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头条 > 正文
通胀压力舒缓“稳增长”空间拉开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2%,创29个月以来新低,涨幅较5月回落0.8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物价的持续回落表明,通胀已经不再是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同日公布的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创30个月以来新低,这表明生产性需求持续疲弱,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通胀回落的速度超预期,为政策进一步宽松提供了空间。”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通胀压力未来仍在走弱的背景下,支持增长的相关政策仍可继续加大力度。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仍以数量型宽松为主,至年末还有共计200个基点的准备金率下调以及进一步的财政政策刺激。

  食品价格下跌拉低CPI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20个百分点。虽然食品价格还是推动CPI上涨最主要的因素,但相比5月份6.4%的同比增速,影响力明显减弱。

  从环比来看,6月份的食品价格比5月份下降1.6%,其中,鲜菜价格下降15.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0.6%。

  “6月CPI涨幅为2.2%,主要是食品价格低于往年同期,非食品价格也因为经济疲软而处于较低水平。”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点评说。

  曾被猪肉价格“绑架”的CPI数据,因为肉价的大幅回落而明显降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食品价格旬度数据,去年6月下旬猪肉价格曾经一度超过30元/千克,而目前已经降到了25元/千克下方。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2.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43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猪肉价格带动食品价格下降,而食品价格又对整体CPI数据有较大影响,因此物价数据在近几个月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

  其他部门数据亦能佐证。6月25日至7月1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以降为主,18种蔬菜批发价格连续两个月回落,比前一周下降2.5%,比5月初下降28.6%;猪肉价格连涨两周后再次回落,比前一周下降0.7%,同比下降21.2%。

  物价处于下行通道

  物价数据下行、通胀压力缓解在市场的一致预期之中:此前多家机构及经济学家对于6月份CPI的预测均集中在2.5%以下。在上游价格、翘尾因素的影响下,物价近期仍将处于下降通道,而经济回落对需求的影响将成为影响CPI的核心因素。

  “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双双下降致6月CPI和PPI同比大幅度回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从翘尾因素来看,6-9月份将是快速下降通道,平均每月下降0.4个百分点。而剔除翘尾因素,6月新涨价因素约0.7%,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与5月新涨价因素下降0.3个百分点形成短期下行态势。

  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员王宇雯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由于“稳增长”政策效果时滞较长,而目前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弱,下行力量明显,影响物价的正反作用明显不对称,短期内物价涨幅下行态势不改。预计三季度物价将继续下行,四季度或有小幅回升,全年运行态势为前低后高,年末物价涨幅的高低则取决于稳增长系列政策实施的效果。

  王宇雯认为,由于目前经济放缓速度高于前期市场预期,消极情绪有所蔓延,市场积极的恢复力量有限,预计全年CPI同比预期下调至2.8%左右,PPI同比调低至-1%左右。今年物价水平较2011年将明显回落,政府全年物价控制在4%的目标实现没有太大问题。

2条记录       第1页 / 共 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