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还是废黜?学者支招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常见词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邹菁    时间:2017-06-25





  近日,朋友圈被“沙特废除王储”的微信新闻刷屏了,不到几分钟阅读量就达到10万+,大家都为新闻标题的新颖吸睛和言简意赅点赞。不过,随后又有人发现其中的错字,指出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废黜”,而非“废除”。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这两个词的解释:“废除”是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而“废黜”是取消王位或废除特权地位,究竟该用“废除”还是“废黜”呢?记者联系了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教授、语言文字学学者吕永进,就如何规范用词进行采访。


  “正是因为对词语理解不到位所以使用的时候容易出错”


  吕教授表示,新闻中用“废除”的确存在失误,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废黜”,并指出这两个词容易被混淆:“‘废除’后面的宾语对象应该是事物,‘废黜’后面的对象是具体的人。这两个词是音近义同的双音节词,读音接近,意思接近,加上‘废黜’也使用得比较少,正是因为对这两个词的理解不到位,意思模棱两可,所以使用的时候就容易出错。”


  吕教授随机给记者出了一道题,“你知道‘落成典礼’中的‘落’字是什么意思吗?”记者觉得这并不是多难的事,脱口而出就说“建成”。这样的回答并没有让吕教授满意,“虽然‘落成’有‘建成’的意思,但是单就‘落’字而言,《尔雅》里的意思是‘初’、‘始’。所以,‘落成’并不完全是‘建成’的意思。”


  生活中常见的误用词语有哪些?“要在语言文字功底上下苦功夫”


  中国的语言文字和词汇博大精深,人们往往只记住字形而忽视字义。一个字有多种意思,人们经常用一个字义去理解与其搭配的所有词语,那么,在具体的词语使用场合,到底用哪一个合适呢?吕教授认为,字义都有约定俗成的用法,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而以偏概全,如果没有用对,反而会闹笑话。


  他为记者列出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词语误用的一些现象。“比如,‘聆听’就是‘听’,它用于表示你在倾听对方说话时的一种尊敬态度,但是你不能说谢谢大家的‘聆听’。我们发短信的时候会在文末署上‘敬上’以示恭敬,但是当寄信给对方的时候,我们在信封上写‘亲启’而非‘敬启’,‘敬启’是指收信人恭敬地打开。所以,我们要注意从本义上去理解字。”


  吕教授乐此不疲地为记者举出更多的例子,“‘敬畏之心’、‘后生可畏’中的‘畏’作何解?”这次记者回答得小小翼翼,“应该是‘害怕’的意思”,结果还是答错了。吕教授解释说,“虽然它有这个意思,但这里‘畏’和‘敬’是同义词,都是‘敬佩’之意。再比如,‘光临’中的‘临’,最早的意思是指从高处往下看,你可以说‘临街’、‘临河’、‘临桥’,但你不能说‘临山’。”


  实际上,文言文中很多字的本义都被作为书面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吕教授认为,人们有时不但没有准确深入地了解这些字的大致意思,甚至常常将其本义理解反了。“如何理解‘求全责备’呢?其实,‘求全’和‘责备’都是‘追求全面’的意思,‘责’就是‘求’,‘备’就是‘全’。这是两个并列性同义词。又比如,杜甫诗句中的‘出入无完裙’,‘完’是‘齐全’之义。‘备受欢迎’、‘备尝艰辛’、‘德才兼备’中的‘备’也是此义。如果你能理解它的本义,那就不会写成‘倍受欢迎’。再比如,王勃诗句‘天涯若比邻’中的‘比’,依据字形可解释为‘挨着、接近’。现代汉语中的‘比赛’正是沿用了这个说法,还有‘比目鱼’、‘比翼鸟’、‘鳞次栉比’,等等。”


  采访中吕教授又给记者出了一道题,“‘人才’、‘人材’、‘大材小用’这几个字你来辨别一下。”所谓无知者无畏,记者这次竟然全凭语感蒙对了,但是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用却全然不知。吕教授解惑说,“‘人才’和‘人材’这两个都可以,它们是异形词。不过前者用得较多,后者也不算错。但是‘大材小用’却只有这一种用法,因为‘才’只能指人,而‘材’还可以指物。”


  在生活中,人们按照语感来理解词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从字义上去正确使用它们,怎么样才能提高语言文字功底呢?吕教授支招说,“文字是汉语词汇的源头,字都没有学好,用起词来就会出错。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常翻工具书,比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一类。语言文字功底是在长年累月坚持下练出来的硬功夫,年轻人要在语言文字方面多下苦功夫。我很敬佩老一辈人,他们的文字功底特别扎实。”


  如何应对“提笔忘字”的尴尬?全民学书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生活中人们还常常遭遇“提笔忘字”的尴尬,当在手机或者电脑上打字时并不会出错,可是一旦换成用笔写字,常常会忘字。记者就此做了一个小测试,分别在纸上写“牙膏”和“自豪”几个字,可是“膏”字怎么写都不对。


  吕教授对这种现象颇为担忧,“实际上,文字是需要想象空间组合的。我们不光要记住文字的图形,还要综合地了解字义、词义、读音等方面。书写过程中要知道字的结构,可以去看看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的‘六书’,理解字形和字义的关系。有些学者指出,手写汉字越来越少,原本表意的汉字变成了拼音文字,写字变成一种简单化的机械式输入,这是对文字本质的扭曲。”


  吕教授还强调,全民教育学书法,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需要从小学起开始系统地讲授文字知识,再不能让国民的语言文字素质走滑坡路。书法不仅解决语言文字本身的问题,更能提升人格的各个方面,它可以培养人的动手能力、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分配能力等。‘字如其人’不无道理。”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学者:一个真儒者最适配的气质为何是“温”字?

    诗》《书》以“温”论德,将“温”作为“德之基”。孔子继承此以“温”论“德”传统,并在“仁”的根基上赋予了“温”以新的内涵。
    2017-05-11
  • 专家学者热议老庄思想的当代价值

    光明日报亳州8月20日电(记者李陈续、陈雪 见习记者李睿宸) 8月19日至20日,中国·老庄思想与协调发展学术论坛在安徽省亳州市召开。
    2017-08-21
  • 日本学者眼中的屈原及楚辞

    日本学者眼中的屈原及楚辞

    楚辞文献传入日本的时间很早。日本学者藤野岩友曾著文说明楚辞已经对七世纪成书的《怀风藻》和《日本书记》等产生了影响。
    2017-08-29
  • 专家齐聚济南研讨:“骨刻文与世界早期文字”

    专家齐聚济南研讨:“骨刻文与世界早期文字”

    本报讯,骨刻文是否是甲骨文的源头?骨刻文与良渚文化文字、彝文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日前,在山东大学举行的“骨刻文与世界早期文字比较研究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对骨刻文进行了认定...
    2017-08-2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