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评论 > 正文
中国制造应向什么方向升级

  近日,中国青年报就中国制造目前的民众认可度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1.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与10年前相比进步非常大,对中国制造表示认可(认可和基本认可)的受访者超过90%。认可度较高的中国制造产品,排第一位的是手机等通讯设备(65.1%),而航天航空设备和高铁等交通设备排在第2、3位。


  问卷还对10年前大家最认可的中国制造产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时最受欢迎的是玩具、打火机等小商品(60.7%),然后是衣服、鞋子等产品(59.1%)和各种工业设备的小零件(52.2%)。10年过去了,中国制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0年间,代表中国制造形象的产品从“物美价廉”的小商品升格到技术含量很高的手机等电子产品,这种替代的背后反映出中国制造发展理念的内在变革。如果说价格较低的小商品本身体现了数量求生的观念,那么价格较高的电子产品则彰显了以质取胜的新思路。上述调查中,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的产品最显著的两个特点,一是质量过硬(53.7%),二是价格相对低廉(52.7%)。对中国制造质量的认可度超过价格,这是中国消费者的切身感悟,也是中国众多制造企业通过多年努力追求的结果。


  国外一些媒体也观察到中国制造的这种变化,并给予了肯定性评价。德国《商报》去年7月的一篇报道称:“没有品牌,价格便宜,这曾经是中国商品的标准特点。但这已经成为历史。如今,设计和打造品牌成为很多中国企业的首要目标。其中打前阵的是电子产品和电子商务企业。”该报还分析指出了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打响品牌的几点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质量好,“中国生产商如今有能力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这是打动顾客的基本前提”。


  国内媒体调查显示出人们对中国制造认可情况的变化,及国外媒体注意到的类似情况,正反映出这些年中国制造努力的方向和成果,而这种变化也指明了中国制造未来继续升级进步的大体路径。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制造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这只是跟自己的过去相比,若放在全球市场背景下,与那些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跨国企业相比,与广大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相比,差距依然不小。中青报的调查也反映出中国制造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受访者对中国制造的工艺水平、科技含量等方面的认可度并不是很高,只有30%至40%的样子。即使是认可度排第一的国产手机,消费者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普遍反映“硬件设施跟上了,但细节处理得还不够完美”。因此有人建议,提高中国制造产品在世界上的地位,得从两方面入手,“从态度上说,要追求工匠精神,也就是把产品当作艺术品来打造,在细节处也做得完美;从硬件上说,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鼓励创新,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显然,以工匠精神提高品质,以创新精神提高技术,这两个方面是中国制造未来实现升级的主攻方向。对此,中国社会各界已经形成广泛共识,而中国政府更是把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可以相信,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将焕发新的青春,而中国经济也将进入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历史阶段。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