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能遗忘的捕捞记忆


作者:滕怀森    时间:2017-07-10





       早在大汶口文化晚期,日照海滨东海峪就是一个人类聚居的部落。据从该遗址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迹和陶网坠考证:四千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已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此后数千年,日照沿海先民继承和发展了的传统渔具和古老的捕捞方式,由此形成极具日照地域特色的丰厚的渔家文化内涵。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渔业生产的进步,日照沿海的传统渔具和捕捞方式正在逐渐消失,但它们曾经的存在和兴盛却印证了日照渔业的发展历程,这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这是我们永远无法远离的文化。

      1.拉大,一网捕获黄鱼八千余斤

      笮(zuo)网是一种近海捕鱼用的围网,拉大笮是日照古老而传统的捕鱼方式之一。《日照市志》(1994年版)记载,乾隆年间(1778年),日照本地的大笮网高11米、长136米、绠绳三十盘(每盘102米),需百人才能拉得动,可见当时拉笮渔业已颇具规模,相当兴盛。

      拉笮需笮网一套、舢板两只(中小型笮网只需舢板一只)。笮网有大笮、小笮之分,可根据网的大小,设定拉笮人员的多少。拉笮要有合适的场地,多以海底平坦的沙质地海域为宜,两城的安家口、涛雒口的王家村及东南营、东湖村东为传统笮场。

      拉笮过程分撒网、拉网两个阶段:以拉满潮为例,待潮水涨满之际,由两只舢板载上笮网与绠绳(栓在网的两端用于拉网的缆绳,每船十八盘),将绠绳头放在岸边分别让两队拉网人员拽住,然后两只舢板从两端边放绠绳边驶向大海深处。绠绳放入海中后,再分别横向将网撒入海中。当两只舢板会合在一起时,将两片网连接在一起。中小型笮网,可用单船撒网,由一只舢板装上全部绠绳和笮网,“U”字形将网撒开,其他程序与拉大笮一样。

      网撒开后,舢板上的人举棹晃动示意,岸上的人便立刻沿两端绠绳排开阵势,将拉绳套子搭在绠绳上,开始拉网。此时撒网舢板上的人员仍留在海中,观察笮网及鱼情,并用旗子指挥岸上的拉网活动,协调两端的拉网速度。拉笮的总指挥称为笮头,边巡视边随时发出号令。岸上的两队拉网人员每队都有一人指挥,领着呼拉网号子。随着潮水退落,在人们的呼号声中,笮网越拉越近,当渔网的浮子渐渐可以看清,绠绳已全部上岸,人们便用手抓住网纲续继拉直至笮网完全上岸,一场捕渔作业方告结束。

      拉笮一日可进行两次,涨潮时为拉满潮,落潮时为拉枯潮。鱼货多时还可以拉个截网。解放初期,刘家湾渔民曾一网捕获黄鱼八千余斤,事虽已过六十余年,但老人们每当讲起那次拉笮,总还是津津乐道,讲得眉飞色舞。

      2.围网:南到大陈岛  北到渤海湾

      围网源于传统的圆网,是日照地区渔船机械化后最主要的网具之一,整个鱼网分上缘网和底脚网两部分,上缘网由中间的取鱼部向两侧分出帮网、大外贴、二外贴、翅网。一般的围网合拢时网高45米,网长约500米,全网用直径12厘米的空心玻璃球或塑料浮子2200~2400个,坠子1500~1700个。网坠为管状,生铁铸成,每个重0.4公斤。围网的括纲为钢丝绳,长600米,截成五段,用万能旋子连接,套在括纲上的底环用16毫米钢筋制成,内径16厘米,共80个,并配备双套底环,使起网更加迅速、简便、安全,易于排除卷缠网衣等事故。

      围网较圆网增加了网高、网长,扩大了围鱼范围,在船具配备上,由圆网的单船摇橹,改为由机器作动力的主船和副船(俗称子船)双船作业。

      围网作业,需场地广阔。日照渔船多在外海渔场,南到东海南部大陈岛附近,北到辽宁渤海湾,都可见到日照围网渔船。

围网捕鱼首先要设渔眼观鱼。初时,围网船无探鱼仪,只凭人用眼睛观察发现。因此,在主船桅上设一铁制的架笼,外罩帆布,内坐一人俯视观察,俗称渔眼。发现鱼信(此时鱼群中有鱼跳出水面的现象)后报告老大决断,此时下网为明网。如未发现鱼信,而根据经验推测下网,此为闷网。

       围网船必须是机动渔船,撒网一般由子船带着拽纲向主船相反方向疾驶,主船同时放网,并根据下网长度转向。主船投完网后,带着拽纲迅速与子船合围,形成一个网圈,将鱼群围在网圈中。两船靠近后,主船篙手将子船所带拽纲纲头提上主船,挂上绞车,开始起网。

      起网需紧收底纲,慢收上纲。上纲有浮子漂在水面,鱼被拦在圈内。随着底纲的收紧,围网渐渐形成一个网兜,此时凡进了这个网兜的鱼已很难逃出。等上纲也随着收到船边,整个捕捞的货物都在这个大网兜里。此时网中鱼儿活蹦乱跳,船上渔民则喊起起网号子,开始起网。捕获少时,用船上的吊杆(小型起重设备)将取鱼部直接吊上甲板。捕获物多,则先用抄网捞鱼,等网中剩余的鱼能吊得起时,再操作吊杆,吊上甲板,将鱼入舱,然后将网收起,整个围网过程结束。

      3.坛子网,曾经的渔业捕捞主工具

      大网,因其用封口的陶土坛子作浮网物故又称为坛子网,源于江浙沿海,传进日照已有近二年百历史,是日照地区海洋捕捞最主要的工具之一。上世纪60年代中期,产量占全县渔业总产量的75.8%,70年代末期占63%,80年代中期仍占53%(1987年日照水产局《渔业志》初稿)。据山东省1964年统计,全省共有坛子网12773条,其中日照就有8242条,占全省的63.7%。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日照渔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坛子网捕捞工艺,上世纪60年代已推广至胶东、潍坊及全省沿海,现在仍被沿袭使用。

      大网的作业场地多为近海渔场。日照沿海多海口,因而海水潮涨潮落,就有一定的流向(俗称海流或流)。大网就是靠海流将鱼虾冲进网里,因此网要挡在流上。在张网下水之前,先要在渔场将张网时拴网的木桩打进海底。在海里打桩的过程叫打护。两根桩要打在流的两侧。桩由高度为1.5米左右槐木做成,下端削尖以便插进海底,上端15公分处装一段横木,以备下步拴住网缆。为打桩方便,木桩上端还要捆接一段直径10多厘米、长一米多的木棒,俗称杉(音shà)子,用于打护时“对斗”(打桩的木质夯具,也有的用圆石代替)起导向作用。打护一般在小汛平潮时进行,先将木桩竖起,一人(老大)抱住斗夯,众人扯绳,合力打桩。有经验的老大要根据海水流向、鱼虾游动路线、和往年捕获情况来决定拴网的高矮和护的开拢。

      大网行(hang)地(渔场)的位置有明确约定,如石臼海口,由每年六月十三日举行的拿行来规定。每片行地都有各自的名称,每一个名称下又分几个行地,石臼海域行地名称有:上新行、二新行、三新行、小西开头、小加行、小行、上小行、小蹦行、上小蹦行、中新行、外西开头、外半路、外小行、外蹦行、外小蹦行、石灰外、老虎东、老虎头、金盆底、下边外等共二十几个名下103行。有时,为了适应不同季节,不同鱼类的捕获,一个网要打几个护,如捕对虾时,大网挂在拢护,捕鱼时挂在开护。行地差别很大,但每个船主,都必须遵循抓行的规矩,在自己的拿到的行地内打护张网。

      谷雨过后大汛之前,大网的护开始启用,人们在护上挂网,亦叫撑网,俗称大网下河。撑网的日子选在大汛前,一般在农历十二、二十七日前后。撑网时,将网耳纲绳挂在桩头的虾须(拴在木桩上的缆绳)上,用撑子把相邻网耳撑开,再用绳捆牢,使整个网口成长方形,然后把网囊后梢用绳扎紧,把整个网身投入海中。当涨流时,在海流作用下,网沉入水中,网口迎流张开,鱼虾随海流进入网中,存于网囊。

      大网下河后,每天都要开网。开网时间性很强,在涨潮开网,需在接近涨满、露出网角的时候;落潮开网,也要过一段时间露出网角时进行,流大或者无流都不能作业。大网开网,需要船员紧密配合,是节奏感很强的工作。开网时,当渔船来到行上,在老大指挥下,二橹放下橹,由大撸一人驱动渔船靠近网囊,此时,篙手迅速出篙,勾起网绠,小伙计顺势抓住,篙手放下网篙,同二橹一起提上网囊,大橹拽过盛货的大篮,小伙计拽开底部捆绳活扣,将鱼货倒出,然后重新扎紧网囊,丢进海里。一切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但当网囊中鱼虾超过四五百斤不能一次提起时,便须用竹篙将网囊分作几段分别提起,此过程称腰杠。渔民间相互问讯网中鱼货多少时,通常以“腰了几杠”回答。开完一个网,再移向第二个网,此过程叫行(xing)网。如当潮流开不完网,只好次日再来,此叫隔海。第二天来时,头天进网的鱼虾货物多已红眼(鱼货变质,鱼眼发红),此叫隔潮货。

      每到小汛,海流不急,鱼货减少,则把鱼网从根绳上解下,用船运回岸上,此过程叫解网。大网在岸上晒干后进行维护修补,等大汛来时再重新下河。

      4.篘(chou)子:乌贼鱼的归宿

      篘子,准确地说应该是捕墨鱼(俗称乌贼鱼)的一种笼子,由最初的墨鱼篓不断改进而成。它是由四根1.5米长的木棍和一个35厘米×65厘米的木框扎成的四棱锥形,然后在外边围上网衣而成。民国年间,刘家湾渔民滕以凤发明了用红柳条编制漏斗状的只能进不能出的篘子门,使产量大幅度提高。

      篘子捕墨鱼,需有独特的场地,多选在硬泥地和有小石子海底的近海渔场。篘子捕墨鱼,靠的是诱捕,即将墨鱼吸引进篘子里,然后从海底提起篘子,将墨鱼逮住。篘子能够诱捕墨鱼原因有二:一是缘于墨鱼的生活习性。墨鱼是海底鱼类,游泳不快,因而它的食物主要靠小鱼虾和蟹类。人们将篘子放入海底,一些海底鱼虾及蟹类找到了极好的栖息戏嬉场所,钻进笼内,墨鱼为捕食,相继钻进去,于是就成了人类的猎物。二是墨鱼产卵有一个奇特的习惯,它要在硬东西上摩擦屁股,直到把屁股磨得发红,才开始产卵,而且产卵需要有附着物(最初人们都在里边放一把扫帚草),篘子网衣是细麻绳结成(像今天建筑工地上的防护网),正是墨鱼产卵附着的好地方,于是墨鱼争先恐后地钻进篘子里产卵。雌性墨鱼会发出“咕咕”的叫声,雄性墨鱼闻声而至,于是一同被逮住。

      每当汛期来临,人们开始放篘,即把篘子放到墨鱼活动的渔场,在日照沿海叫作搁篘子。搁篘子选择场地全凭经验,要将在岸上扎好的篘子用细绳系在根缆上,依次顺流放入海里。第一个篘子不仅要拴上坠石,还要拴上浮子作为标记。放完一行,可隔开一段距离再放第二行。

      从海中提出篘子,取出墨鱼的过程叫拉篘子或磕篘子,即逐个将篘子从海中提出,发现有鱼,从篘子里取出鱼货,再将篘子放回海中。

      篘子初时是单篘,后多改用连篘。起初都是每日一提,自推广使用了墨鱼只能进不能出的新式篘子门,人们便可以隔几日再去收获。

      篘子捕墨鱼,在解放初期的日照沿海颇为兴盛,大户渔家放篘子一船要往返若干个来回,大量篘子排起来要有几公里长。但由于后来拉网船的盛行、渔船机械化的推广,篘子捕墨鱼的方式已逐渐显得落后,因而今天已很少再用。

      5.大方网,捕虾皮儿

      大方网,又叫方网,自清末传入日照,一直是捕捞虾皮儿的主要网具。

      大方网作业是在近海,旧时船少,多用木筏,一次出海需三人操作。大方网张网事先也要打护,只不过它只需一根桩。每当春汛,大方网下河,将网拴在护上,叫撑网。撑网前,要先用竹竿扎成架子,将网口、网身撑开。捆扎好的大方网下河时,像一个大大的灯笼。撑开的网口呈长方形,上下网纲用六米的竹竿杠紧,左右两边各是四米的木棒与上下竹竿扎成方框,网口的网纲紧紧扎在竹竿与木棒上。大方网的网衣有五米多长,在网衣的尾部扎上一个顶梁。顶梁后方是一个三米左右的袋状网梢,用来盛货。

      顶梁是一个木制方框,它的作用是顶住撑杆,把网张开。它上下框长约四十公分,左右框高约三十公分,上下框中间各安一根长约五米的撑竿,撑竿的另一端分别绑在网口的上下竹竿上,从而将网全部撑开。顶梁还有一个作用,它可以巧妙地使进入网稍的虾子跑不出去。虾子进入网稍后,往回逃走要紧贴着网衣回游,当它们回游到顶梁处,必然要绕过顶梁边框向中间游,这时,被顶梁激起的水流就又把它们冲了回去。可见小小的顶梁,竟是渔民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

      大方网张网,在网口方框的四个角上,用四根缆绳作吊绳,这吊绳的名称叫系(xi)子,由系子把网连接到拴在桩上的底根缆上,吊绳与与底根缆相接处是一个柞木做成的旋子叫木葫芦,后来多改用铁制旋子。拴好后,网与底根缆之间可以自由旋转,免得将缆绳拧断。一切准备停当,将网放入海中,让网自然随海流张开。
大方网撑网后,要一潮一开网,而且自春天可一直张到夏秋。

      6.拉鸡毛翎网

      现在大概很少有人知道有这种渔网了,小时候老家一带有一种奇特的渔网,叫鸡毛翎网。鸡毛翎网其实不是网,是在一根很长的粗线(麻绳)上,拴上许多雁翎或鸡毛翎,在海里快速拉动用来捕鱼的一种工具。记得那长长的网绳是用猪血浸泡过的过,不怕海水腐蚀,线上每隔二十公分左右,拴上两根鸡毛翎或雁翎(也可以拴鹅翎、鸭翎,但必须是翅膀上的粗硬的长翎)。不管栓什么样的翎毛,人们都仍然习惯地叫它鸡毛翎网。拴好翎毛的网绳收拢在一起,挂在墙上,活像一件鸟翎编制的簔衣。

      用鸡毛翎网捕鱼,需用一把推虾皮的那种簸箕形的推网来配合。捕鱼时先将推网在海水中支好,由一人扶着,再由两人在不远处的海水中拉着栓有鸡毛翎的网绳快速向支着推网的方向拉去,将鱼撵到推网里去。

      拉鸡毛翎网捕获的对象主要是小鲻鱼。鲻鱼原本生活在海里,但它产卵孵化,却要在河流入海口处淡咸水相混的阴阳水中,因为这种水域中浮游生物特别多,便于小鲻鱼生存和成长。老家的傅疃河口,正是这些鱼类生活的最佳水域。

      每当初夏,小鲻鱼长成指头般大小,便开始由河口游向大海,初进大海的小鲻鱼喜欢在潮边的暖水和涨潮时潮头中寻觅捕捉那些小虾和更小的浮游生物。

      记得第一次参加拉鸡毛翎网是在一个阴霾的雾露天,我们几个小孩子跟着大人匆匆赶到海滩。这时潮水已落到最低,一个我们称作五爷爷的老渔人是这次拉网的总指挥。他走到一个与海潮相连的套(海沟)边,端详了一番,用手指了一下,人们就立即把鸡毛翎网放下,准备捕鱼。

      负责操作推网的人迅速将网支在海套(海沟)顶端的浅水中,另外的两人便将栓鸡毛翎网理顺,分成两组,每人抱着一组,迅速跑向另一端的水中,将拴鸡毛翎的线绳撒开,然后每人拉着一端,飞快地向支着推网的方向跑去。一切都在无言中进行,看起来气氛还有点紧张。

      一长溜鸡毛翎在网绳的牵引下,在水面上翻着水花向前飞漂,迎着水流发出“啾儿——啾儿”的声音。两端拉线的人也一边快跑,一边“噢——噢——”地大声喊叫。小鲻鱼本是浅水中的鱼,哪里经得起这等惊吓,便连蹦带跳向前逃跑,有的不时跳出水面,一跳老高,那场面真是有趣极了。

      当网绳拉到推网附近,扶推网的人迅速将网抬起,只见满网都是一色的小鲻鱼,足有二三斤,竟无一点杂鱼,大家七手八脚将鱼收进篮子,又迅速物色下一个场地。

      接连拉了好几网,潮水开始返涨了,站在沙滩上,海水迅速向人们站的脚下淌了过来。然而这时小鲻鱼却更多了起来,潮头浪花里小鲻鱼一个个露着头,黑黑的一片,一动一动激起朵朵水花。大家见此情景精神更加振奋,扶网的便迅速选好角度,支好推网,拉网的在下游海水中迅速撒网,拉着网绳向前飞跑,一切同前。只是这一次拉网的时间比上一次短,但鱼却扑的更多了,不久便装了满满一竹篮。这时潮水涨得更快了,于是大人们便提着鱼货,你说我笑的领着我们回到岸边。

      晚上,饭桌上最美的菜肴自然就是小鲻鱼炒辣椒,带有淡淡的苦味的小鲻鱼味道是特别的鲜,现在已很少能吃到了。

      远离开老家虽已多年,但每当想起童年的往事,总也忘不了那拉鸡毛翎网的生动场面和小鲻鱼味道的鲜美,那奇特的鸡毛翎网恐怕也早已失传了罢。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