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东风:立足本土资源 报旅融合发展 实现互促共赢


时间:2017-07-30






天水日报社社长袁东风同志做“一带一路”报旅融合主题发言(孔剑锋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出了深刻阐述,对我们党报媒体下一步发展创新指明了方向,使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相融相加,在创新中激活传统党报媒体的内动力,不断提升报业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才能使党报事业永葆青春,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政治使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

      本次峰会,将报旅融合确定为研究课题,本身就是一次探索和创举。报旅融合是舆论宣传与痖发展的融合,是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旨在谋求通过文化引领、宣传支撑,形成一种虚实相映、共辅共呈的全新发展模式,这种创举将为报业冲出困境,赢得新生提供了一种突围的范例。

      一、立足融合发展,树立文化自信,以改革促进报业发展

      天水日报社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紧密结合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树立自信、打造品牌,提振精神、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立足融合发展,积极大胆推进管理、人才队伍和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建设,研究制定出台了《天水日报社十年发展规划纲要》《天水日报社报网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为天水日报社顺应新形势新要求,融合转型,打造陇东南旗舰媒体提供了保障。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社已形成了《天水日报》、《天水晚报》和网络媒体“三驾马车” 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尤其是我社的网络媒体成长较快,已拥有了《天天天水网》、《天水手机报》、《掌上天水》、LED户外屏、手机公众号、微信、微博等多个网媒传媒平台;购置了航拍无人机,实现了新闻现场直播;注册成立了天水主流有限传媒公司,探水微电影领域。这种党报、都市报和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模式,有效延伸了党报媒体的宣传触角,构造起党报新媒体宣传矩阵,奠定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党报转型发展雏形,夯实了报业发展后劲。同时,我社人才队伍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216名存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人员72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12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89人,从业人员涉及新闻、中文、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管理等多种类型,通过日常工作的锤炼锻造,已成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高素质新闻队伍。这些自身整体素质的整合,为聚合天水日报社全媒体力量,奉献天水,打造文化大市做好了资源、力量储备。

      二、立足本土资源,彰显人文品味,力促“文化大市”建设

      报业发展是报业文化的进步,报业融合是报业文化的聚合。只有不断创新制度、创新思维、创新品牌,推动报业文化价值的拓展延伸,才是报社顺应新形势开创新气象的康庄大道。为此,我社长期秉承“区域发展,宣传先行”的办报理念。在进一步强化党报舆论引导功能,坚守与中央、省市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的底线不动摇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国家、省市确立的“旅游富市”“建设文化大市”顶层设计方案,全力践行,力促文化大市建设。

      多年来,天水日报社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和多元化、复合型、全域化的要求,围绕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陇东南国家级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陇东南“祖脉文化”旅游圈建设,全方位规划、多产业融合、多元化发展,积极探索构建践行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报旅融合发展方向。

      首先,发挥全媒体宣传矩阵推介引导功能,打造知名旅游品牌。为了融汇旅游要素,彰显地域特色,强化旅游引领,推动产业融合,不断赋予天水旅游资源新的生命力,使沉寂的文化的本质焕发出新的光彩,我社在《天水日报》《天水晚报》《天天天水网》长期开设旅游专版、频道,对天水的自然风光、历史遗存、风土人情等,全方位、多层次不断地挖掘、传承,不断聚合、锤炼,推动旅游产业链向品质化、特色化进步,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其次,突出策划功能,追求宣传集束效应。宣传推介的效能在于震撼性和震荡力。没有好的策划,就没有好的宣传推介效应。因此,在文化旅游推介策划中,天水日报社一直不遗余力、不惜人力版面,大胆创新尝试。譬如,为了凸显我市建县史,我社挖掘了大量史实,文史资料、遗存考证、名人论断,推出系列专题“华夏第一县——甘谷”,向世人彰显了一个不容颠覆的史实——天水市甘谷县是中国历史上建县最早的地方之一,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应,“华夏第一县”成了甘谷县对外宣传的名片。“诗仙”李白祖籍天水,“诗圣”杜甫曾流寓天水,留下了大量诗篇,为了彰显人文情怀,我社连续两届的成功举办“中国·李杜诗歌节”,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发掘了文化资源,大大提升了天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又如,我们发现曾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天水八景”中的一些景致,随着时间的流逝,发展变迁,部分美景已经不复存在,为此我社由新媒体担纲平面媒体协作,策划实施了“天水新八景”的推荐评选活动,这一活动历时一年,引发了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群众的呼应和参与。

      第三、彰显人文情怀,打造精致名片,建设报旅融合发展“试验田”,扩大宣传推介的的辐射圈。天水日报社顺应“互联网+”趋势, 2016年我社新媒体中心成功制作发布了“鸟瞰天水”系列专题宣传片三部,MV《温情天水》、纪录片《颂祖羲皇》、微视频《雪染龙城》、《天水年味》等视频;2017年5月,天水日报新媒中心成功以微视频《醉•美油菜花乡 武山龙台》和图说天水《 东奔西走 最美油菜花海就在门口》,成功开启了新闻动态与静态报道新模式。而从去年开始实施的“美丽天水乡村行”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则以打造天水百家美丽乡村网上宣传矩阵为主旨,将 “全景呈现天水美丽乡村”“绘就‘天水美丽乡村旅游地图’”“‘ 天水美丽乡村成长印象’航拍记忆”“招募‘善融商务’乡村电商带头人”“天水农牧产品集中推介”“展示美丽乡村精准帮扶成果”等活动大量融合汇聚,通过挖掘这些村庄的自然风光、历史掌故、发展历程、特色产业、风土人情,让大量藏在深闺人不识的天水美景被挖掘释放出来,将大美天水压缩成精致名片,赠送给网络大众和“手机一族”,大大提升了宣传的受众的辐射圈。不仅让这些最美村落成了新的旅游胜地,同时建起了报旅融合推动发展的“试验田”。

      三、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不断扩大报旅融合的深度、广度

      天水是文化旅游大市,8000年的华夏文明史有大地湾人类史前文化遗址为佐证,伏羲女娲的传说迎得了华夏寻根祭祖圣地的荣耀,麦积山石窟位居全国四大石窟之一,三国古战场的遗迹俯拾皆是,李白杜甫的足迹也在天水增色不少,全市260多出的文保单位,都蕴藏着挖掘不完的旅游宝藏。

      为此,天水日报社立足本土资源,积极探索,不断扩大报旅融合深度、广度。一是依托节点活动,大力宣传造势。我社要求全媒体要依托节点,抢抓机遇,发挥强项,实现宣传方式上多样化,宣传方向重点化、宣传内容上视角化,宣传效应上立体化,积极介入伏羲文化旅游节、轩辕文化节、中国·天水李杜诗歌节、秦岭连翘节、郁金香花卉展、“一带一路”文博会、兰洽会、广博会等省内外重大节庆活动,制作《天水日报·号外》、特刊《典藏天水》、《丝路名城天水》、《问祖龙城》、《谒祖朝圣》等,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企业形象展示等融为一体,共同宣传推介,“抢睛”受众,取得了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效果。二是借鉴全国兄弟报社报旅融合发展的先进典型经验,助推我社报旅融合发展。譬如我社就先后学习借鉴了河南焦作云台山、陕西太白山、宁夏沙湖等旅游景区报旅融合宣传推介思路,结合我市旅游产品特色,策划了“走进大河源”、“走进小陇山”等报旅融合活动,将旅游推介、报业增收融为一体。三是加强与周边兄弟媒体联合,通过互换版面、联合举办系列活动,不断扩大宣传平台,拉大宣传广度。譬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我社积极西安、咸阳、宝鸡等党报媒体联合,举办了涉及文化旅游、产业产能等诸多方面的大型主题系列报道——《打造关天经济新干线》新闻采风活动; “天定高速”建成通车之际,我社与《定西日报》联手打造了《时代坐标》大型特刊;天定铁路开建后,我社与《平凉日报》联手推出了《我们的天定铁路》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宝兰高铁建设期间,我社联手《甘肃日报》、《定西日报》、《宝鸡日报》推出了《我们的宝兰客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宝兰高铁正式开通之日,《兰州日报》、《天水日报》、《宝鸡日报》三家党报分别在三地进行了互动报道。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扩大域内影响力,推动报旅融合、报企融合探索了途径,积累了经验。而今天我社在中报协支持下,承办本次“一带一路”报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峰会暨百家媒体看天水——聚焦宝兰客专大型采风活动,将报旅融合推向更深更高层次的又一次尝试和践行。

      四、打造精品线路,创新经营理念助推全域旅游大发展

      宝兰高铁的建成通车,打通了我国西北与中东部高铁客运的主干道的“最后一公里”,对加快西北地区与中东部地区间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顺利实施,对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带动沿线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需求增长,集聚效应显著。这条脱贫致富线、精品旅游线、经济效益线让我们与周边更近,与大家更亲,提供给我们的机遇更多。为此,下一步,我社将从以下方面展开报旅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主动寻找发展的切入点,配合旅游部门,联合周边省市兄弟媒体,建立报旅融合发展宣传联盟,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实现旅游大市场的对接。我们初步设想,可以联手打造如下线路:①打造追远怀古旅游线。包括伏羲—炎帝—黄帝祭祖旅游线,秦先祖遗迹—秦汉皇陵秦汉文化旅游线,汉中—天水“三国文化”旅游线,西安—天水—成都杜甫经陇入川诗圣遗迹文化旅游线。②打造休闲观光旅游线。以太白山、小陇山、关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天然林保护区域为依托,以宝兰高铁、天宝高速、天陇公路为通道,打造宝鸡至天水南北两条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线。③打造佛教文化石窟艺术走廊旅游线。联袂开展从西至武山木梯寺,东到我市麦积山石窟文化宣传为契机,与西安大唐文化、宝鸡法门寺佛教文化对接,打造陕甘数百里佛教文化石窟艺术走廊。④打造高新农业观光旅游线。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是“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我们希望两地对农业高科技旅游项目联合包装推介,共同树立现代高科技观光农业旅游形象。

      二是在旅游综合服务方面,我社将充分聚合全媒体宣传平台力量,对全市文化旅游、线路、交通、餐饮信息进行梳理,分类发布,并愿与兄弟媒体交流信息,同类推广,让广大游客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实现我市在建设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围绕“羲皇故里·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陇上江南·中国休闲旅游生态家园”、“人文天水·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战略定位。总之,报旅融合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是一项不断坚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社会事业,没有停歇和等待,只要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引,提振信心,树立自信,不忘初心,鼓足干劲,勇往直前,一定会带领报人开创出报旅融合发展的新局面。让我们共同抓住旅游文化多元化的“魂,”从旅游文化的富矿中,开创一片新天地。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