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预警频道 > 正文
药物缺乏 认识不足 儿童用药安全亟待关注

  2016年北京儿童安全用药高峰论坛近日在北京展览馆召开。此次论坛旨在倡导对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安全用药的关注,提高全社会对儿童安全用药的指导,鼓励医药企业为儿童量身定制适用剂型和规格药品。


  儿童用药问题多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进行的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比例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约是成人的两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不足60种,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适宜儿童的剂型,例如粉末吸入剂、栓剂、糖浆剂、滴剂、气雾剂等,所占药品品种数都很有限。我国药物注册信息明确表明儿童或小儿的占比仅为2.27%,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药品注册批准信息明确标注为小儿或者儿童的占6%。


  中国医师协会资料显示,儿童占中国全部人口的20%,但目前中国仅有68所儿童专科医院及25.8万张病床。中国儿科协会会长朱忠涵表示,中国儿科医生在过去的15年内仅增加了5000人,儿科医院仅占医院总数的0.52%。若按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至少还缺20万名儿科医师。近年来,儿科医生的增加更是处于停滞状态,“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儿科医生培养机制,不然老医生们退休后,谁来接班?”


  近年来,医药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不断加大对儿童药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但研发速度仍赶不上儿童的用药需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指出:“目前我国儿童用药研发最大的困难是缺乏临床试验基础。”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政策规定,新药不能在孕产妇以及婴幼儿身上做临床试验。加上知情同意难、试验者招募难等原因,儿童药物试验难以开展。我国儿童药物比较缺乏。目前,我国儿童药品市场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等问题,九成以上药物没有儿童剂型。


  此外,家长对儿童用药安全的认知不足,缺乏对药品的安全储存意识。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与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发布的儿童药物中毒专题报告显示,70%的家长想起来才检查,甚至从不检查家里的药品。有些家长把成人药给小孩用或者擅自加减剂量。42%的家长在给孩子吃两种以上的药时,不太关注药物的有效成分。很多药品说明书及有关文献都缺乏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资料。一些药品说明书中仅有“小儿慎用或酌减”“谨遵医嘱”等描述,并未标注明确的儿童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于是,家长们给儿童喂药基本靠掰,即给儿童喂药需要用手掰成处方上所写的1/2甚至1/3片,但很多时候经常掰多了或掰少了,难以精确计量。有时候,剩下的药片可能会与其他药片混合,而难以再辨认。这些都为儿童的用药安全埋下隐患,成为儿童用药安全的“隐形杀手”。


  儿童用药需量身定制


  为解决国内儿童用药难题,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药企进行儿童药物的研发。2013年和2014年5月,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意见》及《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鼓励药企主动为中国儿童量身定制适用剂型和规格药品。政策的相继出台对中国儿童制药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区经理王延源说:“儿童用药研发成本高、利润低,曾使很多药企望而却步,但政策的出台将成为儿童制药企业发展的强心剂。”


  首都儿科研究所经营部经理田川认为,国家应在药品研发的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提高药企研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儿童用药再评价系统,利用现有药物资源,通过安全性、有效性、服用剂量等评价,使更多的上市药品合理应用于儿童,满足临床需求。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医药处主管工程师崔孟珣提出,面对严峻的儿童用药安全问题,要做到下两点:一是有关部门适当放宽儿童药处方政策,完善医药管理体制,鼓励更多药厂生产儿童用药,满足儿童用药需求,保障儿童用药安全。二是国际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要建立儿童用药快速审批通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儿童药“即到即审”。可考虑对儿童药物适当地给予补偿,或将儿童专用药物或制剂纳入医保范围。


  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也要注意药品对病人年龄的适应性,不能忽视药品的适用范围及用量。儿童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解毒排泄功能弱,容易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不良反应,小病用药不当导致大病就医的孩子并不少见。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很多家长把成人用药常识套用在儿童身上,或是简单地以按年龄折算剂量的方式给孩子服用,这会给宝宝未发育成熟的身体造成极大危害。例如,不少感冒药能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还能使中枢神经兴奋,是治疗成人感冒的常用药。但这些药几乎不能给儿童用,因为有些药儿童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威胁孩子的健康。给儿童用药,最好选择儿童专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张南燕)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