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伴随着第四届震泽蚕花节的举办,吴江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掀开了江苏震泽丝绸发展新的起点。
近年来,震泽顺利跻身江浙水乡古镇联合申遗;一条串联震泽丝绸历史“活化石”的“新丝路”已经开工启动;首个丝绸主题精品酒店开门迎客;山水丝绸缂丝文化园等企业园区竞相开花……震泽正用这根丝将种桑养蚕、蚕丝被生产制造和文化旅游产业串联起来,着力绘制出了一幅“蚕丝古镇”的美好蓝图。
震泽自古就以世代传承的耕织生活而留下了“蚕乡”的美名。一根纤细的蚕丝,传承了震泽人祖祖辈辈的记忆。产业由小到大,背后是震泽人“十年磨一丝”的精心打磨。
今年3月获评“江苏最美巾帼人物”的太湖雪丝绸董事长胡毓芳,是一位从业十多年的震泽丝绸人,从2002年年初创时只有6名员工,到现在开出300多家门店,“太湖雪靠的是持续不断的匠心。”胡毓芳说。去年8月,太湖雪挂牌新三板,成为“苏州丝绸家纺第一股”。
太湖雪丝绸的发展,正是震泽丝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过去十多年间,震泽通过恢复蚕丝同业公会、发布全省首个蚕丝被联盟标准、引进国家丝绸及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震泽办事处等方式,一步步规范了丝绸产业的发展。
在政府的引导下,“做精一根丝,做美一根丝”成了震泽丝绸人的信念和梦想。今日震泽,已聚集了“慈云”、“太湖雪”、“山水”、“丝立方”、“辑里”等“五朵金花”为代表的上百家丝绸企业,形成“金花领衔、小花紧跟、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从种桑养蚕,到煮茧缫丝,形成一条丝绸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0亿元。
2016年10月,震泽一举跻身全国首批“特色小镇”,从昔日的“中国蚕丝之乡”,朝着建设“中国丝绸小镇”的目标再度扬帆起航,从此开启了一条“产业为核、创意为王”的发展道路。
去年11月,由震泽镇政府与太湖雪丝绸共建的蚕丝园开园,恢复形成了江苏省内少有的种桑养蚕生态,更通过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养殖方式,让农民回归丝绸产业,实现了四季养蚕。如今,蚕丝园正成为推进发展科技蚕业的有力载体。此外,小镇还将重点推进丝绸金融平台、茧丝绸交易中心等产业项目建设。今年2月,震泽镇就与渤商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中国丝绸小镇P2C综合产业电商。依托企业力量、社会资本,完善“丝绸产业链条”,提升丝绸小镇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如今,长三角首个丝绸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吴江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成,又将为丝绸产品展示搭建平台,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为业界交流开辟空间,更为国内外研发和设计人才创造机会。震泽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园伊始,丝创园就已吸引北京服装学院产学研基地,‘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孙林大师工作室、高端新中装成衣定制中心竞相落户。江苏丝绸名企在这里汇聚;苏绣、宋锦、漳缎等一系列丝绸技艺在这里荟萃;天南海北的丝绸文化在这里争鸣。我们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动丝绸产业和创意文化紧密结合,让小镇因文化而缘起,因产业而充实,因创意而腾飞。”(陆平静 本报记者 汪宏胜)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