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配套标准对接 南亚东南亚园区建设上水平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6-22





  近年来,境外园区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中企在南亚东南亚建立的园区已经很多,而云南企业在南亚东南亚的园区建设也在积极推进,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老挝磨丁特区、老挝云橡产业园是其中的代表。在6月中旬云南昆明召开的孟中印缅商务论坛、中国—南亚商务论坛和中国—东南亚商务论坛上,很多与会嘉宾鼓励云南企业多到南亚东南亚国家创建园区。


  云南省贸促会会长刘光溪介绍,“今年底在斯里兰卡讨论明年第14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主题的时候,我们计划选一个明确的主题,就是谈企业合作和园区建设。”在刘光溪看来,无论对云南自身发展还是对南亚东南亚国家来说,通过加工贸易和园区建设实现工业化都是重要课题。


  印度出口组织联盟主席加内什·古普塔认为,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中国和印度等南亚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会长孙振宇指出,“我们应该提升和南亚各国经济合作区和工业园区合作水平。现在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都有一些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可以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比如发展新能源、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的投资方,云南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参加了多场会议。“我们将在现有磨憨磨丁经济区等基础上加强与东南亚友邦产业园区的合作,拓展泰国廊开工业园区、缅甸皎漂特区工业园等新兴产业园区的共同开发。”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恩硕说。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今后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应该更注重以建立产业园区的形式进行合作。“实际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在产业园区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在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一些相关国家都建立了跨国产业园区,未来合作要更加注重提升产业园区的发展水平。”她说。


  园区的发展水平怎样才能提升?赵萍认为应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产业链的角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而形成内部的配套、产业的规模和内部更加明确的分工,从而降低产业配套成本,使产业竞争力被激发出来;二是加强标准化建设,无论是中国制造的产品还是在东盟各国生产的产品之间,如果标准能够对接,对于未来产业合作和相关产业配套来说就降低了技术门槛。


  在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和突破瓶颈方面,王恩硕也有自己的思考,只是角度和赵萍不同。他建议通过四线串联和三面覆盖加以突破解决。“四线串联,指的是通过高速公路、铁路等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实现各产业园区的物流联通,同时在金融领域加强协调沟通,实现物流与资金流在各个产业园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园区经过通道连接活跃经济,创造更大的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产业园区增值,实现投资的回收,最终通过两种投资模式互利互补,形成金融繁荣。”王恩硕说。


  “三面覆盖,指在国家、省级、企业间进行政策覆盖。”王恩硕说,国家层面主要是在政策上对园区予以支持:一是税收的优惠扶持,建立相应的保税区、免税区、退税区,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解决多边征税问题;二是联合各国海关等部门制定园区间跨境物流的简化办理程序,为产业资源在园区间的流动提供更多便利;三是加强各国货币结算合作,建立相适应的货币流通市场;四是逐步在园区内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和技术标准,在产品和技术标准上也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他认为,在省级层面,希望可以在资本、金融运作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扶持措施,由云南省级园区所在地的政府牵头,园区企业积极配合,加强金融对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在企业层面,主要是严格选择入园企业,着重引入当地具有优势资源的一些企业,突出园区特色,同时以产业链为主导实现园区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