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头条 > 正文
中国前景 我们信心十足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这份成绩单显示,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GDP比上年增长6.7%,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高,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展望2017年,中国经济将交出一份什么样的成绩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已经成为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GDP增速能否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能否进一步延续?


  “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信心十足。”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巨大、前景光明,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姿态没有变,只要全国各族人民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使劲拼,就一定能有效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平稳运行前景好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机构陆续发布了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与以往不同的是,看多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声音越来越洪亮,而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则微弱了许多。


  其中,IMF在1月份将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从2016年10月份的6.2%上调至6.5%;世界银行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5%,且未来两三年中国经济将企稳向好。


  “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一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增速换挡,也就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对于新常态的认识,不仅国内需要一个过程,国际社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说。


  春江水暖鸭先知。宏观经济的冷暖,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家们的感受最真切。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鹏远企业集团董事长朱立秋认为,2016年,6.7%的GDP经济增速如果和过去比,肯定是放缓了。但是,如果把这一增速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这一增速仍位居首位。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的转换之中,随着新动能的兴起,以及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中国经济必将继续保持平稳健康运行。


  “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远远多于挑战,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信心十足。”全国政协委员、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说,尽管中国经济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但中国有着巨大的内需潜力,这其中,13亿多人口的消费需求、城镇化进程、绿色消费等都将带来一系列的内生增长动力,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邯郸市阳光百货集团董事长韩玉臣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标尺来衡量中国经济增速。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在放缓,但是许多企业的活力在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提升。随着各项改革的持续深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中国经济发展依然动力十足。


  经济增长潜力大


  近年来,我国坚持结构存量和增量调整同步推进,努力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使经济结构出现了一系列变化,经济发展更健康、更具可持续性。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更趋合理,经济增长动力“换辕”,中国经济也展现出了更大的发展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原总裁梅兴保说,我国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阶段已经基本结束,迎来的是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升级阶段,旅游、教育、养老、医疗等一系列新的消费需求也快速增长,这些领域都将为各行各业打开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投资的角度看,我国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诸多薄弱环节,在一些传统制造的技术改造领域也存在许多短板。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内需潜力的深挖。”梅兴保委员说。


  蔡继明代表说,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1.2%。这就意味着,我国有超过2亿人口处于“被城镇化”的状态。这些“被城镇化”的人口虽然在城市里务工,但是住房、子女教育、看病、养老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办法在城里得到很好解决。在此情况下,很多“半城镇化”的人口就会选择把大部分收入寄回农村,而不是用于在城市消费。


  “很多地方农村的消费水平与城市相比,可能有三四倍的差距。换一个角度看,这两亿多‘半城镇化’人口如果成为市民呢?”蔡继明代表说,随着农民工的市民化,将会带来住房、教育等一系列消费需求。这样发展下去,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才能真正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也抓住了历史性机遇,发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并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创新发展动力足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表示,中国长期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当然,中国经济运行中也面临着一系列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固有矛盾,一些新的问题也有所暴露。不少代表、委员也对记者表示,要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仍然必须依靠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加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新旧动能转换和思想观念转换是相通的,中国的发展必须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王海波委员说,近年来,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更加注重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使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国家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企业更需要依靠创新来不断获得市场竞争新优势。”朱立秋代表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持续向好,必须依靠一大批伟大公司的兴起。而伟大的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朱立秋代表指出,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因此,企业要实现创新发展,关键要让企业家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学习型企业家和创新型企业家;要多一些实业报国的情怀,充满激情地去投资,踏踏实实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创新无小事。中国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靠的是走好创新发展的每一小步。”朱共山委员指出,低端产业规模扩张的老路在中国已经走不通。协鑫集团能够发展成为中国500强企业,关键在于企业持续提升的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积蓄了强劲发展“动力源”。协鑫集团每年将销售收入的3%以上投入研发,目前已在国内外设立20余家科研机构,累计申请专利589项,拥有2500名海内外优秀科研人员。(记者林火灿 于泳 吉蕾蕾)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