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VS传统:爱读书的中国人正在增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5-18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第22个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其中两组数据颇为抢眼: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
 
  新型  数字阅读接触率连续8年增长
 
  在一家企业上班的“90后”青年李果,利用上下班地铁零碎时间,通过手机微信读书APP,读完了《人民的名义》这部“时下最火的小说”。“加起来一共花了七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就看完了。”李果说,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十分适用于零碎时间的阅读,贴身、便捷、互动、移动、私密。
 
  他还展示了自己在这本“电子书”上标注的笔记,以及对别人留下来的阅读心得的共鸣。交互分享和即时交流,让阅读更快乐、深入。
 
  “逛街或吃饭时,我都会随时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地铁时间长的话,我就会看网络小说或电影。”在北京工作的范跃辉表示。
 
  手机阅读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习惯。此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66.1%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5年增长了6.1个百分点。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时长连续8年增长。
 
  “手机阅读极大扩展了阅读的方便程度,也极大扩展了国人阅读空间,这是对阅读的整体带动,是一个好的起步。但也要防止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说。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表示,公众对知识的获取需要有广度和深度,现在一些内容提供方也在不断创新形式,开发出新的软件、app等,将优质图书内容平移至手机平台,有利于深度阅读。
 
  专家认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化资源越来越丰富,手机让公众便于接触文字,已变成获取咨询和知识的入口,成为数字化阅读新的增长点。
 
  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突破3亿,年增长12.3%,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已达120亿元。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崛起,带动了新型阅读行为。此间专家认为,数字阅读顺应了时代潮流,预计数字阅读用户发展将再次提速,多重利好将拉动数字阅读行业持续增长。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认为,国家政策的扶持、阅读环境的形成、精品力作的推出以及用户规模的拓展,拉动着行业的持续增长,“在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数字阅读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20%左右的增长”。
 
  据统计,“80后”“90后”成为数字阅读的主体,占比达64.1%。
 
  “现在手机读书挺方便的,上班坐地铁,还是用手机看方便些。”在北京打工的“90后”柳素素说,“尤其是晚上,关了灯手机阅读是可以的,但纸质书就不太方便了”。在饭店工作一天很辛苦,但是下了班她还是会看会儿小说。
 
  但亚马逊中国发布的2016“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纸质书比电子书更易看完。超过一半受访者的纸质书阅读完成率在一半以上,而只有44%的受访者电子书阅读完成率在一半以上。同时还有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购买的纸质书阅读完成率低于10%,而电子书则有18%的受访者完成率低于10%。
 
  同时,银发族也渐渐爱上电子阅读。在中老年时报发起的“中老年人阅读时间”微信调查结果显示,九成老人有阅读的习惯,46%的人更倾向于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上阅读。部分老人表示,阅读不应局限于纸质图书,手机等电子产品提供了微信、电子书、图书播讲等多种途径。
 
  72岁的孟大爷住在河东区春华里小区,他关注了多个新闻资讯公众号,每天一早浏览完新闻后才会出门锻炼。此外,孟大爷还喜欢在手机上看电子书,他说:“比起纸质书,电子书字号可以调节,携带也方便,想看就能看。”
 
  77岁的魏大爷住在红桥区静安北里小区,他是个电子达人,下载了多个软件用来听书。他说:“手机APP软件里自带很多图书,不用花钱买,也不用费眼看,一年下来也能‘读’不少书。”
 
  传统  半数成年国民青睐纸质图书
 
  提着购书筐穿行于书架选购,来看书的人或背靠书架或席地而坐……这是北京图书大厦的景象。为了给读者增加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北京图书大厦每逢节假日都会举办名人签售、专家讲座、主题展览等各类活动,在吸引更多读者的同时,扩大自身影响力。
 
  报告显示,在数字化阅读已经很发达的今天,纸质图书仍受到一半多读者的青睐。
 
  习惯触屏阅读的李果也认为,电子化阅读与移动阅读是快餐式的“浅阅读”,只注重对信息的获取,而忽略了深入的探究过程;只注重信息量的多少,而放弃了深入思考。在这一点上,传统纸质阅读的确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深度广度是有目共睹的,通过纸媒的阅读还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北大教授、社会学家夏学銮说。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指出,传统的纸质图书仍然具有生命力。“回归纸质图书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美国、英国、法国目前都出现了类似的趋势,这些国家电子书的销售放缓,而纸质图书的销售稳步增长,中国也同样如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传统纸质图书和数字化阅读的方式仍将会并存。”
 
  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每天读书时长为20.20分钟,比2015年增加了0.51分钟;对于购买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成年国民能接受的价格为14.42元,比2015年略有提升。
 
  事实上,当新型阅读方式蓬勃发展的时候,也有一部分人依然沉迷于传统阅读。
 
  藏书上万册的“80后”王恺元,每周依然要到北京的一些书店“淘”好书。他的阅读习惯自少年养成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阅览群书让他有了一种与很多同龄人不同的“沉静的书香气”。“书读得越多知之越深,心气也就越宁静豁达。”
 
  在北京艺天桥咖啡厅,青年作家与读者谈阅读、谈创作、谈生活;在青岛BCMIX美食书店,人们在享受美食、品味咖啡的同时,领略阅读之美,度过一段慢下来的愉悦时光;在北京三里屯,老书虫、PageOne、言又几等各色书店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每逢周末还举办图书交流会、作家见面会等活动,让这里不仅是潮流地标,也成为文化“宝地”。
 
  在徐升国看来,传统阅读的回归,在于传统书店不断创新,找到了在数字化背景下人们阅读的兴趣点,即体验式的阅读需求,这是网上书店、在线阅读所不能提供的。因此,亚马逊、当当、阿里等电商也纷纷扩展线下渠道。此外,得益于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促使更多人走进书店。
 
  青岛市新华书店书城的张蕾透露,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图书销售量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体现在各个类型的图书销售中。看得出来,岛城市民更爱读书了。“大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理念有了很大的变化,普遍觉得阅读是一件很好的事,全面阅读已经深入人心”,张蕾介绍,如果有目的性地买书,网上比实体书店更方便,“以前提到书店会觉得非常冷清,但现在书店的客流量比以往增加很多,即便不买来书店逛逛也是一种时尚”。
 
  张蕾还透露,逛书店的年轻人比以往更多,现在的书店越开越多,吸引的都是年轻群体。年轻人已经把读书看成完善人生的重要手段,他们愿意借助书籍,将自己的精神向更宽更深的方向拓展。“说90后图书消费增速领衔,一点也不奇怪,现在很多年轻人还会约在书店见面,喝喝咖啡聊聊天,还可以来文化沙龙听听讲座。”80后身兼自身和孩子阅读提升重任,是图书尤其童书消费的主力军。“很多家长会带孩子到书店,不一定是要买书,很多家长也是让孩子在文化氛围里接受熏陶,从小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交融  多元化为全民阅读厚植土壤
 
  从江西举办“经典诵读会”,到北京启动“妈妈导读师”亲子阅读大赛……走过11年的全民阅读工程通过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享受阅读。
 
  “目前中国年人均阅读图书7.86本,欧美国家在10本左右,韩国为13本,日本为12本。”魏玉山表示,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阅读图书量仍有差距,但差距在缩小。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全民阅读数量已居前列。
 
  张颐武认为,这是国民教育普及的成功。此外,手机端促进了大量碎片时间阅读,以及特色读书活动等,造就了更加浓厚的社会阅读氛围。
 
  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有45.2%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36.0%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的只有1.7%。此外,有65.7%的成年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全民阅读关键在于培育民众对阅读的兴趣。”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孙慧阳认为,诸如邀请外国专家参与的交流活动、优秀图书作者见面会等具有优质内容价值的阅读活动更能提升公众对阅读的理解和兴趣。
 
  “除了多举办类似文化交流活动,有关部门机构还应考虑如何把每次活动中的优质内容持续传播和发酵,让更多人获取有益信息,让阅读变成‘悦’读。”孙慧阳说。
 
  魏玉山表示,目前我国国家层面在推动书香中国活动,各省也有相应的书香系列活动,在一些农村地区也配套了公共文化设施、开设了农家书屋等。他认为,在我国农村地区,需要建立“毛细血管”、发挥“沟渠”的作用。“比如在农村和基层,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区域特点等,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活动。另外,在农村地区的阅读活动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只有制度化,才可能持久”。
 
  不久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作家赵丽宏的诗集《疼痛》,他应邀读了一首《我的影子》,在新媒体平台上感染了许多读者。这让赵丽宏惊讶于朗读的影响力,“朗读过程中,阅读者必须全神贯注,这种精读方式将比默读来得生动有效。”
 
  “这是非常好的推动全民阅读的方式。有些听众是爱书者,朗读会让他们产生共鸣;有些不常读书的人,也可能被朗读感动,再回过头来,由声音寻找文字,成为爱书人。”他说。
 
  随着共享单车的风靡,有的地方为了鼓励民众读书,发起了共享书吧项目,为城市增添书卷墨香。天津一些大型商场引入“共享书吧”,顾客可在书架中挑选任一本纸质图书或刊物回家阅读,阅毕将此书送回至任一“共享书吧”漂流点,并可再次从书架带走一本图书“漂流”。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一本名为《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成为很多人情感沟通的驿站,一本书的地址来往,成就了很多灵魂知己。共享书吧发起者希望“能将文字的温度用心传递下去,让阅读无处不在”。
 
  上海的顾先生是思南读书会的成员,他认为“每次参加活动都是深入阅读思考的过程”。“我带着自己对一本书的理解参加读书会,又在读书会上带动我对书新的理解。名家导览让我了解到名家写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了解到书背后的故事、书里段落独特的构思、匠心独具背后的想法等。”
 
  一些以读书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也将视野更多投向了观点的分享和阅读兴趣的培养。目前已经有110万“书米”的微信公众号“书单”的负责人说,“我们的定位是分享智识和见解,始于书而不止于书。先跟着我们看一本书,培养读者入门,再对其专业领域的书产生不一样的认知深度,让读者更多汲取到读书的方法和视角,去读自己想读的书。”
 
  保持阅读的热情和习惯,除了互动交流,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个人对知识和学习的渴求。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说,信息化时代的阅读要有“自己的园地”,“要有读书和思考的习惯,把读书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只是为了考试等功利的目的而读书,而是有比较自由超脱的阅读,在读书并接触人类精神智慧精华的过程中,去发现生活,体验世界,就相对能超越庸常的生活。”
 
  “春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不论是新型阅读还是传统阅读,形式只是载体,重点是更多中国人爱上阅读,享受读书。(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半岛网、北京晚报、中老年时报等媒体报道)
 
  微言微语
 
  @儒门楓少:阅读,是在白底黑字中,寻找所失所寻。阅读,是现?档奶永耄彩窍质档慕T亩粒且桓鋈说淖涛叮彩且患胰说淖涛丁?
 
  @七稚娣:喜欢阅读真的是上天赐给我最好的礼物了,常常让自己躲在文章里,沉浸在思考的世界里,提升自己的能量。
 
  @肥仔yoyoyo:我不是一个很有自制力的人。2015年,我不玩游戏了,手制了一套像游戏里的任务系统,为了看书,也算是留了点念想,最终用年末4个月读了22本书。我以为自制来临了、习惯养成了,便搁置了我的“任务系统”。哪知道,这一搁置就是2016年全年的15本以及今年到目前的2本。
 
  @crazy丶落:一直不喜欢读课外书,从小到大。几乎没有读过什么书,爸爸总是恨铁不成钢,我也很无奈,就是不喜欢。如今,随着我的成长,我越来越发现,读书的必要性。精神世界的贫瘠可能更可怕吧。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充实起来!
 
 
 


  转自:中国水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蔡骏反盗墓小说《镇墓兽》:镇墓兽守护中国人的信仰

    蔡骏反盗墓小说《镇墓兽》:镇墓兽守护中国人的信仰

    9月10日下午,蔡骏新作《镇墓兽》第一部《北洋龙》首发式在上海书城举行。蔡骏被誉为华语悬疑小说第一人,著有《荒村公寓》《地狱的第19层》《谋杀似水年华》等多部畅销书。《镇墓兽》融合了历史、悬疑、冒险等多种类型...
    2017-09-12
  • 用优秀文化滋养当代中国人

    用优秀文化滋养当代中国人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袁行霈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编者按: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以下简称百部经典)首批十种图书,日前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十种图书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论...
    2017-12-08
  • 数字图书没准走得更远

    2016年,一本名为《S 忒修斯之船》的图书登上京东图书2016年度畅销新书榜前十等各大图书销售榜。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颠覆了许多人心中“阅读”的概念,读者大呼其“很烧脑”。
    2017-03-27
  • 是什么在阻碍创新进步?

    是什么在阻碍创新进步?

    在围绕转基因以及其他具有争议的科技发现、科学发明的讨论中,很多人秉持了一种被称为“滑坡”的风险判断观点,主张对于科技发现和科学发明多一份审慎。这种观点是可取的吗?
    2017-04-1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