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绘就矿业可持续发展蓝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29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而绿色矿山建设则是绿色发展在矿业行业中的生动具体实践,也是我国矿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单位、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百余位专家学者作了学术报告。会上,业内专家专门就矿产资源全链条绿色评价、矿产资源绿色勘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工作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为矿产勘查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站在全产业链高度实现绿色发展
  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门从事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的学术性非法人组织,旨在从矿业全产业链的高度来构筑行之有效的绿色发展标准、规范、制度,解决单一化、局部化、区域性和碎片化的问题,并提供可供参考甚至推广的示范与模式.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院长、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主任王京彬介绍,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将面向绿色矿业发展和国家资源基地建设,以矿产资源基地为基本单元,以支撑服务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调查、勘查、开采、生态环境修复(闭坑)全链条绿色评价研究为重点,系统开展矿产资源的资源潜力、开发条件、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一是基于生态环境的矿产资源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价,回答在考虑生态环境成本的条件下是否是“矿”的问题。二是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性评价,回答勘查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范围及可修复性。三是勘查开发活动自身的绿色化评价,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实现资源勘查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通过系统的评价研究,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将建立一套矿产资源全链条的绿色评价技术标准(指南、规范等)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为优化勘查开发布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提供咨询建议。
  未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将以支撑服务绿色矿业发展和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为目标,打造“四个平台”——矿产资源绿色评价创新与合作交流平台、信息集成与服务平台、标准规范与管理决策的技术支撑平台和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平台。实现“2018年前以完善结构、综合调查为重点,研究和提出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和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工作指南等,建实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2020年前以全链条绿色评价标准(指南、规范等)研究为重点,建成国内一流的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2025年前以示范推广和国际合作为重点,努力跻身世界一流的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行列”的三步走中心建设目标。
  矿产资源勘查的可持续之路——绿色勘查
  如何解决生态环境与资源保障之间的矛盾?如何坚持生态文明战略和找矿突破战略并举?与会专家认为,实施“绿色勘查”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不二选择。绿色勘查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以同时产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实施地质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并对受扰动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勘查方式。
  青海有色局在多彩整装勘查区率先推进绿色勘查,将绿色勘查理念贯穿地质工作全过程。多彩整装勘查区是青海省重要的铜多金属勘查基地,累计发现矿化点40余处,累计提交铜铅锌资源量221.44万吨。查涌地区铜多金属矿寻找富铜矿取得重大突破,铜铅锌远景资源量100万吨,被列为青海省找矿成果一号项目。青海省绿色勘查的具体实例说明,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相促进,二者可以实现和谐共赢。
  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薛迎喜指出,推进绿色勘查要科学部署,因地制宜,优选勘查区、聚焦重点矿种、强化综合勘查。矿产勘查全面退出各类生态保护区,重点向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具有较好找矿前景的区域倾斜,向深部要资源;重点突出大宗支柱性矿产、紧缺矿产和新兴战略性矿产,重视大型沉积盆地资源的综合勘查与评价;避免盲目提高勘查程度,减少储量积压,提高找矿成果的含金量。
  实现绿色勘查,要树立全新的矿产资源开发新理念。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处副处长徐友宁认为,要编制基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充分考虑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环境影响程度、可恢复的难易程度、修复治理的成本,实施勘探开发地质环境一体化防治。矿山开发前,科学预测、采取预防措施;矿山开发中,绿色开采,边开发边治理;矿山闭坑后,闭坑恢复,彻底治理。
  推广科技创新,以项目管理为抓手,促进绿色勘查。通过研发推广绿色勘查的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实物工作量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最大限度避免使用无效工作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加强项目管理,从各类项目、各个环节体现绿色勘查要求。
  此外,还要注重加强宣传、树立绿色勘查先进典型,引导广大矿业权人和勘查单位自觉推进绿色勘查,呼吁社会各界充分理解和信任绿色勘查,实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全面掌控矿山地质环境变化
  近年来,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查明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建立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完成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划。利用遥感手段动态监测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土地资源破坏和地质灾害问题,以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成效等。建立了集数据录入、查询、处理及实时更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为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治理恢复工作成效显着,全国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达901.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约287.26亿元,安排项目1954个,地方财政和企业自筹资金近614.54亿元。全国累计完成治理恢复土地面积约81万公顷,治理率约为26.7%。“矿山复绿”行动共治理矿山3310个,投入资金146.54亿元,治理面积10.31万公顷。共批准了72个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资格,有30个已建成开园。各省(区、市)建立省级矿山公园41个,累计投入矿山公园建设资金22.94亿元。
  当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法规建设有待加强,治理任务艰巨,全社会“重开发、轻保护”的观念尚未完全转变,科技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技术标准缺乏。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了4种可供借鉴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一是与矿山公园建设等相结合,打造城市旅游品牌;二是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促进城市转型发展;三是与土地复垦相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四是与地质灾害防治相结合,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矿山环境与国土整治室主任张进德介绍说,矿山地质环境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2025年建成动态监测体系,全面掌握和监控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情况。届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责任将全面落实,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治理,历史遗留问题治理取得显着成效,形成“不再欠新帐,加快还旧账”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新局面。
  建设绿色矿山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发展绿色矿业是全球趋势。生态和环保要求正在对矿业转型升级形成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只有补足以往矿业发展过程中在环境方面的短板,站在全产业链高度实现绿色发展,真正走上绿色发展的新轨道,才能真正实现矿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构建机制,才能充分展示我国在发展绿色矿业方面的进展和成就,有利于国内矿业“走出去”实施“一带一路”对口建设,也可借此与国际同行深入全面交流,并推进绿色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
  责任编辑:杨净茹


  转自: 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曹志强4条建议促进钢铁行业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

    曹志强4条建议促进钢铁行业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华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强在接受《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说,“这4条建议都是针对钢铁行业目前所面临的一些困局提出来的,目的是促进钢铁行业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
    2018-03-16
  • 纳入MSCI指数体系洛阳钼业可持续发展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纳入MSCI指数体系洛阳钼业可持续发展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2018年5月15日,MSCI(明晟公司)公布半年度指数调整的结果,共有234家A股公司入围,并于今年6月1日起生效。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被纳入A股公司都将接受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测,不符合标准的公司将会被剔除。
    2018-05-30
  • 我国有色金属矿业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7年,在全球经济持续回暖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属行业认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行业自律,总体呈现出生产平稳,价格上涨,效益回升的态势。
    2018-02-22
  • 司法保障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司法保障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系统、完整地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六大原则指明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2018-06-0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