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纷纷出事 “日本制造”面临信任危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0-13





  [据《日经新闻》报道,神户制钢称铝制品的客户涉及约200家企业,以汽车厂商等运输相关企业为主供货商。]
ribenzhizao
资料图:神户制钢(图片来源:互联网)
  高田“杀人气囊”涉及故障气囊安全发生器数以亿计,三菱持续25年燃效作弊,日本钢企十年造假,日产新车竟由无资质员工检测……
 
  日本企业的一系列不当做法,正破坏着消费者对它们的信任。
 
  本月初,日本国土交通省发现,日产旗下六家工厂中五家违反日本《道路运输车辆法》,任由无认证资格的质检员工进行新车落线检测。
 
  紧接着,这家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同日发布召回通知,将在本土市场召回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制造的“NOTE”和“赛瑞纳”等38款车型,约合116万辆汽车。这批召回车还包含向五十铃汽车、铃木、马自达和三菱汽车进行贴牌生产供货的车辆。
 
  日产将于10月下旬开始向车主发送相关邮件,经销商召回后将对制动器等部件的安全性进行检查。NOTE车型召回数量最多,约为35万辆,其次为23万辆的赛瑞纳和17万辆的X-TRAIL。
 
  虽然日产称安全性没有问题,但是日本国土交通省大臣石井启一(Keiich iIshii)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它将引发用户的焦虑情绪,动摇认证系统的根本。”
 
  据《日经新闻》消息,日产汽车新任CEO西川广人(HirotoSaikawa)10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道歉。且他强调公司以客户安全为己任,“为召回检测准备了250亿日元(约合2.215亿美元)的资金。”
 
  这是两年内日本车企的第二起不当行为,第一起是去年4月震惊一时的燃效门。彼时三菱承认因内部设定的目标太具挑战性,加重了员工的压力,被迫采用不符合日本标准的测试,夸大了旗下车型的燃油经济性。燃效门曝光后,三菱股价骤降,且面临停售、赔偿和罚款,损失惨重,最终被日产收购34%的股权。
 
  当时日产告发三菱燃效门,最后以“救星”身份出现,可从今年10月份的事件来看,日产似乎并未从三菱燃效门中吸取教训。
 
  而日产一向被视为汽车行业损害管控的佼佼者,它的管控能力曾于2010年得到美国交通部部长RayLaHood的认可。在听取时任CEO和现任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对日产在日本的质量保证体系的介绍后,LaHood赞许日产是召回决策制定者的模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年丰田曾因“踏板门”召回不力被他严厉抨击对安全隐患“不管不顾”。
 
  然而,如今日产新车检测不符合国家要求使之淹没在客户和经销商的投诉之中,令人不得不怀疑其车辆的安全性,即使日产坚称“毫无问题”。
 
  当日产CEO鞠躬道歉,召回车辆重新质检之时,日本另一家大型企业也面临着信任危机。汽车不可避免地涉嫌其中,成为关注的焦点。
 
  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承认违反合同篡改了质量数据,在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底期间伪造了强度和尺寸等质检数据。涉及其中的产品包括铝制零部件1.93万吨、铜制品2200吨、铝锻件1.94万件,约占铝和铜业务年销售额的4%。
 
  而且,过去10年中,部分数据也遭到篡改。经调查发现,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数十人参与其中,这说明神户制钢所造假案是一起长期的、集体性的行为。
 
  神户制钢所副社长梅原尚人8日在东京召开记者会,致歉称“出于完成出货目标的压力,篡改数据,对此深表歉意,正在反省”。他解释称,“截至目前,尚未发现不合格零部件存在安全性问题”。
 
  据《日经新闻》报道,神户制钢称铝制品的客户涉及约200家企业,以汽车厂商等运输相关企业为主供货商,汽车行业中,丰田、马自达等确认旗下多款车型使用了不合格零部件,已在着手调查是否存在影响。例如丰田部分车型采用上述铝材作为引擎盖的制造材料。若存在问题,这些车企未来将不得不发布召回通知。
 
  日产疏忽质检要求,神户制钢篡改数据,以次充好,为它们的做法买单的都是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和认可。
 
  一直以来,“日本制造”在国人眼中所象征的意义就是高品质。“工匠精神”也成为诸多企业宣传时着重强调的特点。但日产和神户制钢的做法,或者再往前追溯,三菱燃效门和高田“杀人气囊”,都对产品质量、安全性有所疏忽,更甚者隐瞒数十年,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丧生。
 
  尤其在汽车行业,一辆汽车由三万个零部件组成,制造、调校过程中较易出现各种问题,暗藏安全隐患。这更需要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但是接二连三的造假、召回问题,不得不使我们重新审视“日本制造”。
 
  2010年丰田发生踏板门时,日本媒体不禁担心,这件事将毁了“日本制造”这块金字招牌,因而它们愤怒地指责丰田处理危机不力,给日本制造蒙上浓浓的阴影。
 
  “日本制造”一贯在国际上以质量取胜,但不断涌现的质量信任危机则使其“品质神话”站上一个十字路口。当日本汽车制造商将高品质、匠心、安全打造成为卖点和优势所在之时,一旦出现质量危机,所受到的打击后果不堪设想。而现在,高田、三菱、神户钢铁、日产正在动摇消费者对它们的信任。
 
  推及自身,当前中国自主品牌正在做大做强,梦想走向欧洲,迈入美国,当从日本企业的信任危机中有所思考。
 
  最新一期的《欧洲汽车新闻》中刊出一篇题为EyeonEurope:GreatWall,Chery,other Chinese brands push to gain footh old in key market(聚焦欧洲:长城、奇瑞等中国品牌努力立足于全球主要市场)的文章。这篇文章对中国自主品牌进军欧洲市场将面临的挑战做出分析。
 
  其中它指出,汽车管理咨询公司Districom Group联合创始人Peter Hage认为,“欧洲是一个高度竞争性市场,客户对汽车设计、质量和性能持有不同的期望,对于中国品牌而言,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是一项艰巨任务。”因此产品质量将在中国品牌入驻欧洲车市中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在法兰克福车展上,长城、奇瑞等均未发布旗下进军欧洲市场的车型售价,但对其在国内市场和俄罗斯市场的表现或许有些帮助。上海行业咨询公司汽车远见(automotive foresight)的分析师张豫表示,在国内市场,WEY瞄准的是“入门级豪华市场”,其售价相当于跨国车企产品的三分之二,同时它将提供不少于后者的配置。由此可见,低价是中国新创立的豪华品牌与深耕中国市场已久的海外豪华车竞争的武器。在欧洲,中国品牌很可能还会采取这项战略。
 
  在俄罗斯,中国品牌在跨国车企调高价格之时反其道而行之,采取降价措施。它们靠着低价战略,争取从现代、起亚、拉达和日产手中抢夺市场。
 
  低价战略确实发挥了一些功效,但却会使消费者对质量产生疑问。因此中国品牌在积极扩张的道路上,应坚守安全性标准,在追求规模、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有效管理制造质量,控制好扩张的脚步和力度。(作者:丁钰)
 
  转自:第一财经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造假事件祸及日本制造业发展

    造假事件祸及日本制造业发展

    距离日本神户制钢“造假门”事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然而阴影仍笼罩在日本制造业的头顶。据外媒报道,神户制钢于11月10日发布调查报告称,质量把关不严,将焦点放在获利上是公司数据普遍造假的原因。
    2017-11-24
  • 频曝丑闻 “日本制造”为何走下神坛

    频曝丑闻 “日本制造”为何走下神坛

    短短两个月,一个又一个日本知名大企业因为产品数据造假被曝光。曾经风光无限,一向被视为质量标杆的“日本制造”,为什么会一步一步沦落为“日本制假”?
    2017-12-15
  • “日本制造”加速回流本土为哪般

    “日本制造”加速回流本土为哪般

    去年年底以来,日本企业削减海外产能、扩大本土产能,甚至将制造工厂搬回本土的消息频频传出。在全球化发展方兴未艾之际, "日本制造 "为何加速回流本土值得深思。
    2019-04-09
  • 中国跨境电商“拯救”日本制造

    中国跨境电商“拯救”日本制造

    日媒称,近几年,更多的日本企业在日本国内增设工厂,其背景是中国旺盛的需求。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本企业即使不在当地设工厂也能获取需求。
    2019-05-2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