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首现贷款规模正增长 小贷行业现“筑底”迹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9-20





  小贷领域是否探底?

  根据同花顺统计,今年上半年,41家新三板小贷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9.14亿元,较2016年同期的10.6亿元,减少13.8%。实现净利润4.04亿,同比下降7.3%,平均每家的利润仅有21家小贷公司净利润增速同比实现正增长,20家则出现下降,几乎平分秋色。其中,日升昌、滨江小贷等4家小贷公司甚至出现亏损。

  不过,虽然新三板的盈利情况没有明显起色,小贷行业整体出现筑底的迹象。央行近日发布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小贷公司贷款规模首次出现回升,且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

  哪些小贷业务难见起色

  整体来看,新三板挂牌小贷公司的经营并不理想。今年前6个月,41家新三板小贷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9.14亿元,较2016年同期的10.6亿元,减少13.8%,利润4.04亿,同比下降7.3%。

  比如,8月25日,商汇小贷发布2017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其实现营收7358.79万元,与上年同比下滑39.70%;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20.96万元,同比下滑27.76%。虽然出现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但5120.96万元的净利润仍是今年上半年新三板挂牌小贷公司的最好成绩。

  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增长率来看,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增幅靠前的正新农贷,1-6月营业收入为1531.8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5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7.15万元,同比增长108.04%,整体来看,利润大幅增加的主因还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小。

  但正新农贷的业绩起伏一直较大,2016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2015年同期都略有下降,其中实现营业收入为3607.63万元,同比减少6.40%;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7.53万元,同比减少9.08%,现金流也由正转负。

  上半年表现垫底的小贷公司为日升昌,今年上半年日升昌实现营业收入559.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16%,实现净利润-1218.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6.56%。

  除了新三板之外,主板上市公司也被小贷公司所连累。

  最典型的公司是青龙管业,今年一季报由原来的预增15倍到亏损4000多万,主要原因就是子公司宁夏青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大幅超过预期,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此前记者在采访青龙管业时,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公司小贷公司计提了6000多万元,影响了公司主业的盈利,公司已经成立了清欠小组,对借款人进行催收,如果不行的话,就对借款人的抵押物进行处理或者要求担保方进行偿还。

  整体行业现“筑底”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多数小贷公司在年报中表示是受经济大环境及利率降低影响。

  例如阳光小贷表示,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小微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夺客户资源公司多次降息,此外贷款规模缩减及营改增政策也是导致公司营收下降的重要原因;日升昌强调,2017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各行业的投资获利空间收窄,中小企业投资意愿下降, 信贷市场有效需求随之下降,加之担保链、资金链风险频发,导致贷款风险不断增大;宝利小贷表示,由于国内宏观经济不景气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导致公司放贷的利率也逐步下调,利息收入随之减少,此外为控制风险,公司加强了风控管理减少放贷总量,导致业绩下滑。

  “增速持续放缓、经营悲喜交加是近几年来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真实写照。当下,传统小贷公司业务扩张速度从前几年的翻倍,已降至增速5%之下。机构如何可持续发展,如何突破自身融资瓶颈,如何借助信息与网络技术优势实现发展的‘弯道超车’,是摆在行业面前现实且又急迫的难题。” 易享贷CEO赵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过,小贷行业逐步现筑底的迹象,央行近日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643家,较2016年年末减少30家。虽然数量减少,但是贷款余额却在增加,今年上半年小贷公司的贷款余额为9608.2亿元,相比去年底增加313亿,平均贷款余额为1.11亿元,这是近三年来小贷公司贷款规模首次出现回升,且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

  广州互金协会会长方颂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小贷行业今年整体的情况有所回暖,主要是互联网小贷的崛起,特别是各种科技手段的发展,让互联网小贷的成本快速降低。但是筑底本身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连续经历了近三年的调整和洗牌,小贷行业未来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记者 叶麦穗)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