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制造助力汽车产业新高地崛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9-18





  四川盆地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作为“天府之国”的省会城市,成都是西部地区设立外国领事馆数量、开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城市。成都,这座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城,在多个维度上都是西部其他城市的标杆和榜样,在汽车市场和汽车产业方面也不例外。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作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之一的成都车展,是这座城市的一大特色。8月25日,成都新世纪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第二十届成都车展。据悉,2017成都车展共分9个展馆和室外场地,展出面积15万平方米,参展品牌达116个。从当初的400平方米增长到今天的15万平方米,成都车展规模不断增长,映射出西部汽车市场需求的增长。从本届成都车展看,一些在成都生产的中高端产品正逐渐成为车展上的主角,诸如神龙汽车标致4008、标致5008、雪铁龙天逸,一汽-大众新速腾和一汽-丰田新普拉多等车型,均产自成都。如今的成都,不但是汽车消费的重点区域,而且正在转型升级成为中高端汽车生产的重点区域。
 
  ■ “成都制造”日渐增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汽车产业尚不发达,四川省更是如此。受限于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虽然成都市一直是西部地区的汽车销售重镇,但是汽车制造业发展一直比较落后。“屋漏偏逢连阴雨”,1997年,重庆市被确立为直辖市,川渝正式“分家”。资料显示,1997年四川(包括重庆)汽车工业产值约为13亿元,在川渝“分家”后,重庆带走了近八成的汽车工业产值,四川的汽车工业可谓“一夜回到解放前”。
 
  1998年,四川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在成都成立,成为丰田在中国的第一家整车制造厂。发展汽车产业谈何容易,单独一家企业难以支撑高昂的物流运输以及零部件整合成本,只有产业聚集、抱团发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2000年,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花落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驿区将目光瞄上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汽车产业,“西部现代制造业基地”开始起航。
 
  事实上,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省的汽车工业产业资源都比较分散,单个产业规模不大,难以形成聚集效应。经过多方调研和报告,四川省政府出台汽车投资环境基础和重点发展规划,进一步引导本地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进一步推进汽车强省梦想。
 
  2006年7月,成都相继发布《成都市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成都市汽车产业发展基础和环境》、《成都市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成都市汽车产业近期发展重点》等文件。文件第一次提到产业载体建设重点,龙泉驿区成为汽车整车企业聚集地。
 
  2006年底,当时的一汽集团成都基地整体搬迁至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从2007年起,吉利开始在成都投资,先后落户中嘉汽车、沃尔沃SPA平台乘用车项目、吉利高原汽车、吉利大学等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2007年7月19日,一汽-大众捷达轿车成都生产基地正式投产,第一辆“成都造”捷达在这里下线;2008年7月6日,一汽丰田搬迁扩建,总投资36亿元;2009年5月8日,一汽-大众成都工厂35万辆轿车生产项目建设启动;沃尔沃成都工厂于2012年10月正式开工,投资超40亿元,2013年9月建成并投入试生产;2014年10月16日,由东风汽车公司和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共同投资123亿元建设的神龙汽车成都工厂奠基。根据规划,神龙汽车成都工厂以生产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三个品牌的高端SUV和MPV车型产品为主,并同步规划新能源汽车产品。
 
  整车企业纷纷来到成都投资,不仅提升了成都的汽车产业发展水平,更是带动了一批零部件企业到成都寻找发展机会。德国博世、美国江森自控、法国佛吉亚、加拿大麦格纳和我国云内动力等300家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均到成都投资。据了解,这些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包括发动机、变速器、车桥、制动系统等近千个零部件,为成都汽车产业提供了强大的配套体系。
 
  在成都汽车产业的带领下,四川省汽车产业形成了整车、关键零部件、物流、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培育了乘用车全系列汽车产品。目前,四川省打造了以成都市经开区为核心,绵阳市、南充市等为重点的汽车产业集群。其中,成都市经开区聚集了大众、丰田、博世等47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51家上市公司。据记者了解,成都接下来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进入国内汽车产业的第一方阵。
 
  ■ 制造与“智造”并举
 
  据统计,在制造端上成都2016年乘用车生产能力超过百万辆。作为汽车产业的后来者,成都制造并未走单纯生产的工业化老路,而是强调制造与“智造”并举,在加强成都制造的同时增加成都智造的成色。
 
  2015年5月22日,沃尔沃成都工厂首批生产的22辆S60轿车出口美国市场。国内制造的汽车成功出口美国市场,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也属凤毛麟角。这22辆沃尔沃汽车从沃尔沃成都工厂发货,通过陆运抵达上海港,经海运最终抵达美国东西海岸的整车口岸,随后在经销商展厅与美国消费者见面。
 
  成都制造的沃尔沃何以出口美国?沃尔沃成都工厂的回答是“高品质”。沃尔沃成都工厂执行的是与欧洲工厂一样严格的检测程序。在线检测方面,成都工厂数据连通欧洲工厂,全球管理者可以看到这里的每个生产数据。据沃尔沃相关负责人介绍,出口美国的沃尔沃车型与沃尔沃成都工厂现有车型共线生产,生产工艺水平和生产设备完全与欧洲工厂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沃尔沃独有的汽车制造体系进一步规范了全球品质的高档车生产过程,从前期供应商管理体系、标准化制造体系到后期的质量管控,沃尔沃在每一个车间、每一道工序都具有极其严苛的检验和品质控制标准。
 
  除了严格的硬件标准,员工培训也是重要的一环。据了解,沃尔沃成都工厂通过中国员工与欧洲员工互换以及“一对一”的中国员工海外“影子项目”实习,确保了成都工厂完全能够继承沃尔沃全球制造的精华。据介绍,“影子项目”就是师傅带徒弟,徒弟贴身跟着师傅学习工作。首批60名沃尔沃成都工厂一线员工全部飞赴欧洲工厂,在工位上进行培训和实际操作。通过这样的培训方式,他们就把经验和理念带回成都工厂。除了“送出去”,还有“引进来”。目前,沃尔沃成都工厂有100名外籍员工,保证原汁原味的技术传承和衔接。
 
  成都制造的沃尔沃能够顺利走出国门,展现出成都已经具备生产全球品质的卓越产品的能力以及参与国际精工产品竞争、服务国际市场的实力,标志着成都汽车产业集群正在从基本的“制造”向更有效率、更智能的“智造”转变。以东风神龙成都基地为例,这是神龙汽车在国内建立的第四座工厂。第四工厂在规划建设之初便确立了打造世界一流工厂、东风样板工厂的目标。“一组简单数据对比,可以说明问题。”神龙第四工厂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神龙一厂焊接自动化率为40%、二厂为70%、三厂为85%,四厂则是100%机器人焊接。”
 
  为了达成2020年前进入到国内汽车产业第一方阵的目标,成都“智造”将起到关键作用。但全国乘用车联席会议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就成都汽车产业来看,虽然已有部分企业完成了这一变革,但仍需从人才培养、企业经营思路转变等多方面联手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未来成都才能成为汽车产业的高地。
 
  ■ 新能源与智能化同行
 
  据2017年7月出台的《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未来成都汽车产业将重点发展中高档品牌乘用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电控、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清洁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规划显示,2017年成都市汽车产业工业增加值要增长10%以上,力争15%,实现整车产量120万辆以上,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80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350亿元以上,继续保持汽车产业较快增长势头;到2022年,成都要实现整车产量210万辆以上,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580亿元以上。
 
  为完成上述目标,成都将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瞄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今年出台的《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成都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要达到500亿元以上。据《白皮书》所述,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上,成都的发展思路是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积极培育车载智能终端系统、先进车载传感系统、人车互联系统等智能汽车产品。
 
  去年底,在成都市投资环境说明会暨国际合作园区项目对接会上,成都与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签署了《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战略合作协议》,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根据协议,联盟将依托成都在市场、政策、服务等方面的环境优势,联合搭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合作平台。此外,成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已经成型,根据规划,成都将打造新能源汽车“造车之城”、“用车之都”。到2020年,基本形成中心城区1公里智能充电圈,其他区(市)县城区1.5公里智能充电圈,全域成都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0万辆。
 
  “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成都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策略。”成都市经信委汽车产业处处长文彬介绍称,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成都一方面具备了成熟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在信息产业领域有很大的优势。“信息产业是成都的第一大产业,聚集了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而这些人才都可以辐射到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文彬说。
 
  今年3月,由多位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专家牵头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揭牌。据悉,该中心隶属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将着力解决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高效互联、信息安全以及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关键问题,由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等学科人才支撑,对成都市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可谓锦上添花。
 
  ■ 领航西部汽车产业发展
 
  成都汽车产业发展经常被拿来与重庆做对比。有分析认为,成都主要具备三点优势。首先,虽然都是汽车产业基地,但成都入驻的强势车企更多、更强,也更具成长性;其次,成都高校数量多于重庆,质量高于重庆,在人才聚集上具备天然的优势。作为西部地区的“窗口”,成都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更大,人气更旺;第三,虽然成都市在短时间内无法形成一家与长安汽车相媲美的本地大型汽车集团,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成都可以奉行“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门户开放政策,通过筑巢引凤的策略吸引更多车企在成都市建立分厂。
 
  成都作为我国西部市场的一个重要“窗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实上,目前国内汽车制造产业格局正呈现出从产业集群不断扩散和‘西移’的趋势,包括德国大众汽车相关产业向新疆自治区转移、一汽丰田在成都加大投资都是这种趋势的体现。”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原来国内的汽车产业拥有东北、华北、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和西南六大产业集群,其中西南地区传统上以重庆为核心。但随着产业不断融合,以及四川省拥有的人口红利,原材料、零部件产业链发展优势和西部地区汽车销售市场潜力等有利因素的不断发酵,成都正领航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成为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报记者 张海天)
 
  成都制造大事记
 
  1998年四川丰田成立
 
  2002年一汽集团成都基地建立
 
  2005年四川丰田更名四川一汽丰田有限公司
 
  2007年7月一汽-大众捷达轿车成都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2007年12月吉利汽车成都项目启动
 
  2008年7月一汽丰田搬迁扩建,投资36亿元
 
  2009年4月一汽-大众接受成都一汽100%股权
 
  2009年5月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成立,启动35万辆轿车生产项目
 
  2009年5月川汽集团第5万辆“野马”整车下线
 
  2009年10月吉利成都项目首款SUV下线
 
  2011年10月一汽-大众成都工厂建成投产
 
  2013年1月一汽-大众成都基地三期全部竣工
 
  2013年2月沃尔沃中国首家工厂确定落户成都
 
  2013年4月一汽-大众发动机工厂建成投产
 
  2014年10月神龙汽车成都工厂奠基
 
  2015年5月成都沃尔沃生产的S60轿车出口美国
 
  2016年11月神龙第四工厂生产的标致4008上市
 
  2017年6月神龙第四工厂生产的标致5008上市
 
  2017年8月神龙第四工厂生产的天逸亮相成都车展
 


  转自:中国汽车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成都高新区力促新经济步入创新“无人区”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正处于新旧动能的转换当中,不断涌现出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为代表的新经济,并且逐渐演化形成一片看得见的“新大陆”。
    2017-03-22
  • 成都绘就千亿会展产业版图

    日前,记者从成都博览局获悉,2月20日,成都市政府正式批复《成都市会展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成都会展业总收入将突破千亿元。
    2017-04-10
  • 成都依托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深化央地合作

    近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成都)、成都天府新区质监局、成都高新区质监局、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成都举行制造业标准化工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进一步深化“央地协力、共建共享”的标准化合作新模式,助推成都现代制造业攀升...
    2017-04-11
  • 成都高新区“放管服”再提速

    近日从成都高新工商局获悉,今年成都高新区正通过推进工商窗口全业务办理、开启“互联网+政务”微信办事大厅、率先试点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等新举措,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2017-04-1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