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评论 > 正文
钢铁煤炭去产能需要创新方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有效去产能,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同时,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


  报告提出的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既表明中央政府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坚定决心,也说明钢铁煤炭去产能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钢铁煤炭是我国产能过剩的最重要产业领域,占据产能过剩的大头。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钢铁产能近12亿吨,而同年国内钢材市场需求量仅为7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7%;据测算,2016年国内钢材消费量将进一步下跌至6.48亿吨,产能利用率也将进一步下滑。因此,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若不能顺利完成,便无从谈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


  从总体来说,完成这个任务虽然艰难,但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的。其一,去年全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分流职工得到较好安置,说明钢铁煤炭去产能尚有较大潜力可挖。其二,对钢铁煤炭退出产能的企业和省份实行奖励和补贴等系列政策制度,积累了一定的钢铁去产能经验与方法,对钢铁煤炭去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还将继续有效发挥作用。由此,各级政府、企业及全国民众应对钢铁煤炭去产能充满了信心。


  然而,要全面完成今年的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还需创新思维,不能老停留在“等、靠、要”状态里,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去产能的积极性,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才不会落空。


  从当前看,要创新三种方式:首先,打破只去民企钢铁煤炭产能而保国企钢铁煤炭产能的旧思维框框,实行“一碗水端平”,消除去产能中的不公平现象,制订出的去产能标准应适用于国企与民企,做到一视同仁,将有发展前景的民营钢铁煤炭企业保存下来,让缺乏生命力的国有钢铁煤炭“僵尸企业”彻底出清,消除钢铁煤炭去产能的一切障碍,为压缩钢铁煤炭产能腾出足够空间。


  其次,对确定去产能的钢铁煤炭企业运行财税金融等综合价格杠杆手段,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强制分配任务到转向市场调控手段为主,让市场自动断绝钢铁煤炭去产能企业的生路,倒逼地方政府和企业从被动去产能走向主动去产能。就是打破过去政府唯一的补贴和奖励行政推动制度,通过设立政府去产能基金对去产能成效突出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实行奖励,对去产能任务完不成的地方政府扣减相应财政转移支付,对去产能任务完不成的钢铁煤炭企业提高产品税率、实行限贷和停止贷款等方式迫使其自动完成去产能任务。


  再次,在去产能职工安置上除给予补偿买断、进行转岗安置之外,可实施鼓励职工去民营企业实现再就业政策,通过对民营企业进行安置补贴、国家提供再就业培训等政策,激励民企吸纳钢铁煤炭企业的下岗职工;同时对愿意去民企再就业的员工由企业和政府实行一次性就业补偿,激励钢铁煤炭企业下岗员工到民企就业,为“双创”战略实施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同时也可缓解民企招工难的现状,为民企实现腾飞蓄积动能。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