济学》等;在国内,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已经流行多年,张世贤的《经济学演义》别出心裁,梁小民的《寓言中的经济学》深入浅出,郭凯的《王二的经济学故事》活灵活现。而潘启雯的这本书,并不单一是经济学著作,而且还带有娴熟的哲学思辨和对社会生活的常识性探索。

  (《欲望的边界:无处不在的经济学原理》,潘启雯/著,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定价:42.00元)


  本书涉及国内外炙手可热的学者、企业家或经济学家,比如张维迎(本人的老校友)、熊秉元、张云鹏、资中筠、秦晖、柳红、段永朝、马化腾、姚文平、霍学文、费正清、傅高义、阿马蒂亚·森、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迈克尔·桑德尔、丹尼尔·卡尼曼、罗纳德·德沃金、坂井丰贵、出井伸之、松下幸之助、杰夫·摩根、德尼·古莱、艾玛·罗斯柴尔德、理查德·内德·勒博、悉尼·霍默、理查德·西勒、罗朗斯·丰丹、罗纳德·芬德利、罗恩·史密斯、希尔顿·麦卡恩、肯尼斯·R.胡佛、约翰·伯恩、埃德蒙·费尔普斯等。作者潘启雯试图通过对这些名家的作品或相关人物的深度剖析,并结合自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观察视角,让原本沉闷的经济学或社会学常识变得引人入胜,并由此发掘和揭示出“无处不在的经济学原理”的全书主旨。全书分为“财智探秘”、“财智边界”、“传记江湖”、“企业密码”、“互联网时代”五部分,其文章的轻松灵活性、多样性,必定会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吸引更多的读者。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正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人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权衡取舍,我们才需要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如何进行相互交易,影响经济与社会分配的因素有哪些,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这些也正是“财智探秘”一篇讲述的核心内容。比如《“市场设计”归根结底就在于制定规则》谈到的“不合理的匹配方式,就会让人对程序产生不满;不合理的比赛,结果会加深参与者的自卑感”,不禁令人联想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里诸如“京车京人”、“沪车沪人”等规定的内在博弈和制度安排。又如《正义的公共理性》、《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经济代价》则分别从“国家或地区”、“‘成本’的地位”等维度探讨“正义”的界限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货币、利润、商业和金融的学问,也不单是对人类竞争行为的研究,而涉及广泛的人类活动。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日常却复杂的问题,显然带有“跳出常规”的特点。“财智边界”一篇也正好满足这样的阅读需求。比如,航运的发展是如何带动城市崛起的:“印度的企业家、英国的银行家、俄罗斯的购房人,构成迪拜国际化的大社区”,原来这一道独特的风景拜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所赐,并提出“航空大都市,让人们拥抱的不仅仅是城市,而是世界,是未来,是一种全新的生活,这些或许也正是未来中国各地改建、扩建机场须倾力考量和反复论证之处”。《为从更深层次遏制腐败提供另一种可能》一文谈到学者张云鹏开创了一个专门研究腐败、反腐败的经济学学科,确实带有一种冒险色彩,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科归属与划分问题,而是更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反腐败的经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传记江湖”一篇也可圈可点。传记写作最困难的莫过于“客观”。要么过于“正面”,因而传主就显得像一位圣人;要么过于“负面”,因而对传主难免“丑化”。因此,传记作家们常常会有一种被“撕裂”的痛感。如何“优雅”地为名人立传,显然成为考验传记作家们的一项技术活。比如,《傅高义笔下的邓小平:只想把到手的牌打好》;《曼德拉留给新南非最宝贵的遗产》一文提到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秦晖既非政治学家,更非南非问题专家,但他却在17年里三次写南非和曼德拉,他的《南非的启示—曼德拉传·从南非看中国·新南非19年》更试图用超过60万字的篇幅,向国人传达出一个全面而又客观的曼德拉和“一个真实的新南非”,并分别探讨了曼德拉的政治遗产、南非民主转型的经验及新南非的问题与中国经验的可参照之处。


  后两篇“企业密码”和“互联网时代”带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企业密码”一篇探讨诸如创业者股权之争、企业戒除“不良利润”毒瘾、“创意经营”、“订制化”、小米的市场“风暴效应”等话题,都凸显了只有在喧嚣和浮躁的生意世界里坚守明朗淡然的心念,坚守商人的超然品质,抵制利欲世界的诱惑,才能最终修炼成大商人的境界,抵达大商人的精神彼岸。“网络社会”新概念真是层出不穷:“云计算”、“云存储”、“云安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无缝连接”、“连接一切”、“跨界融合”……这些原来看起来不搭界的字眼,组合起来会让每个人都产生联想,并把人们搅得“云里雾里”,迷失在众多新概念中—其实这些新概念背后隐藏着技术、经济甚至是政治实力的“较量”。以“互联网金融”为例,互联网精神主张“开放、平等、协作、分享”,金融精神则主张“稳健和责任”,也就是说,一个注重创新和开放,一个注重风险和规则。如何在两者间建立平衡的规则,显然是未来互联网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一个都市人似乎都习惯了在上班坐公交车或地铁的途中,刷着微信朋友圈就着早餐将每天的信息一同消化,抑或是在茶余饭后,看几档真人秀节目以作谈资。但是很少有人会思考,这些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和经济学究竟有何关联,就好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薛兆丰所说的那样:“市场归市场,生活归生活,恐怕是世人对经济学最深的误会。他们以为,只要不涉及商品、价格和市场,那么人的行为和选择就只与亲情、道德和文化相关,而不受任何经济规律的制约。”本书的面世,或许可以更好地化解世人对经济学的“误会”。


  邹东涛: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后)导师,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先后任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兼民营投资专业委员会会长等职。

 

  序二

  书中悟理:借别人的眼与脑,领悟这个复杂的世界

  ⊙梁小民


  许多青年学子经常问我,如何学好经济学。我的回答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就是实践。经济学是讲经济运行的规律及其中的各种问题的。你不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感受经济的脉搏,就很难理解经济学讲的道理。夏虫没见过冰,你给它讲冰,它当然不懂了;同样,你向一个远离现实经济生活的人讲经济学,岂非夏虫语冰了吗?经济学道理来自经济现实,还要在现实中领悟。知识来自实践,这点道理不用多讲。


  不过,经济现实太广阔,也太复杂了,你能经历多少呢?行万里路毕竟只看到万里路上的风光,更多路上的风光你是看不到的。这就要“读万卷书”,借助别人的眼来拓展自己的眼界。书是别人走万里路,观察、思考这个复杂世界的成果。书中有对你无法经历的历史的思考,有对你从未去过的地方的观察,更有许多对你无法经历的事情的感受。“借别人的眼与脑,领悟这个复杂的世界”,就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即“书中悟理”。


  可是书又太多了,阅读什么书才能更深刻地领悟经济学的道理呢?


  应该说,什么书中都包含了经济学道理,不少人从武侠、侦探、《红楼梦》、《金瓶梅》、《水浒传》等著作中挖掘出了经济学道理。不过,这话也等于白说,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书都读,阅读还需要点指导,阅读随笔就是对读书的指导,我们读别人的阅读随笔,了解别人从书中得到的启示,就可以知道什么书值得读。


  “80后”新生代青年学者潘启雯的《欲望的边界:无处不在的经济学原理》就是一本优秀的经济学随笔集。

  (《欲望的边界:无处不在的经济学原理》,潘启雯/著,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定价:42.00元)


  潘启雯从事过媒体、互联网研究与实践等多种工作,虽然年轻,这丰富的经历可以说是行万里路,同时他又爱读书,在工作之余读万卷书,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起来,就有了这本书。作者对知名学者、企业家或经济学家的著作进行解读,涉及国内作者,也有国外作者;有经济学的,也有非经济学的;有热门的,也有冷门的。潘启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读这些作品,从而悟出了很多经济学道理。你也许读过这些书,也许没读过,也许悟出了同样的经济学道理,也许还未悟出,无论如何,读这本书,你会知道应该选什么书去读,也会使你读后的思考更深一个层次。


  我是兴致勃勃地读完这本书的,这本书不仅内容吸引人,而且写得活泼生动、不拘一格,充满了“80后”一代的青春气息,我这样的老年人喜欢,我想,年青的一代会更喜欢。


  好书,大家共读!


  梁小民: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序三

  经济学的哲学式和常识性探索

  ⊙李大霄


  医生、牧师和经济学家周末到球场打高尔夫球。打了一会儿,发现场上还有一个人很奇怪,打球总是不守规矩,横冲直撞。他们到管理处抱怨。管理人员解释说,此人是我们社区的英雄,因救火失明,所以我们特别决定,他可以在周末任何时间到这儿免费打球,以表敬意。


  原来如此!听完后,牧师说:“我要每天为他祈祷。”医生赶忙说:“我可以为他免费看病,使他重见光明。”轮到经济学家,他沉思了一下说:“你们能不能让他晚上来打球?”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建议。这个建议体现了经济学的效率视角,而经济学所说的效率一般是“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如果白天打和晚上打,对社区英雄是无差异的,那么这个建议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ment),因为白天打球的人们没有受到干扰,他们的境况改善了。


  生活中类似上面提到的“学术笑话”颇为繁多。事实上,推古验今可以不惑,但一个人面对浩如烟海的人类经济发展史时,未免会发出英雄气短之感叹。历史的迷雾中隐藏了人性永恒的秘密,而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之皇后”在先哲的共同推动下已然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但遗憾的是,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印证了惯常的经济逻辑似乎不能根本解决很多问题,那么经济学这门与人性密切相连的学科到底忽略了哪些要素?人性的藩篱又最终能否被跨越?面对迷思,潘启雯的《欲望的边界:无处不在的经济学原理》通过总结或提炼前人“财智逻辑”的独特方式,分别从“财智探秘”、“财智边界”、“传记江湖”、“企业密码”、“互联网时代”五个维度做出了启发式的探索。作为“80后”新生代青年学者和媒体人,作者既有宏大的哲学视角,又不乏生活常识所凝练的敏锐直觉—此尤为难能可贵。哲学式的深刻和常识性的探索,让本书有着通俗却又不失深度的阅读体验。

  (《欲望的边界:无处不在的经济学原理》,潘启雯/著,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定价:42.00元)


  经济学本来就是解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并帮助人们做出理性决策的。像保罗·萨缪尔森、斯诺、贝克尔、曼昆这样的大牌经济学家都坚信,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公民都要学一点经济学,国外大学各个专业都把经济学作为必修课。一门学科,无论它深奥与否,只要成为时代的“显学”,就会有一个向大众普及的过程。然而,一门学科的深入人心,必须有一个启蒙的过程,即通俗化的普及过程(毕竟,经济学涉及的专业知识比文学更多),而这样的工作,只能由经济学家、专业人士或财经作家来完成。


  从经济学常识被发现到对正义的宣扬和追求,从挣脱“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到实现共同利益的新方式,从道德界限到度量标准至上,从极端悖论到离岸金融层层迷雾,从“隐权力”到新公益思维,从“创意经营”到“订制化”,从草根阶层自主创新到民商推动制度变革,从邓小平到曼德拉,从乔布斯到默多克……本书并不致力于宏大叙事,而是试图用经济学简单而直白的内在逻辑,温文尔雅地讲述经济学背后隐藏的别样思维方式。作者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行为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其实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经济学。


  众所周知,“经济学著作”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和“高深、呆板、艰涩、枯燥”等词汇相联系,而经济学家也总是给人以形象黯淡、文笔晦涩之感,他们似乎过分依赖于数字和逻辑分析,并不能形象地展示出经济学与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但本书却写得语言生动、通俗易懂,从生活现象入手,以理性智慧之笔,分析了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背后的深刻的经济学原理。比如《文明史就是不断挣脱“囚徒困境”的历程》一文,让人再次重温“囚徒困境”的丰富内涵: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1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8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10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1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8年,不坦白的话判10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8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1年,显然这个结果更好。但这个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又如《企业戒除“不良利润”毒瘾如此之难》中对“不良利润”的探讨更是令人耳目一新。我们不妨问一下自己:人们什么时候仅仅因为服务一流而光顾某公司?再想想看:消费者因恶劣的服务而彻底否定一家公司的概率有多高?大概是100%。当下,一些航空业、电话公司、银行等都“沉湎于‘不良利润’”之中。例如,“丢失顾客行李的航空公司”、“技术人员迟迟不提供服务的有线电视公司”、“客服电话总是占线的移动通信公司”、“忽视顾客‘加急’要求的干洗店”,等等,这些公司都会被顾客所抛弃。美国在线(AmericaOnline)这家互联网服务商正困扰于每年72%的客户流失率,而如此之高的流失率主要是劣质的客户服务造成的,比如几乎淹没客户屏幕的广告页面。反之,关注“良性利润”的企业则可获益于正面的口碑传播。如果说“不良利润”是以客户利益为代价而获得的话,那么“良性利润”则是取自客户积极主动的合作。


  本书中类似“囚徒困境”、“不良利润”等话题的哲学式和常识性探索不胜枚举,譬如,“蓝血十杰”的心路历程、“无赖经济学”渗透全球、军费和经济增长关系、家族企业的刀光剑影、创业者的股权之争、互联网金融的边界拓展等,作者由具体一个个案例或事件入手,通过经济学工具对其深入分析,再将其升华或通俗化,希望“将经济理论作为普遍常识加以推广”。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在媒体界从业多年,能将新闻记者的敏锐与经济学人的深刻较好地结合起来,使得文章既具有可读性,又富有趣味性。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Mankiw)认为学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对公众而言,学经济学并不是要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当剥去经济学理论的数学外衣之后,人们会发现经济学思维的本质是非常浅显和生活化的。换言之,经济学和社会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一样,虽然跟财富创造密切相关,但在本质上却是哲学的,是告诉人们如何更好地换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的万事万物。如果大家在掌握了其他看世界的方式的同时,还学会用经济学思维的视角去关注人生的话,或许快乐就会多些,而无谓的烦恼和失误也就会少些。


  李大霄: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及投资顾问专业委员会委员,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微博网络红人,曾经获中国证券业协会多个奖项。


  转自:山东热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重要讲话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