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创新科技助力通信抢险效率升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13





  8月8日21时19分九寨沟地震发生,9日凌晨3时35分第一辆应急通信车赶到九寨沟县城,中午12时19分震中开通应急车载基站。15小时开通震中通信,50小时灾区通信恢复,“中国速度”分秒必争,其中科技的力量功不可没。
 
  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汇总的信息,地震当日造成255个基站退出服务,联通、移动各有一段光缆中断。
 
  中国电信网运部应急通信处处长侯继江对中新社记者说,应急通信车开通车上2G/4G基站后,当地公众得以打通向亲人报平安的电话。“这种应急通信车是将移动基站等设备集成到一辆越野车上,在光缆断的时候,信号通过卫星传输到上海卫星地面站后,再回传到本省核心网,相当于接入了当地网络”。
 
  目前,移动应急通信车在救灾中得到广泛使用。侯继江说,与卫星电话相比,应急通信车适用面更广,普通手机就可接入。
 
  除了成熟的救援设备,一些“黑科技”也开始或准备进入通信救灾实战中。
 
  在九寨沟地震中,中国移动在11日首次将一部系留式无人机高空基站投入使用。“系留式无人机是今年刚刚成熟的技术,中国电信的无人机高空基站正在广州和西安进行测试,预计9月份发布测试结果,此后投入实战”,侯继江介绍,这种设备非常适用于光缆断点多,以及因高山落石等原因,救援人员难以到达的地方。
 
  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还使用了一种“便携球形天线”用于洪涝灾害救援。“用特殊材料做的充气气球可以作为卫星天线,将通信信号传入卫星网络”,侯继江说,这种便携气球天线的最大特点是轻便,在道路不通时,一套天线设备只需要一个人背双肩背就能徒步运到现场,而过去的设备通常需要两个人。
 
  此外还有一项救援利器——无线自组网装备已在储备之中。据了解,该装备能够解决“最后10公里”的通信问题。
 
  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17年九寨沟地震,通信抢险效率大幅提升。
 
  侯继江说,汶川地震发生时,通信的恢复主要是解决2G时代的语音通话,而现在不仅解决语音问题,还要解决数据问题;此外,由于技术进步,设备集成度更高,功耗更小,2G、3G、4G基站,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天线,油机等救援设备可以集成在一辆越野车里,更便于翻山越岭,尽早到达救援地点,“中国速度”不断加快。(记者 刘育英)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沪杭干线全线接通

    近日,随着上海漕河泾、松江大港等量子通信中继站的启用,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沪杭干线全线正式接通。沪杭量子通信商用干线的接通,将实现杭州和上海两地间的量子安全级别语音电话、视频电话、文件传输业务。
    2017-03-22
  • 我国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测试成功

    日前,我国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完成测试,其保密性、安全性以及成码率的测试,均达到了设计目标。整套网络预计今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2017-07-23
  • 我国太空量子通信技术获突破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同事彭承志、张强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白天远距离(53km)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通过地基实验在信道损耗和噪声水平方面有效验证了未来构建基于量子星座的星地、星间量子...
    2017-07-26
  • 中国首次实现欧亚链路北斗时间频率传递

    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在国际计量局支持下开展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远距离时间频率传递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17-08-0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