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纪行——一个年轻记者的行与思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1-10





  “小伙子,第一次来南充,是不是美得很呀?”邻座的四川老记者手指窗外,笑呵呵地问我。


  顺着大巴车的一侧向外看去,宽阔的嘉陵江铺展在我们眼前。在江面泛起的薄雾后面,静立着一组别致的建筑:它们青砖白瓦,高低匀称,沿着江水紧实地拥在一起,看起来不显丝毫的错乱,仿佛一位治家有方的女主人,于含蓄间打理好了一切。


  “这就是咱们的第一站,”前辈继续向我介绍,此次全国主流媒体齐聚南充,“要采就采点物华天宝嘛!”


  望着逐渐清晰的屋宇,我忆起名记梁衡的一篇随想,文中把美的内容分为三类: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他笔下的晋祠便是兼具了三者的综合之美。他还提示我们,山水风物仅是外美,文化意涵乃是内秀,“是更深一层”。


  如果说“名胜所在贵乎心得”,那么在接下来的采访,身为记者要做的就是敞开发现美的心房。无论自然、社会、艺术,秉时代之弓,持文化之箭,纵观南充之美,皆在我等彀中。

  古城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阆中的特点汇聚到一个字——“古”。


  登上苏轼题匾的中天楼,全城的市井风貌尽收眼底:一栋栋古宅顶着清一色的灰色小青瓦,房贴房,脊连脊,好似一盘即将收官的棋局,黑黑白白铺满了台面;屋顶大多是单檐歇山顶,简洁地省去了四条垂脊,只留一条瓦片叠成的正脊和两个坡面;一些稍高的房屋露出了内部的穿斗式结构,几根等距的深色细柱直达屋顶,把洁白的粉墙分出了网格。


  这些古朴的民居让我想起某篇小说里的女主人公,她过着清贫的日子,却将家里的旧床单洗得泛白,铺得平齐,令前来的客人暗自钦佩。阆中古城其实并不宽敞,建筑也鲜有华丽的装饰,可街巷井然有序,房屋齐整有致;最重要的,是把“唐宋格局、明清风貌”保存得完好如初,不染现代修缮痕迹。德国哲学家本雅明略带幽怨地认为,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剥夺了艺术品独一无二的本真性,使其沦为世俗化的大众商品,若他能来阆中,定会惊叹这小巧的古城中仍有他所怀念的艺术“灵韵”。个中奥妙,或许见于当地市委市政府斥资2亿多元实施二次保护时的原则——保证原真,留住旧样。

  半天的时间里,我们在古城先后寻访了张飞庙、川北道署等核心景点,参观了风水博物馆、丝绸文化馆等特色展馆。一扇扇厚重的双扉木门背后藏龙卧虎,千年积淀的文化意蕴足以为外人道也。在四川贡院,我们不仅看到了作为“状元之乡”的阆中一隅所承载的历史重量,还通过五大部分、28个展馆、1000多件实物把握了清代全国的科举形势,对科举制度本身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国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的试卷,“唯一一名女状元”傅善祥的画像,唐宋“兄弟状元”的铜雕......这些曾出现在教科书上的人物如今都在这一时空鲜活起来。景点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秀才赶考”表演和“游客赶考”体验,将严谨的史实生动有趣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想起一句俗语:树挪死,人挪活。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死守文脉之树,盘活当今之人,既要传得完整,又要传出新意。正如习总书记讲的那样,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阆中的“活”,还体现在一台引人入胜的演出。


  每晚八点,在与古城隔江相望的南津关古镇,一场名为《阆苑仙境》的大型实景演出准时与游人见面。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13个歌舞节目先后向大家展示着桑蚕养殖、川北皮影、太极武术、川剧变脸等地域民俗文化,其中的舞蹈《亮花鞋》还曾于2018年登上央视春晚,为全国人民的年夜饭添上一盘南充风味的文化佳肴。


  最特别的,是整场演出都在“活动变人形”。沿着曲折起伏的街道,舞台是一步一景,观众们且行且看。在重现当地文化遗产制作过程的《阆苑非遗》节目里,演员们还会来到观众之间,端出张飞牛肉、川北凉粉等地道的特产供大家品尝。这很像发轫于英国的“浸没式戏剧”,不是正襟危坐在剧院座位,而是强调观众的互动与体验。国内也上演过此类剧目,但因观众人数受限、制作成本高昂、剧本内容复杂等原因仍然囿于小众,动辄上千的票价使其无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在南津关,摩肩接踵的游人缓步在古雅的小镇,自在地掏出手机记录下一幕幕动人的演出。这里的观众不会因欣赏艺术而有任何拘谨,只有目不转睛的专注和洋溢着喜气的笑脸。我忽然明白,“文艺创作方法有百条千条,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阆中诚如斯言。


  从“文化”这座富矿里,运出的不只是精神食粮。据统计,2018年阆中市(县级)接待游客共计120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3.6亿元,整个南充市达到了5736.5万人次和779.07亿元。文旅融合,充分实现了文化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南充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发展全域旅游战略的指引下,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动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文旅产业将成为全市经济的核心支柱和增进人民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


  “这么晚还没打烊,太辛苦啦。”夜色已深,看完演出的我和镇子里一家商铺的老板闲谈起来。


  “哪有!你们来的人越多,我们越高兴嘛。不打烊才好呢!”他一边用电脑开列着长长的补货清单,一边热情地向我说道。


  车子沿着来时的大桥驶出阆中。我回望安静的嘉陵江水,心想它那忙了一天的女主人也要甜美地睡去了。


  田园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见过南部县纯阳山村的第一书记魏小洁,记者团疑云四起。


  早在来的路上,我们已“未见其村,先闻其声”——这声,就是干乡村振兴工作的好名声。可一进村,魏书记先不亮“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两把利器,而是直接领我们到了一个展馆门口,还毕恭毕敬地请出一位古稀老人做讲解。这是为什么?

  原来,这展馆叫“农耕文化体验园”,老人文忠全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开蒙先生,平日好读诗书,却坚持务农为业。在他的引导下,我们先后穿过了《润物无声》、《归园田居》、《麻衣素锦》、《秋收冬藏》、《深耕细作》、《匠心独具》、《袅袅炊烟》七个主题展区,通过百余件展品、图文和场景再现,川北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这里集中操练起来。展品里有许多农具,它们神奇的工作原理让我们几位不谙农事的年轻人大开眼界。


  一圈讲下来,老人家已是气喘吁吁,可他还是像送别亲戚一样陪我们离开体验园,高亢的嗓音似乎表示想再聊一会儿。


  “爷爷,早就听说村子现在建设得好,为什么一上来先带我们看这展馆呢?”我问出了心中的不解。


  爷爷莞尔一笑,思索片刻后指向前方湖面上的大片荷叶:“这绿油油的家伙真是美,但那馆里的文化才是我们水下的根呐!”


  我如梦初醒,对于早已不愁“面子”的纯阳山村,“里子”才是更重要的东西。


  漫步在八尔湖畔的村道,我总是联想起《桃花源记》:步道两侧“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置身其中传来阵阵花香;“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说的是村子推平了田埂,小田变大,农房翻新,像一个个星座罗列在道旁;宽敞平整的道路在村内延伸,串联起入户小道和生产便道,编织出“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通达;村里有齐全的基础设施和热闹的活动广场,属实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只要你够好,人们就会来。”这是北京一位剧场总监曾接受我采访时的自信之谈,他的剧场偏处京西,却因经营有方而人流不断。这话也适用于纯阳山村。南部县周边和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人都因这田园美景流连忘返,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已然初具规模。


  “就会来”的人不仅仅是外人,还有心怀乡愁的自家人。村民汪学兵过去在外务工收入颇丰,2017年果断回乡办起了农家乐。他自信地告诉记者,加上在村产业园的工作“一年收入10万不在话下”。村里得知很多村民有意此业,专门请县就业局到村免费组织了农家乐经营管理培训班,于是有了我们眼前“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商品”的热闹景象。


  2018年,南充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067.58万人次,21个景区创收100.59亿元。农旅结合作为“产业扶贫一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和产业脱贫。吸引很多像汪学兵一样的村民返乡创业就业,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土地荒废、空心村、“三留守”等问题。用八尔湖镇党委书记梁先辉的话,“我们的颜值真的是能担当的。”


  颜值绝不只是天生丽质,后天的用心保养才是秘诀。纯阳山村之所以能靠俊美的田园风光助力整张振兴蓝图,基于的正是那份“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心意。他们把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放在首位,坚守“自然、生态、亲水”原则,不搞大拆大建,力求呈现原汁原味的川北民风,方有这片山水林田湖草一应俱全的桃源。


  驶离纯阳山村,车子再次经过农耕文化体验园。我隐约找到了馆内与馆外的共通之处:


  所谓农耕文化,说到底就是我们对于脚下土地的深厚情怀。无论大城市里的繁华景象多么吸引人,无论经营好一方水土要耗费多大心力,只要能把家乡建设得美丽动人、在故土上取得收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总归是温馨幸福的。


  作为记者,我们常常要求自己“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就是因为这泥土上寄托着老百姓最本真的情愫,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根基所在。美丽中国的故事,有一句诗早已讲到了我们的心坎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荣光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他的腰板稍稍前倾,脚步像打气筒一样向前移动。他就是用这样的步伐踏破了中国几千万英里的大道和小路。”


  这是美国记者史沫特莱1937年对朱德的天才描述,后者时任中国红军总司令。在传记《伟大的道路》里,史沫特莱通过无数次的观察和对谈,向我们展示了朱老总金戈铁马的伟岸,以及那“走到农民全家中间,拍拍孩子的脑袋,又从母亲的手里接过婴儿高高举起和婴儿一齐笑起来”的纯朴性情。


  仪陇县的朱德故里景区,则是另一本“3D全息”的名人传。景区以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朱德故居、朱德诞生地为主体,融合了周边地区的人文资源,如同一幅巨型拼图收罗着有关伟人的一切。


  在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数不清的照片、实物、文献、视频、雕塑穿插在精美还原的历史场景。我们像是一群两眼发直的老饕,恨不得把九个部分、32个单元的丰富内容一股脑吞进肚里。讲解员还为我们补充着展品背后的故事:馆内最大的一幅油画《井冈山会师》是著名画家何孔德的作品,描绘了两位巨人携手革命的历史画面。毛主席对此十分重视,专门理了发,换了新军装,还借来一把驳壳枪挎在身上。极少佩枪的主席幽默地调侃:“挎上盒子枪,师长见军长!(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见南昌起义军第九军代军长)”画中朱老总一袭黑色戎装,笑容可掬地走在主席身畔,我再次想起史沫特莱的字句:“在他刚强的外表里,蕴藏着极度的谦恭。”


  如果说王侯将相确有种乎,那“种”常常包含着从小醉心读书。在朱德故居,我走进了他儿时的卧室——一间在父母卧室上面、黑得几乎看不到阳光的矮木楼。在书桌贴靠的墙壁上,有一眼半米见方的窗洞,这是小朱德为了节省灯油、延长看书时间而亲手凿出来的。同样的热忱发生在另一位小他七岁的少年身上:在湖南韶山的田间,由于过分专注的阅读,那个孩子放的牛把邻居家的菜给吃了。面对父亲的指责,他用日后响彻世界的底气朗声宣告:“活我要照常干,书也要照常读!”


  景区内的丁氏庄园,是川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客家庄园,于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中西合璧、规模宏大,院内门庭对称、雕梁画栋、结构巧妙,满足了不少游人的雅兴。


  然而从朱德一出生,他家就在给一拥有60户佃农的丁姓地主打短工,后者正是丁氏庄园主人的同门宗亲。游人们快乐地围在庄园内的鱼池边拍照,而在小朱德黑暗的童年里,和弟弟钓鱼只能偷偷去,因为河里所有的鱼,甚至朱家地里池塘中的鱼,都是丁家地主的,他们派人来打捞,朱家只敢默不作声地看着。这位人称“阎王”的地主,用无止境的加租、又脏又黑的盐巴、全额缴费却只许朱德上半天课的家塾给他上了最好的启蒙课——“农民们就在宿命的绝望中接受了这种封建传统。他们看不到出路。”“阎王”的宅院历经土改和文革如今已不见了踪影,丁氏庄园因在解放后充作粮仓的缘故得以幸存至今,并于2007年接受市、县文化部门规划的全面维修,还原了豪华旧貌。丁家地主一定不会想到,如今这里每晚上演着《朱德的扁担》、《十送红军》、川北大木偶,为当地百姓和游人带来热闹的文艺表演。庄园属于了人民。


  在景区里,我遇到一位身着红军军装的四川大叔。他欣喜地告诉我,这是他第三次来朱德故里,2016年扩建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这里的文化内涵更加饱满,让他这样为“红”而来的游客“勾起了更多情怀”。我还看到一些集体参观的小学生,他们是到景区今年新打造的国防教育园学习科普知识,对国家安全国防建设做基础性了解。


  红色文化,是南充极其看重的一张名片。这不仅是从旅游产业的角度考量其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对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完整保存与合理开发,弘扬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更好地延续我们身上的红色基因。南充市委市政府深知,讲好红色故事,无论对文化传承还是意识形态工作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仪陇县作为当地红色文化中心,仅2018年就受到350万人次的寻访,成为爱国爱党主题教育的重要基地。


  9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总书记以国之名礼赞英雄模范,并以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品格激励我们——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在仪陇,回味开国元帅的英雄一生,我的心里涌起某种热乎乎的东西:


  做一名和平年代的记者,或许很难像史沫特莱那样穿梭在历史前线,拥有波澜壮阔的职业生涯,但我们的视线要看到那些正在缔造英雄、铸就明日历史的点滴平凡。为时代鼓与呼,为人民立碑传,只要能坚守这份初心,平凡的工作一样富有意义。


  走出朱德故里,我脑中浮现起“打气筒般”的步伐。英雄曾迈着扎实的脚步踏出饱经折磨的故土,如今的我们必须铭记那份扎实,以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从昔遨游盛两川,充城人物自骈阗。万家灯火春风陌,十里绮罗明月天。”


  短短几天,南充的自然、社会、艺术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她的文化内涵也深深感染着我们,像一股清莹的江水滋润我们的心田。


  南充,愿你永葆盛世的宁静,为你守护的人们迎来美好如斯的明天。(文/燕腾)


  转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