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世锦赛能看啥:中国接力天团PK日本,博尔特迎来告别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刘硕阳    时间:2017-08-02





       当地时间8月4日晚,第十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将在英国伦敦开幕。在10个比赛日中,将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队的3000多名田径运动员在“伦敦碗”一较高下。
 
       那么,中国田径将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中国4×100米接力队能否获得奖牌?
 
       考察年轻选手是主要任务
 
       7月19日,中国田径队公布了出征本届田径世锦赛的运动员名单,中国队将派出46名选手参加18个小项的争夺,其中男选手24名、女选手22名。
 
       在中国队的参赛阵容中,即将第九次踏上世锦赛之旅的31岁女子链球运动员张文秀是年龄最大的选手,最年轻的参赛选手则是出生于1998年的男子跳高运动员石雨豪。
 
       本届田径世锦赛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周期内的第一项世界大赛,对中国田径队来说,着眼于奥运新周期的各项目布局,考察年轻选手、为东京奥运会练兵成为本次世锦赛的主要任务,参赛阵容中多名年轻面孔的出现也可以说明问题。
 
董斌的表现值得期待。
 
       男子跳远是中国田径集团优势最为明显的项目之一,在本届世锦赛前,已有高兴龙、张耀广、黄常洲、王嘉男和石雨豪5人达到了世锦赛的参赛标准,在本赛季5人状态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终参赛的黄常洲、王嘉男和石雨豪更为年轻。
 
       而在中国队的传统优势项目20公里竞走中,里约奥运会的3位奖牌得主刘虹、王镇和蔡泽林因退役或其他情况均未出现在名单中,除上届世锦赛银牌得主吕秀芝外,其余5位选手均是首次参加世锦赛。
 
       实际上,也正是年轻选手的出色表现为他们赢得了登上世锦赛舞台的机会,22岁的男子三级跳远选手吴瑞庭在今年5月的国际田联挑战赛日本川崎站中以17米18的成绩夺冠,而24岁的刘诗颖则在同一场比赛中创造了女子标枪的亚洲纪录,两位选手的表现值得关注。
 
巩立姣是夺金热门。
 
       目标1-2枚金牌
 
       早在6月21日,中国田径队便召开了动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蔡勇在会上表示,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中的目标是夺取4-5枚奖牌,其中力争1-2枚金牌,重点项目全部进入前八名。
 
       在过往几届奥运会、世锦赛等世界大赛中,王镇、刘虹等世界冠军领衔的竞走项目都是中国田径队争金夺银最有力的保障。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竞走分别交出了1金2银2铜和2金1银1铜的成绩单。
 
       但在本届伦敦世锦赛上,由年轻选手出战的中国竞走很可能遭遇到澳大利亚、日本等选手的强力冲击,唯一有过大赛经历的女子20公里选手吕秀芝由于冬训期间遭遇伤病,本赛季以来的几站比赛也未恢复至最佳状态。
 
       相比之下,作为中国田径队本届世锦赛上的另一夺冠热门,女子铅球选手巩立姣则迎来了站上最高领奖台的最好时机。
 
       在去年奥运会发挥失常无缘奖牌之后,巩立姣本赛季状态火热,在上海、巴黎和罗马3站钻石联赛中均获得冠军,而她的主要对手米切尔·卡特则状态不佳。
 
       近年来,中国田径在短跑、跨栏、跳跃等项目中频繁取得突破,尽管在这些项目中收获金牌的可能性较小,但中国4×100米接力队、董斌以及石雨豪等选手均有可能在比赛中制造惊喜。
 
6月10日,“闪电”博尔特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结束了自己退役前在家乡的最后一次百米赛。东方IC 图
 
       “闪电”博尔特迎来告别战
 
       在“伦敦碗”中,牙买加“闪电”博尔特将迎来自己在世界大赛中的告别战,在夺得9枚奥运会金牌、11枚世锦赛金牌之后,即将年满31岁的博尔特决定在本赛季后结束自己的短跑生涯。
 
       尽管尚未确定是否将在世锦赛结束后立即退役,但将于北京时间8月13日凌晨4时30分进行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很有可能是牙买加飞人的谢幕演出。
 
       近几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再加上美国老将加特林锲而不舍地强力追赶,博尔特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
 
       在遭遇伤病困扰最为严重的2015年,他将在当年的北京田径世锦赛中被超越的预测甚嚣尘上,然而最终博尔特用3枚金牌让这些预言纷纷破产。
 
       本赛季开始至今,博尔特同样尚未交出令人信服的成绩单,但没有人再去怀疑“闪电”在大赛中的发挥。
 
       博尔特的谢幕,也将标志着世界田坛一个时代的落幕,可以预见的是,男子百米的飞人大战又将陷入群雄争霸的阶段,德格拉塞、罗尼·贝克等在内的年轻选手将在百米赛道上展开激烈的竞争。
 
       与此同时,谁将取代博尔特成为田径新偶像也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