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地方频道 >   广东 > 正文
广东“专业镇”进阶:聚集优势换挡创新优势

  广东创新驱动战略两周年


  广东创新驱动战略进入第三年,其成效如何,具体的新兴产业和经济形态有何变化进展?其经验和待破解之题何在?本系列报道拟通过一线调查的方式探索广东创新驱动现阶段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哪些问题,力图多角度呈现创新驱动战略下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在经济形态、政策环境发生的变动。


  广东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谷雨表示,专业镇向“创新优势”转换的关键是专业镇既有产业集聚优势嫁接创新要素,也就是“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6月,东莞市横沥镇,正午时分骄阳似火。镇中心的街头稍显冷清,但不远处的模具城里,机器轰鸣,商家们聚在一起,聊着几天前召开的那场高规格大会。


  6月15日,广东省在横沥镇召开全省专业镇协同创新工作现场会,提出探索独具特色的专业镇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道路,横沥被认为是学习标杆。


  作为特殊产业集群,广东的专业镇为该省的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包括支撑广东成为外贸进出口大省、世界工厂和中国经济第一大省。2015年,广东经济总量GDP达到7.2万亿元,其中就有接近四成来自399个专业镇的贡献。


  如今,广东正努力转向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型增长模式,处于市场经济“一线”的专业镇不仅肩负重任,自身也面临着紧迫压力:要么转型升级,要么将被淘汰。


  广东省社科院早前发布的《广东省专业镇创新指数评价研究》指出,新一轮产业升级和转移背景下,广东专业镇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创新技术,实现从比较优势、聚集优势向创新优势转换。


  其中,横沥镇的转型,在广东专业镇的发展新路径中颇具代表性。


  横沥的“小镇传奇”


  横沥位于东莞东部,早年承接港澳台产业转移,制造业发展迅猛,成为广东省模具专业镇。但与珠三角其余地区一样,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和土地优势丧失,转型成必由之路。


  面对自身创新力量不足这一障碍,2012年横沥镇联合上海交大、广东工业大学等7家高校院所及相关企业协会投资2.05亿元共建“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据介绍,该中心的基本功能是校企对接平台,一方面帮助企业寻找创新资源,另一方面,这也使得高校科研成果转换拥有一个理想承接地。


  东莞市顺林模型礼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学森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牵线搭桥”,该公司与大连理工取得合作,买断对方专利,一举解决困扰许久的精密模型花纹加工技术难点。这家企业也由此在高端模型市场上大举“攻城略地”,客户包括保时捷、奔驰、布加迪威龙等知名汽车公司,不久前还登上新三板。


  横沥另一家龙头企业,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则与华中科技大学等机构合作研发出国内第一条热成型生产线,打破国外垄断,并将成本降为进口设备的一半。该公司副总经理张翔表示,先进的生产工艺帮助企业在汽车配件的轻量化和高硬度上取得优势。


  横沥镇镇长助理郭建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横沥的模具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只能主动出击,向外求援。


  目前,约有35支科研团队长期活跃在横沥。副主任吴国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现实来看,专家走访中经常现场就把企业的问题解决,即使不能现场解决也可联合攻关解决,效果明显。


  外力的涌入也起到优化当地创新环境、激活创新动能的作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多所高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建了包括3D打印、模具检查、模具设计等在内的多个公共创新服务子中心和技术研发子中心,未来创新能力将辐射整个东莞。


  同时,该中心还设立了技术和产业两个指导委员会,具体起到发展顾问的作用。吴国洪认为,由于背靠十余所顶尖院校,横沥一下子站到创新发展前沿。


  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使得横沥模具产业进一步聚集和发展,模具企业从2012年的363家,增加到2015年的1142家,产值年增速保持20%以上,并在去年突破100亿大关。


  横沥协同创新的一个隐含逻辑是,补齐产业链上的短板,推动产业向高端跃升。郭建文介绍,横沥未来将重点聚焦汽车模具、模具材料和模具装备三方面,并对标德国日本。


  《广东省专业镇创新指数评价研究》显示,横沥在广东的工业专业镇中,创新能力排名第四,其中技术研发能力全省第一。报告认为,这与横沥近年推进协同创新不无关系,横沥近年来在创新投入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等进步明显。但是,由于处于集群发展中前期,横沥的产业化能力和专业化能力仍显不足,还有进步空间。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广东省专业镇协同创新工作现场会选择在横沥,一则意味着横沥的探索获得广东省层面的认可,但更重要的信号是:协同创新成为广东专业镇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共同路径。


  会议要求,推动专业镇强化协同创新,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器创新平台,增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


  其中,专业镇应着力集聚创新要素,壮大创新主体,立足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引入省内外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建成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加快人才引进与柔性流动,以及聚焦优势产业、强化体制机制创新。


  《广东省专业镇创新指数评价研究》也认为,新一轮产业升级和转移的国际背景下,广东专业镇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创新技术、提高区域竞争力,从比较优势、集聚优势向创新优势转换。


  另一方面,即便协同创新模式得到推广并奏效,广东专业镇也仍有不少问题待解。上述研究报告就指出,广东的工业专业镇中,大都存在创新链效率不足的问题,也就是创新基础和科技研发能力并未匹配从而阻碍产业化能力最大化。


  该报告的课题组组长、广东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谷雨表示,专业镇向“创新优势”转换的关键是专业镇既有产业集聚优势嫁接创新要素,也就是“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他建议,强化专业镇科技研发扶持、着力提升专业镇产业化能力和优化专业镇区域创新环境。


  谷雨还表示,广东专业镇已改变区域创新格局,2015年广东专业镇创新服务机构超29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654家,高技术产业产值达1.37万亿元。


  目前,从产业构成来看,广东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镇分别集中在家电、电子信息、健康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校技术产业。


  广东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省级专业镇达500个左右,专业镇GDP总量力争突破4万亿元,专业镇协同创新平台覆盖率达90%以上,专业镇R&D支出占其GDP比重达2.9%。


 



  政策动态