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用户黏性 互联网巨头纷纷自研芯片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7-25





  目前,谷歌、微软、脸书(Facebook)、亚马逊等全球网络服务巨头开始进军芯片组解决方案的自主研发,并且投入重金。2017年亚马逊支出226亿美元用于研发,比2016年增长41%,其中相当部分用于设计定制人工智能芯片之上。在研发支出上紧随其后的是Alphabet、英特尔、微软和苹果公司。Facebook的研发支出从2016年的第13位上升至2017年的第9位,该公司将研发支出增加了32%,达到了78亿美元。互联网巨头纷纷自研芯片,且以人工智能芯片为主,将降低对NVIDIA、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厂商的依赖,满足自身不同设备对于芯片性能的特殊需求,提高用户黏性。

xinpian
(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

  启动芯片自研 各大厂商做了啥?


  谷歌于2016年正式发布了Pixel手机,受到业内一直好评,Pixel 3系列也计划在今年推出,但是与之前不同的是,谷歌今年的Pixel 3或将直接用上自研处理器。2017年,谷歌高调聘请了苹果A系列处理器开发主要领导人之一Manu Gulati,向业内暗示其正在建立一个手机处理器芯片的硬件设计团队。专家向记者表示,为了加强Pixel手机的图像识别速度,谷歌将希望寄托于自己研发的芯片上。据记者调查了解,谷歌之所以想要提升其图像处理速度,是因为苹果手机处理器芯片速度已经发展到了谷歌的7倍。


  苹果公司计划从2020年开始,全方面使用自主研发的处理器芯片来替代传统大厂的处理器芯片。专家表示,一直以来,苹果公司倾力所追求的是封闭生态,但因为自身产业跨行太多,无法自主完成所有的生产步骤,但这依旧无法阻挡苹果公司向“封闭生态”迈进的脚步。在获得ARM架构许可证后,苹果开始设计自己的芯片,第一款产品被用于iPhone 5S,64位的A7芯片采用了四核图形处理器,而到了苹果A11芯片,图像处理速度更是翻倍,高性能的内核使其速度较上一代产品快了25%。专家向记者解释,苹果自主研发的处理器,最大的优势在于适配机型。不论苹果设计的处理器性能有多高,都有与其匹配的苹果机型。与之相比,高通的处理器想要找到合适的安卓手机,就没那么容易了。


  除了谷歌、苹果外,微软也有向处理器芯片进军的态势。2018年3月,正值各大公司招聘抢人的热潮,微软在招聘职位中,悄然的列出了对AI处理器人才的需求。这或许是微软对于2017年所喊口号的呼应,2017年微软宣布将推出新一代处理单元,为自身的增强现实眼镜提供处理芯片,微软将这款产品定位于为人工智能(AI)工作负载提供集成的协处理器,作为其投身AI领域的试金石。


  摆脱对传统芯片厂商依赖 提高用户黏性


  自主研发处理器芯片的费用并不低,为什么各大厂商纷纷入局?专家表示这是增加芯片设计的自主性,提高对用户黏性的重要一步。


  与传统大厂相比,在适配度方面,苹果自主研发的芯片会更切合苹果终端产品;在性能方面,苹果自主研发的芯片能耗更低,且兼容性更好。在图形输出功能方面,苹果更是规划加入现今较为火热的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技术,所以对于处理器芯片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成本方面,虽然苹果每年都会支出一些自主研发费用,但是这些费用与“购买专利与产品”相比,还是会节省不少。专家向记者解释,研发自己的芯片,不仅可以减少苹果公司内部管理的复杂性,更可以帮助公司减少成本,加速公司运转。因此,研发自己的芯片是苹果为以后发展铺路的重要一环。


  而对于谷歌来说,自主研发芯片,尤其是具备深度学习性能的芯片,或是为了谷歌争夺AI市场做铺垫。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谷歌推出的TPU在灵活度上并不高,尤其在深度学习上,与CPU、GPU、FPGA相比,灵活度属于较低的一类。但是,在效率上,谷歌的这款TPU却档次较高,针对特定AI优化算法,这款TPU可以达到很高的效率。


  专家向记者表示,谷歌这款TPU是几年前的技术,当时的噱头很大,但是真正的目的却令人深思。按照谷歌以往“声东击西”的作风,专家推测,这次的高调宣传可能是因为谷歌“已有更好的技术”或者是因为需要“误导别人研究方向的烟雾弹”。但不论原因是什么,谷歌进军AI领域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谷歌拥有足够数目的机器来支持其自主研发AI处理器,便于芯片的“训练”,例如谷歌的识别猫脸神经网络,就是利用上万个充足数量的中央处理器,历时七天,完成的“训练”。


  近年来,微软在AI芯片上的开发力度也很大。微软希望使用一些替代品来替换他人的“人脸识别、神经网络技术”,即使定制芯片需要昂贵的费用,微软也会去尝试,更高的灵活性成为了微软追求的目标。虽然微软的定制化芯片没有谷歌的进程快,但是专家表示,微软完全可以凭借其庞大的需求重新定义芯片,为其自主研发的控制器在AI市场上开辟新的空间。(记者 顾鸿儒)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80后中产主力集中于互联网、金融、房地产

    智联招聘于22日发布了《2017新锐中产现状调研报告》。此次调查将中产的定义明确为10万~50万年薪人群。之所以称为新锐,智联招聘CEO郭盛说,原因之一就在于,与国际上的中产相比,中国目前的中产更年轻,“这个现象特别明显,也...
    2017-04-24
  • 互联网资本市场发展呈现四大特征

    就互联网资本市场而言,2016年是一个特殊年份,IPO数量持续走低,在美中概股迎来私有化退市高峰。同时,新型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017-05-18
  • 我国首个互联网法院获批 将落户杭州

    6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这意味着中国乃至世界首家互联网法院将落户杭州。
    2017-06-27
  • 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行业盛会即将在深圳召开

    中国消费互联网领域在巨头多年攻城略地后,已经基本被瓜分完毕,但当下的产业互联网革命正吹响号角,开始进入黄金十年。
    2017-07-1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