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医生集团扎堆建设线下医疗机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4-21





  拿到全国首张牌照的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下称“博德嘉联”),又一次为医生集团业态添了一把大火。


  4月18日,博德嘉联与新风天域集团旗下的新风医疗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新风天域集团为博德嘉联注资超过10亿元,成为其大股东,双方将共同在线下建立医院、诊所和日间手术室。


  博德嘉联首席行政官谢汝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医疗体系缺少完整的商业服务平台,用来承接患者住院、医生手术等,这也给轻资产的医生集团带来困扰。我们之前也与很多医疗机构合作,但诊疗服务衔接不很流畅,所以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实体医疗机构,这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医生集团走进公众视野已经三年有余,至今仍有新的医生集团陆续成立,参与方也从最早期的名医、网红医生走出体制创业,演变为药企、民营医疗机构等纷纷入场。但由于医生集团的核心资产大多只有医生,只能与其他实体医疗机构合作,往往成为医生的飞刀、出诊平台,自身盈利很难。因此,建设自有的线下实体医疗机构,成为医生集团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进军实体医疗


  在新风天域集团董事长梁锦松眼中,入股博得嘉联的意义在于:“中国还没有形成国际知名的医疗品牌,此时,医生集团发展和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带来契机,并且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医生集团可作为先行者探索模式。”


  新风天域集团是一家创业投资集团,由香港前财政司长、现南丰集团董事长梁锦松,与前黑石董事总经理吴启楠等人共同创立。目前该集团已投入数十亿元人民币到国内医疗领域,涵盖养老、居家医疗、康复医疗机构和护理培训学校等。短期内,新风天域集团将向博德嘉联投资至少10亿元人民币。


  “梁锦松从2003年就进军大陆市场,但医疗领域的成绩不够优秀,”谢汝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选择投资方,考虑的是其是否适合我们的事业发展,在整个服务链条上,香港的私立医院、家庭医生,与国际接轨很好,未来可以与香港医院合作,把海外的医院、技术、医生引进来。”


  据了解,博德嘉联医生集团正在与香港政府探讨在其网点使用香港医疗券的可能性(医疗券计划在2009年首次推出,允许香港长者购买基础医疗服务),探索香港居民或深圳的港籍人士在深圳就医的模式。


  如若达成合作,博德嘉联将成为国外和港澳台医生进入大陆执业的服务平台,协助医生办理在大陆行医的法律手续,并提供医疗责任保险。而博德嘉联位于罗湖区,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的门诊手术中心正在装修,投入使用后,该中心将成为第一批引入香港医生的基地。


  另外,博德嘉联将在广东省建设多家医院、诊所和日间手术室。新风天域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启楠向记者透露:“第一步计划在深圳建设一所三甲规模、国际水平的全科医院,服务深圳、广东患者并辐射香港居民跨境医疗需求。同时配合建设粤东、粤西几个全科诊所作为卫星布点,实现分级诊疗。”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博德嘉联在广东建设的三甲医院,规划500张床位,占地面积63000平方米。这所医院将彻底取消门诊服务,成为培训医生和医生自由执业的平台,主要目标是科研、教学培训。截至目前,博德嘉联已在深圳、广州、惠州建立了6个医疗基地,签约300多名医疗专家,覆盖34个临床学科。


  “我们搭建的是服务平台,未来会开放给医生集团提供手术场所,”谢汝石进一步表示,“接下来我们还将组建新的医生团队,诊所固定的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并搭建专家手术需要的基础团队,包括麻醉师、ICU医生等。另外会根据病人的需求匹配自己的医生,这类医生给疑难重症患者做手术、诊断决策,并探索建立学科文化、诊疗流程,做年轻医生的学术带头人。”


  实体机构成未来趋势


  无独有偶,医生集团领域的另一先驱张强医生集团,也于今年4月中旬在杭州建设诊所,据称斥资500万。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杭州诊所规划12个诊室,北京、上海的诊所也即将开始建设。


  “开诊所是因为我们要扩大规模,医生注册也需要集中地。另外,计划把诊所的一半诊室开放给符合标准的医生团队,如果医生集团单纯采用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模式,诊室安排时常比较困难。”他说。


  在中国,民营资本开诊所、开医院并不容易。张强医生集团早在去年11月就对外宣布,搭建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连锁静脉中心,原本计划今年年初开业,但几经易稿,顺延至今才动工。


  张强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场所,另外开诊所的政策限制也不少,过去要求诊所要相隔500米、按规划建设。我们对诊所的功能定位也经过一番思考,本来想做手术中心,现在是想做共享型的专科医疗服务,与诊所、手术中心、第三方检验、医院等环节整体串联的服务体系。”


  是否开设自己的线下医疗机构,是每一个医生集团都需要认真考量的决策。


  也有医生集团选择搁置自建实体机构的计划。大家医联创始人孙宏涛曾犹豫是否开设诊所,他认为,实体机构搭建与医生集团的定位有关,要定位私立医疗机构,还是定位高精尖技术的服务提供商。大家医联最终选择了后者。


  “医生集团最大的优势是稀缺的专家技术,具有不可复制性,经营实体机构并不是医生集团擅长的事情。现阶段经营权比所有权更重要,再说,也可以合作、参股的方式获得实体医疗机构。”孙宏涛认为,“但未来的趋势应该是医疗集团自建实体。”


  事实上,医生集团如不拥有实际控制的线下医疗机构,若要开展业务,则必然要与其他医疗机构(包括公立、私立)合作,例如共建科室、医生出诊等。这往往会造成医生赚取出诊费、飞刀费,但医生集团无法盈利的后果;如医生集团选择托管某家医院,将会面临其他大型医疗集团的激烈竞争,轻资产的医生集团尚不具备与其竞争的资金实力。


  而建设线下医疗机构,也是资本方希望看到的事情。孙宏涛说,医生集团在资本选择方面需要谨慎:“医生集团接受资本投资之后,资本方一般希望尽快做实体,因为这可以有稳定的流水,也更容易在未来成功退出。”


  高特佳医疗投资集团高级研究员李挺也指出,医生集团只是资本方的切入点,进行资源整合、以最小的投入获得较大回报。但真正登陆资本市场,还是需要重资产落地。如果不能落地,医生集团和原来的“飞刀医生”没有太大差别。


  “线下实体运营的挑战是建立管理体系,这和之前医生集团的要素不同,如何建立起一整套合理的业务体系是关键,”李挺说,“从美国的发展历程看,专科医生集团更受资本青睐,比如神经外科、心脑血管、儿科等。”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人社部:1870家医疗机构可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

    人社部:1870家医疗机构可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

    人社部消息,目前全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联网接入工作顺利推进。截至2017年6月19日,30个省份和新疆兵团均整体或部分接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开通327个地区和1870家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
    2017-06-28
  • 北京676家定点医疗机构可“异地结算”

    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北京市所有有床位的676家定点医疗机构目前已全部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为来京就医住院的异地患者提供持卡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2017-09-04
  • 安徽推动社会办医与公立医疗机构医保同待遇

    为激发医疗领域社会投资活力,安徽省将从拓展空间、规范审批等十方面部署,比如推动社会办医与公立医疗机构医保同待遇,明确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等。
    2017-09-08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鼓励医疗机构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模式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鼓励医疗机构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模式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称,鼓励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
    2018-05-0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